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刚经》修学笔记(卷八)
作者:吕兴福

须弥山大不大?虽大但仍是有相的,有相的东西再大终久是有限的,有限的终不能言其大,只有无相的东西才称得上真正的大,湛然清净的虚空,如来的清净法身,我们学了《金刚经》,离一切诸相后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的清净觉地,真如自性功德等,这一切才算得上真正的大!
在我们的心量面前,一个身如须弥山一样高的大个子人算得了什么?前者之所以大是因为无相,后者大而非大,是名大身者那是因为有相。这里的人身长大,长不是那个动词,读音为常,是人身高大的意思。
接下来讲的是以恒河沙一样多的恒河,众多恒河中所有的沙这么多的三千大千世界里装满七宝布施,所得功德不如信解受持《金刚经》的功德。原因同上,有相布施再大,不过是世间福德,充其量得人天小果,属于有漏修行,而离相修行属于无漏修行,不生不灭湛然清净的自性其广大不可称、不可量、不可思议,因此这种功德其大无比。
离相修行,离相布施,离相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清净无比,其乐有余,是人生最大的享受,之所以是最大的享受,就在于它属于超越现象界之外另一个领域的生活。这个领域是无比清净自由的国度。 我们的一切修行,就是在寻求这样一个领域,寻找这样一个清净自由的国度。
然而,这个净土不在别处,向外是求不得的。
但它存在,它是每个众生本自具足的世界,它不在众生的身心之内,不在身心之外,也不在中间,无处所,无方位,超越见闻觉知,因此它只属于无所执著处,只有于此无所执着处而安住才算是真正的安住。
这个世界既是依报,也是正报,何以故?因为它因我们的清净自性而得以建立,换句话说,它就是我们的清净自性,本自具足,本来清净。
我们学佛人冷暖自知,自己可以体悟。
要知道:我们由于学佛,大家有福了,我们由于持诵《金刚经》,大家获救了。
我们不贪著执取功德,但不能说没有功德。学佛人尤其是深知诸法实相的人,他与不学佛的人在关键时刻大不一样,世界观不一样,思维方式不一样,处理问题方法不一样,学佛人能忍辱,故而无诤;学佛人能布施,故而无贪;学佛人有智慧,故而无愚痴,学佛人能精进,故而有进取精神;学佛人不会被困难压倒,不会被贫困难倒,不会被诽谤与流言蜚语吓倒,学佛人勇于为众生牺牲但学佛人不会自杀!
为什么呢?佛说:此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密经!
金刚者无坚不摧又不能被任何东西所摧毁。
我们学佛人只要离相修行,就能具备金刚不坏之身,就能构建金刚般的意志,因此,真学佛人是无所畏惧的,勇敢坚强的!
光坚硬还不成,还得智慧,还得具足空性般若,需要智慧观照,两者具足了,才可以到达彼岸。
因此佛说:这是一部金刚之躯兼般若智慧的到达彼岸的经文,你们应当奉持!(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吕兴福,文学家、佛学家,著名诗人。惠川文学社创始人,惠川文学社名誉社长。中华诗歌联合会首席顾问。几十年来潜心研究文学、佛学,颇有造诣。出版散文集两部;诗集三部;佛学研究《指归自性》一部;编著《筑梦军魂》纪实文学一部;还有近千万字的文学、佛学稿件在陆续整理出版之中。


中华诗歌联合会编辑部


(长按或扫二维码,欢迎加入中华诗歌联合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