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个扶了我一把的人
文/刘德庆
扶了一把的人,一辈子都不能忘记。
回想这半生,能波澜不惊,小有收获,是因为在很多关键的节点上,总有贵人出现,扶了一把,一个坎,迈过去了,有时候就会遇到别样的风景;一个门关上了,扶了一把,另一扇窗户却打开了;一次尝试,一个电话,一个建议,一次忠告,一次鼓励,扶了一把,都会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无论在老家,还是在外地,我碰到了很多这样的人。
最后一次同吉成老师聚会,是去年夏天。我刚刚从北京新英才辞职回来,便决定邀他小酌。电话里,他答应的特别爽快,不一会儿,他就骑着电动车到了。
几年没见,76岁的吉成老师精神依然矍铄。满脸放红光,腹部隆起,仿佛扣了个小盆,弥勒佛似的,眼睛不大,犀利有神。全身透着有福气的样子。
地点选在我小区楼下的农家菜馆,老板熟悉,很厚道,做菜量足,特别是他做的风味茄子很对我口。我们找了采光好的,一个靠门的位置坐了下来,攀谈起彼此的近况。
他现在真可谓清闲自在了,在家基本啥事不听,偶尔辅导一下孙女的功课,大部分时间用来休闲娱乐了,新湖公园,假山后边,那是他“好男儿,志在四方”的地方。
吉成老师膝下有两儿两女。大儿子和大女儿家,各生育一对双胞胎和一对龙凤胎,传为美谈。更有好事者,还专门跑到吉成老师家里,探寻有无绝技秘法。吉成老师一笑而过,他说,这都是孩子们的造化,那有什么秘法?
吉成老师在家乡是小有名气的。他早年担任联中校长,并亲自带初三数学课。率领一班人马,硬是把几十名农家子女全部送到大中专院校,得到村里人民的赞誉,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80年代初期,年轻教师底子薄、业务弱。吉成老师,又承担起全乡镇数学老师的培训任务,每周定期给老师们上课,风雨无阻。他讲课,激情澎湃,声音洪亮,当时我听语文课的教室,也完全被他的声音覆盖了。
由于他工作突出,得到领导重视,就把他提拔为乡教委主任。他走马上任,考察民情,体恤民意,狠抓工作作风建设,并严格奖惩制度。他亲自带队去外地取经,学习外地的管理经验。从此大大激发了老师们的工作热情,为全乡教育注入了活力,推动了全乡的教育工作。
退休以后,他又接过村支部书记的担子。他察民情,体民意,发挥余热,为新农村建设奉献出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他慧眼识珠,在我曾工作的小学二年级课堂上,听了我一节语文阅读课。当场拍板,推荐我去乡中学任教,第二学期到了,一纸调令就把我调到了乡中学,并担任了初三语文课,兼班主任。吉成老师,在我人生的一个节点上,扶了我一把,为此,我的认知视野又拓宽很多,我的教学能力也提升了一个层面,特别是结识了乡中学很多年轻有活力的新同事,好朋友,成了一辈子的财富。
吉成老师晚年,定居德州,下棋娱乐,看护孙辈。那天临来,还给小孙女出了一道数学题目。酒喝好,饭吃饱,嘴一抹,说是赶回去检查作业呢!
2015.6.1 2020.3.22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