
语文学习没有长幼之别
文/卓尔
小学三四年级能否听卓尔公开课?当然可以,我一直以为语文学习没有明显的年龄界限,我家女儿三年级《幼读古诗一百首》背完了,五年级《新华字典》抄完了,初二《汉语成语小词典》背完了,高中三年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四本读完了。初中开始写《红楼梦》人物评论。

我们这个班,有高中生,我的得意弟子,语文顶尖高手,后面作文我会介绍给大家。还有80岁我的初中恩师,非要听学生讲课,是一种监督,一种激励。还有初三丁天瑀、韩美学神学霸,作文可以拿四十七八分的才子才女。还有好多文学素养非常好的粉丝家长。
苏轼苏辙兄弟五六岁开始读四书五经,可以整本背诵,与父母论人物滔滔不绝,论世事独抒己见,论天下纵横捭阖。司马光,范仲淹,唐伯虎六七岁就能诗能文,长作惊人语——读书多,背诵多,感悟多。这世界上哪有什么天才,是你沉睡梦乡时候,人家已经读书万卷。读书越多越快,越快记忆力越好,感悟越深,距离就是这么拉开的!人家登顶泰山,一览众山小,你还在山脚下遥望,寻寻觅觅,难望向背!

我家小外甥两周半,能背十首左右诗,李白、汪伦故事也知道了,无他,就是天天讲,天天教。我始终觉得中国小学语文走弯路——传统文化教育和古典文学教育不够,语文根在古汉语,古典文学。从现代文入手,是错误的,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一个“仁”字,仁者爱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者不忧。这些都很好讲清,那么今年疫情下讲“医者仁心”“仁者大爱”“仁心宅厚”,小学生也能听懂,古今一下就贯通了。一部《西游记》天上,地下,海里,四洲,四海,一路大半个中国地理也有了。道家佛家深不可测的道理都在一个一个故事,一道一道难关解读清楚了。一部名著,年龄阅历不同,理解感悟深浅有别而已。

原来小学班卓尔国学课,家长们都觉得挺深的,但是慢慢孩子们入门了,听懂了,有很大兴趣,关键是把母语的美讲出来,把母语的魅力显示出来。而不是死记硬背几句解释,几句教案上的文字。
学无年龄大小,语文分年级教学那是学校的事,卓尔不分,恨不得小学生把初中课程学完!
卓尔 3.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