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小城(上)
作者:张学军
朗诵:李树正
我的家乡,很小,很小,是一座三面环山的小城。
这座小城,名叫博山,美称“华夏孝乡”,位居神州鲁中。
这座小城,长城遗址、文姜传奇,陶风琉韵、鲁菜飘香,乡愁点点;这座小城,鲁山、原山,五阳湖、开元溶洞,毓秀钟灵。
这座小城,有“华夏孝乡”文姜懿德的赓续;这座小城,有“裕禄故乡”奉献精神的传承。
博山,一座历史久远、人文厚重的鲁中小城。

庚年初岁,小城的人流车辆,熙熙攘攘,编织出忙年的景象;小城的银花火树,流光溢彩,点燃了孝乡的喜庆。
突然,一场瘟疫,骤袭武汉。九省通衢幽灵徘徊,荆楚之地疠毒横行。
大疫袭来,小城的花灯,在寒流中孤独的摇曳。迎春的孝乡,满是疫袭的忧惊。
不见了,来来往往的车辆;不见了,熙熙攘攘的人影。没有了,过年时的“博山味道”;没有了,新春团聚的笑语欢声……

瘟疫的降临,改变了孝乡的生活轨迹;庚岁的小城,变的空空荡荡、冷冷清清。
当疫讯不断传来,当疫情越来越近,我们如何直 面病毒的狰狞。
武汉封城,抗疫防控,全国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当危难来临的时候,总有人不顾生死,挺起民族的脊梁;当瘟疫突袭的时节,总有人披肝沥胆,吐露警世的坦诚。

钟南山,一位耄耋老人,毅然再次披甲上阵,做出了“人传人”的研判,拉响了全民抗疫的警铃;
李兰娟,一位古稀巾帼,又一次冲锋在前,毅然提出“武汉封城”,擎起了抗疫防控的旗旌……
听到汹涌的疫情,看着感人的画面,孝乡儿女的心中溢满了感慨和崇敬。
博山,有一种敬仰,崇尚英雄!
博山,这是一座崇尚英雄的小城。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抗疫防控,“疫动山城”。
疫情袭来,总有一些身影,抛下阖家团圆,挺身请缨,毅然领命;灾难面前,总有一些勇士,舍弃温馨安宁,不惧生死,纵身驰骋。
她,山东首批援鄂医疗队员,淄博市第一医院呂纪玲,两个孩子的妈妈。大年初一飞赴武汉,大女儿“早点回来”的呼喊,丈夫送行却象个孩子般哭了起来的泪别,怎不让人泪光盈盈。
他,山东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员,淄博市第一医院贾克林,大年初四出征武汉。初一德州老家红了眼眶的老父亲一遍又一遍叮嘱,“武汉太需要我们了,我不怕感染,我不怕牺牲,让我去吧”的电话请命,怎不让人动容起敬。

生命的天使,战疫的精英。告别了桑梓家园,告别了孝乡山城,告别了父母妻子,告别了子女弟兄。直面来去无踪的疫情,却依然铁骨铮铮!
谁不是血肉之躯,谁不盼温馨安宁,谁不愿夫妻儿女相伴,谁不愿亲友团聚其乐融融?
为了抗疫,为了使命,你们却用双肩扛起使命,向死而生!
(待续未完)
——作者简介——

作者:张学军,男,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博山区第一中学原校长,博山区教体局退休干部。热爱文学,勤于笔耕,主编博山区中小学乡土文化读本《颜山孝水》,出版文学作品集《梅心竹韵》《杏坛放歌》。
——朗读者简介——

朗诵:李树正,颜山朗诵社特邀指导老师。播音主持专业毕业,专注于播音主持和口才教育,中国传媒大学主持人大赛“金牌导师”,“桃李杯”全国朗诵大赛“最佳辅导老师”;多次在各级朗诵比赛中获大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