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走嘉陵江大桥》
文/江北汤亚非
今天首次接到两路口接小孙女回家的任务。我想,反正是锻炼身体嘛,从观音桥走路去接,我又可以重走嘉陵江大桥啦!
有了走 “嘉陵江大桥”的念头,就让我兴奋不已,儿时的嘉陵江往事在脑海里历历在目,挥之不去…
嘉陵江大桥刚过了52岁生日。她剪彩通车是1966年1月24曰。那一天,嘉陵江大桥张灯结彩,红旗猎猎。我们华新中学一年级的全体师生共500人,作为学生代表,参加了嘉陵江大桥剪彩活动。同学们身着节日的盛装,手拿小彩旗,唱着歌,跳跃着,兴高釆烈从观音桥向市中区方向走去,与市中区向江北走来的人们在桥中心会合。会合以后,大家抱在一起,不停的跳呀笑啊,舍不得离开这座祖祖辈辈盼了几百年几千年的嘉陵江首座修成的大桥!
我出生就在江北城江边,爷爷就是一辈子以嘉陵江水为生的老水手。我妈妈洗一家大小的衣服,就用背兜背到河边石头上洗,二岁的我和三岁多的姐姐就在河边捡鹅卵石玩。后来我们随爸爸单位-江北公安分局相国寺派出所而搬到了华新街住家,还是在嘉陵江江边。那时到市中区必须在相国寺码头乘船,由于不方便,我在十岁以前,从来没去过市中区。读三、四年级了,学校组织到市中区文化宫电影院看电影,我才踏上了重庆市最繁华热闹的市区。看到那里车水马龙行人熙熙,回来兴奋了不知多少天,直到周日才能回一次家的爸爸述说我的见闻和心情。后来因我音乐特好,吸收我进学校合唱队,有了多次在少年宫和人民大会堂演出,可以随同学们到市中区的机会,这兴奋劲才渐渐消弥…
今天接孙女,重走嘉陵江大桥,兴奋的感觉又回到心里。走到华新街,左边那条老街早已不在,代替它的是纵横交错的公路立交;右边的一个很大很大广场,也由原来的江北体育场变成了高楼林立的大厦群及覆盖在鲜花和绿荫下的轻轨站。
初冬的早晨走在桥上,太阳还没出来,渝中区的倒影在碧波中鳞辚逐浪,渝中的高楼鳞次栉比,在初上的晨曦中如鹰将翱翔;桥下时而一列轻轨穿过,给渝中增加了又一支现代气息的色彩。
江面一层轻轻的薄雾,随浪飘动,让人觉得欲乘风鸾驾,飘飘入云。当鸣笛呼啸的轮船穿过,当一叶扁舟逐浪而下,我终于感受到,嘉陵江大桥虽已老了,但青春散发在它周围,它又活力四射跟我们一起走向现代的、青春焕发新的二十一世纪的新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