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姿势》之名趣
伯爵雅
一九六六年农历十月初六,母亲把我带到了这个已经有三个女孩一个男孩的家里,时值‘文化大革命’运动,当时在省上工作的父亲便为我取名‘文革’。用今天的话来说,父亲还挺跟潮的。
家人们叫小名“革革”(与“格格”很相近,但天地之差。)等到要上小学时,可能是觉得这个名,识别性别不太明确的缘故,学名被写成了(赵文玲)。当时年幼,毫不介意叫啥名字的。

不曾记得哪个年级学会查字典,查了“灵”、“玲”的那一页,便自己觉得‘灵’比‘玲’好多了,前者是聪明伶俐,后者是比较俗的大众女孩名字专属。所以,有些许不乐意,因此,自作主张,改名行动——自那以后作业本、练习本到处都可以看到“赵文灵”了。也许是那时希望这个“灵”字,在关键时刻显灵,带来好运吧。但最终没有被老师们认可,需要老师签名的地方,依旧被写“赵文玲”。时间长了,不再执拗于改名,以致于我的同学、朋友都叫我“文玲”。大众名“文玲”就伴我一生,好在时间久了,听起来也蛮亲切的。从此也不再想关于名字的事情了。

世上有些事情是我们这些俗人不能解释的。
一九九零年我结婚了,可巧的是我丈夫的同胞胎哥哥的妻子也叫“文玲”,你看这缘分,是怎么修来的?多亏她姓(张),我姓赵。就这在一个七口人的大家庭里有两人同名,在家里可不是个事,家人不可能连名带姓的一起叫,那也太生非了,但是不这样叫,我们两个不知道叫谁。所以,诸多不便,我便决定回归“本真”,起用“赵文革”了。

现在户口本、身份证都是“赵文革”,它将成为我永远的标签!当然,更是时代的标签!偶然的,普通的名字让我伟大了一回,感谢父亲。

四叶草写作团队:
飞不动(崔芬),女,1964年生,北屯街道办事处腰张东张人,语文教师,退休。一辈子喜读书,用心用情写作。
伯爵雅(赵文革)女,1966年生,北屯街道办事处靳家村仁和组人,农民。生活简洁质朴,远离世俗,淡然面对生活的一切的村妇,以书为友。
张巧玲(小草),女,1967年生,阎良振兴街道办事处民和东人,在职语文教师。生活态度佛系,能包容天下难容之事。
如蚁人生(梁峰),女,1967年生,阎良区北屯街道办事处秦家村秦利组人,上过两年师范学校,在职语文教师。
编辑:高玉虎
《活着的姿势》之名趣
作者伯爵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