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 河 岸 边 的 故 事
《捉 拿 河 里 鼠》
文/平 安
我14岁(1970年)那年,在河务局遗弃的水汶站上初中。放学回家看到教室后墙上贴着一告示,具体内容是河务部门为防止堤坝和树木,让人们捕捉河里鼠,(俗名地溜猴)。回收一只3元,当时3元能扺现在100元花。回到家给家里人一说,吃过午饭我和父亲,我哥三个男子汉各带工具,如:水桶,木棍,铁锹,还弄了一块破鱼网,到河堤两侧去找洞穴捉害人精河里鼠。

那时我父亲在村里干村长。给我和哥哥说:"河里鼠的危害是这样的:它住在池塘,河边,挖很深的洞穴,主要是吃东西后以便喝水,贮存吃的,所以洞多打在堤岸两侧。有的河里鼠能从堤这边掏到堤那边。如没吃的东西还啃树吃"(一米以下)。父亲又说:"那时侯河滩地十年九不收,它没啥吃,就把村啃烂,当时小树被它啃倒的不计其数。前几年防汛,堤顶和水落差很大,按理说堤厚开不了口子。就因河里鼠打的洞引起了河堤决口,没出现很大危险,也造成了几个村子的庄稼、房屋和人身伤亡事故。今年夏季这是为黄河防汛悬赏抓拿。看似小事,不得不防"。

那天午饭后,我在堤坡找了个直径十多公分的大洞,喊父亲挑来两桶水,一桶没倒完,一只河里鼠就露出了庐山真面目。我哥说时迟那时快,等它出来一铁锹就把它拍死了。又找了一洞穴,灌了三桶水也没见踪影。中午两个多小时爷仨逮了一个。到了下午上学我没心思上学,只考虑逮个地鼠赚钱花。

快放学了冥思苦想,终于想好准备晚上去逮河里鼠的办法。饭罢我和哥只拿一手电筒(那时手电筒不好买,是去外地叔叔家给我的)和一根木棍,来到和我哥中午找的几个洞的地方,我把手电贴进洞口往里照,不到一分钟功夫就出来一眼发绿光的河里鼠,我把手电筒往哪移动,它就爬向哪里,到把它打死为止。既能用此方法逮到第一个,就能有第二个,我们寻找了一个多小时,跑了二三里路,用同样的方法共逮了三个。

回到家,把三个河里鼠往地上一摔,像得胜还朝将军似的。爹娘喜出往外,问我俩咋弄的,明天咱就卖到河务局,让你们吃点好的,买几件新衣服穿。我抢前说:"书上说除人以外,多种动物都有趋光性,如免子、野鸡,就拿河里的螃蟹来说还有趋光的个性呢。它在黑洞里一见光就出来了,并且按光的射线跑″,呵呵,明天晚上我们还去捉拿。通过这件事我觉得为防汛,树林,为保护母亲河做了件大事。从大战河里鼠。更加坚定了信心,只有好好学习,多学知识才能为祖国建设做出贡献。
书于1980年8月,为保护母亲河行动,给学生写的范文。2020年春重新整理。

附: 高秀亭的相关资料
高秀亭:出生于1956年8月
性别:男
民族:汉
艺名一一平安
退休教师
滨州市,惠民县人
2002年因车祸致肢体残疾二级
本人喜爱小品创作,原创回忆性文章
京剧爱好者
原创传说故事《青龙镇的传说》《茶棚张的传说》《郭汉林的传说》
创作了电影故事《黄河岸边的故事》
出版并录制了《平安的坎坷人生》近80000字的回忆录
编导并出演了小品
《误会》《空巢欢歌》
《环卫夫妻》
《有钱难买愿意》
曾在《滨州日报》《惠民大众》报道过故事、小品,传说、戏曲等文章数篇。
荣获山东文化厅《山东省农村优秀文化人材》证书
黄河京剧协会会长
惠民县作家协会会员
滨州市作家协会会员
"独臂歌者″滨州市残疾模范带头人
惠民县少儿京剧学校校长
惠民县"夕阳红艺术团"艺术总监
联系电话::139630712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