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童年尚堪忆
一一献给夫人六十九岁华诞
崔西明
生于晏子封地,
家在黄河之西。
曾经大水漫堤,
洪水一望无际。
乘坐簸箩掐高粱,
那时还是小妮。
曾经挨饿哭泣,
棉籽难以下咽,
恰似棉球含嘴里。
不幸幼小丧母,
无奈祖孙相依。
爷爷视若珍珠,
奶奶格外疼惜。
最美是看桃园,
妖妖灼灼稠密。
吃时专拣大个,
蜜汁溅腮惬意。
曾经搂草坝上,
黄河浪漩流急。
仲秋照看枣林,
红枣满树琉璃。
落地摔成两瓣,
脆甜亦可充饥。
最好熏成乌枣,
味道顶呱超级。
爷爷身怀绝技,
一包银针行医。
风雨雪天无阻,
招呼一声即起。
诊病不取分文,
只可管顿吃食。
医者仁心德高,
声誉遍布桑梓。
偶尔携手孙女,
跟随打打牙祭。
小荷方露尖角,
便得五味启迪。
多少辛酸甜蜜,
不时梦回故里。
今年芳龄六十九,
金色童年尚堪忆。
期之以米以茶,
祝愿健康含饴。
庚子年二月二十九日是夫人何玉珍六十八周岁华诞,无以为报,特献小诗为贺。二月二十八日扵岱下怡兰文斋
完坚身受庆
——敬献老妻何玉珍女士六十九华诞
崔西明
老妻六十九,
峥嵘岁月稠。
十六进工厂,
织罗是好手。
十八团支书,
工会委员酬。
二十为新妇,
军嫂两地走。
上敬公与婆,
月月买酒肉。
下育两雏子,
精心呵护幼。
推车上夜班,
未惧风雨骤。
儿在车中睡,
坎坷月黑头。
步行四五里,
趁早没落后。
往来两年整,
鞋底几磨透。
因受我牵连,
惩罚去筛炭。
常年供锅炉,
体轻汗交流。
强撑无怨言,
欢喜支眉头。
工作不惜力,
名利让工友。
助人为乐事,
善良容颜秀。
质朴兼忠厚,
节俭持家久。
缝补浆洗勤,
帮人做衣裘。
精于烹调术,
饭菜最可口。
开朗亦大方,
邻老细供养。
举手托日月,
光明心中留。
三次调工作,
善学成品优。
七次赁房住,
搬家成气候。
下岗摆地摊,
饭钱自己筹。
熬到退休归,
人退业未休。
老来多服务,
为解儿辈忧。
儿辈知孝顺,
和美即风流。
击打是锤练,
苦难当爬山。
登到最高处,
胸阔眼界宽。
相伴四十八年矣,
从未红过脸。
谢妻多包涵,
任劳又任怨。
生活很平凡,
细节多麻缠。
形同节骨草,
恰如芦苇鞭。
宽容是美德,
勤勉益延年。
祝君欢乐多,
愿君体康健。
人生不容易,
健康是福祉。
华诞无玫瑰,
诚心献小诗。
注:1,老妻参加工作,在新泰蔴纺厂(前身是织罗厂),先后任团支部书记、民兵副指导员、县工会委员。
2,1988年9月18日《工人日报》发表我的小说《失重》,孰料县漆包线厂领导对号入座,遂对老妻打击报复,惩罚去锅炉房筛炭。炭是劣质煤炭,矸石多,一个体弱女工手握十几斤的大铁锨,不停地干也很难供上锅炉的需要。老妻体力透支,几乎晕倒。无奈,上小学和初中的两个儿子晚上去帮忙,我也去帮助筛。铲上十几锹就喘不上气来,挥汗如雨。1989年年底,下决心调动工作,举家迁往泰安。老妻安排到泰安橡胶厂当工人。后又赶上下岗,厂里发了自产的鞋让工人卖,以抵生活费。故老妻只好在宿舍门口摆摊卖鞋。一直到退休。
3,在新泰漆包线厂居住时,我家西邻工友去部队探亲,她将年老的奶奶锁在家里。每到饭时,奶奶即扒墙头张望。老妻了解了情况后,多做饭菜,每顿饭菜从墙上递给她,让她吃。如此一月有余,从未嫌烦。
庚子年二月二十九日扵岱下怡兰文斋
春天的思考(外一首)
崔西明
郊外开放花千树,
城内闭关家万户。
春天寂寞由来久,
人类孤独刚起步。
之二:
春深万树斗芳菲,
文明百国争智慧。
不知疲,不知累。
人类心里有名利,
新冠目中无人类。
切莫是,切莫非。
屠诛同类手不软,
残杀异种心未悔。
没认错,没认罪。
庚子年二月三十日扵岱下怡兰文斋
梨园香雪
崔西明
雪为天之花,
去冬甚吝啬。
孰料春深处,
梨园铺香雪。
处子尚及笄,
冰钗簪玉鬌。
情窦虽初开,
却会戏蜂蝶。
光耀钗头凤,
香舞清平乐。
庚子年三月初一日扵岱下怡兰文斋
也说真善美
崔西明
真善不易容,
真爱不容易。
善是滴滴点,
爱是点点滴。
只要善爱真,
毫发系一心。
惠风扑面来,
细雨入土深。
日月放光明,
孰与发奖金。
自身无黑暗,
晨露烁光辉。
萤虫虽弱小,
为亮点己尾。
人人都爱美,
真善美不分。
三点支一面,
坚实又平稳。
人性原朴拙,
名利转基因。
使巧驱豪夺,
善恶多隐身。
大难突降临,
最能鉴真伪。
多少人与事,
历史已结论。
世上假丑恶,
都是过眼云。
何用大审判,
鬼魅自缚身。
天地皆不言,
视尔为浮尘。
桃李亦不言,
赏目又悦心。
庚子年三月初二日扵岱下怡兰文斋
偶感
崔西明
珍珠宝光蚌中割,
明月清辉云来磨。
沧海横渡征帆碎,
高山登攀铁鞋破。
小微量子藏玄机,
大千世界孕幻魔。
理应想象梦蝴蝶,
道法自然游天河。
庚子年三月初三日扵岱下怡兰文斋

崔西明,祖籍新泰,现居泰安,国家一级作家,书法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