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石山:三二家清明花卉合作社印象
文/王发茂(田园闲客)
初春时节,和煦的风吹暖了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结合部的三二家村千亩黄土地,远远望去,这块土地开始显出五彩斑斓的外衣,且裸露出健壮的肌肤,而群山的雄浑与苍茫,村落的古朴与宁静,蓝天的空灵与高远,河水的清澈与碧透,一览无余地横亘在天地之间。身处此地,暖风浸润着人们的身体。

一个阳光和暖的中午,我和丁生智先生执着的前往三二家村踏青。
小车在宽敞干净的水泥硬化路上缓缓地行驶,我们的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我俩怀着一颗滚烫的心,直奔那个新闻报道中一再宣传的叫三二家田园观光农业示范区的村子。车子驶入乡村公路,我透过车窗看着两旁林林总总、此起彼伏的各种苗木,不由得暗暗称奇,这个距离大河家镇10公里的小村,地处黄河之畔,依山傍水,山水相连,美丽如画,风光秀丽,据有关报道:三二家村,以浓郁的土族民俗风情和出产优质线辣椒而远近闻名,素有“积石山小江南”之美称。
虽然从车子上我们只能跑车观花,但是,仅仅浮光掠影般匆匆的一瞥,也让我们记住了三二家的面孔:秀美,可人。
苗木基地和蔬菜、花卉种植基地是三二家村的一张响亮的名片,在黄河之畔,依山傍水,山水相连的美如画的景致中,“清明花卉合作社”俨然鹤立鸡群。我们提前打电话约好合作社负责人张清明先生。
当我们的车驶向花卉大棚时,张清明先生早早地等候在大棚外,朝我们打招呼。我们下了车,彼此握手,简单介绍我们的来意:想看看花卉,顺便买几盆花。他谦虚地说道:“花还没绽开,有点早。但谢谢你们来看花。”



寒暄之后,他领着我们进了大棚。里面很热,水汽蒸腾。让我们欣喜的是,种植在土地上的花卉,一尘不染,绿油油地,脆嫩无比,如同美女洗浴过的模样。
为了使花卉不被冻伤,在高大的棚子下,又做了低点的棚子,便于增温。小棚里的已经装在简易花盆里,花开始含苞待放。
丁先生异常兴奋,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脱口而出:“看到你把这么一个大棚务劳得见不到一根杂草,地面如此干净,我敢说,你就是一个行家,挣钱自不待言。”
边走边看,我也随口问他大棚的情况。他说:“这几年,我借着国家精准脱贫政策的东风,务劳着一座花卉大棚,还有零散的六处。品种较多,比如碧桃、桃梅、大桃、米桃、柴牡丹、月季、七月秀、倒挂金钟、龙舌兰、三角梅、金柏树、吊兰等数百种观赏植物和花卉。”当我问及收入时,他挠着头、谦虚地说道:“也只是挣点苦力钱罢了。但在我们农村也算过得去,若遇上年成好,收入有可能十万元以上。我也算得上脱贫户了。应该感谢党的好政策啊!”
为了打开销路,他每年拉运到周边几个县上出售。当然,也有花店批发售花。过路人知道的,也会自己来买。
临走时,张清明先生向我们赠送了几盆花,并一再说,要常来转转。
启程返回时,再次将目光投向车窗外,我们被眼前的画面深深地震撼了:蓝蓝的天,峻拔的山,一览无余地倒映在河面上,河边的鹅卵石被冲洗得纤尘不染,苗木们利剑般的枝干直插高远的蓝天……

啊,三二家,你独特的魅力依然深深地吸引着我,花卉大棚的整洁、干净,花卉的翠绿、鲜活……都迫使我啧啧称奇。张清明先生临走时一再说的话,必将召唤我们再次走入三二家温暖的胸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