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首页 \
文学 \ 兴安头条 宁继明长篇连载《马兰魂》之二
兴安头条 宁继明长篇连载《马兰魂》之二
精华热点


《马兰魂》(连载之二)
文/宁继明
关內的村庄那叫一个稠密,
有的只是一二里路远一个。
更有甚者,两村己连在一起,
融合成一体,鸡鸣狗吠声相闻。
田地里一畦畦翠绿翠绿的
麦苗长势旺盛,
给这枯燥的季节添上一笔新绿。
农家的生活有了诗情画意。
预示着又一丰收的年景在望。
给那一颗颗期骥的心更大的盼望。
阡陌纵横灌溉的沟渠,
意欲返青的杨柳遮挡着一排排
青砖红瓦的农家院落。
偶尔会看见一群白鹅振翅追嘻。
好一幅燕地农家图。
惹得这些北方小子不错眼珠地看着。
也是,此时的家乡正是天寒地冻
滴水成冰的隆冬季节。
难怪我父母常说,
宁往南走三千不往北走一天。

黄河流域自古就是
中华民族的发源之地,
温度适宜适合人间万物
繁衍生息,
实为地杰人灵之处。
而北方除去荒芜就是荒凉,
只有那春夏之季,
山花烂熳,
微风中绿草如浪,
起伏追逐时才能勾起人
野游的兴趣,
大发诗义的赞叹。
此时,
正是隆冬之际。
外出的人不是脚上穿着
毡疙瘩就是胶皮乌拉,
头戴狗皮帽子就是
穿白茬皮祆的人
把自己捂个溜严。
可在这燕赵之地却是微风徐徐,
虽是冬季,少了北方的酷烈。
虽是一点之差却造成了
北方人的剽悍,
大碗喝酒大快吃肉的豪情。
难怪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在这似冷还暖的地方,
人的性格也很柔和古风至今。
少数怕冷的老人,
头上戴着沒皮的布棉帽,
却己经是很奢侈了。
只有那人烟稀稀少的东北
愈到此时则愈显得旷阔,
少则三五里十几里
甚至更远的地方才有一个屯子,
屯子也都不大,清朝时王爷封地,
有势力的人家,跑马圈地,
可想那草原该有多辽阔广袤。
寒冷的出奇滴水成冰,人在外面,
眼眉胡子全是白的雪霜。
长胡子上结着冰决。
要不咋说哈气成霜呢。
山上都是玻璃棵子,各种灌木,
野生的山杏等。
冬天最寒冷的季节
常在零下二十多度,
特别是下冒烟雪
俗称大烟泡的时候,
天地间一片混沌,
刮的都分不清
哪是下的雪哪是刮的雪。
打的人挣不开眼,
远近山恋皆玉色,
清晨雪拥门不开。

孩子们围在火盆边,
兴致勃勃地听着大人讲瞎话,
火盆里埋着土豆和粘豆包。
时不时的拨弄一下
看着它别烧焦了,
一屋子胡了巴屈的香味。
抽烟的人狠狠地吸上一口,
烟代锅里的烟一下子变得通红。
抽烟人憋了一会才丝丝吐出,
好象仙游了一下世界。
那烟袅袅直上,
很久才飘开湮沒乌黑的乌米似的
烟代杆配上玛脑的烟嘴。
杆上甪红绿毛线织成的
疙瘩很有看头。

天晴时,大人铲扫雪堆。
孩子们打着雪仗,追撵着。
也有的扫出一快雪地扬上
几把谷子,
放上夾子或者用马尾巳
做的套子去抓麻雀,
小脸,
小手冻的通红耳朵生疼生疼的,
但还是乐此不疲。



审核 编辑 制作
渔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