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兴县乔庄镇中心学校:用爱撑起留守儿童防疫的保护伞 文‖刘景新 蔺向辉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博兴县乔庄镇中心学校坚决贯彻执行上级部门有关文件精神,多点发力,防控疫情,尤其关注校园弱势群体,让留守儿童大“疫”之时不缺爱。
学校制定了《乔庄中心校留守儿童及建档立卡学生防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情况统计表》,要求班主任根据统计表上的各个项目进一步摸清本班学生中留守儿童和建档立卡学生及家庭基本情况,并要求班主任主动与留守儿童父母做好沟通,引导增加与留守儿童通话、视频次数和时间,缓解留守儿童恐慌情绪。为切实开展留守儿童和建档立卡学生关爱保护和宣传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建立“中层干部、年级组长、班主任、家长”四级微信工作群网络,做好三个“及时”,即及时传达教育领域疫情防控有关措施、办法和要求,及时传授疫情防控知识,及时传递疫情防控权威信息。在疫情防控期间,向留守儿童和建档立卡学生及家长推送相关信息100余条,让学生和家长及时了解到防疫防控的相关政策和知识,了解到正确的防疫方法,做到了有效防疫。
学校心理工作室多渠道开展心理帮扶,一是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推送抗击疫情防控期间心理健康调适科普文章,并向学生和家长们普及了相关的心理健康调适方法和技巧;二是在线为有需求的学生和家长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三是推送了两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向学生和家长系统介绍了如何调整心态正视疫情积极抗疫等内容。有效解决了留守儿童和建档立卡学生心理应激反应过度等心理疾患,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关心建档贫困孩子,帮助解决困难。对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疫情发生后,在学校德育处的统筹和安排下,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家访和慰问,重点了解他们具体生活情况和健康状况,帮助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和学习上的困惑,从生活和学习上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针对有的贫困生因家庭经济拮据,无力安装网络,无智能手机,无法正常收看网课的情况,学校团委积极摸底排查,在上级有关部门协调下,让孩子们都能按时收看到网课,解决了家长学生的后顾之忧。

在关注学生知识学习的同时,我们针对本村留守儿童较多的这一特殊情况,为他们开辟了一种独特的课堂——亲情课堂。我们在微信群和钉钉网上组织的亲情课堂活动使网上教学充满了温情。“共读爱的故事”,“同做一个游戏”,“合种一棵爱之树”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孩子们和父母的心靠近了,充分感受了亲情的珍贵,也使孩子们更懂事了!

作者简介: 刘景新,滨州市博兴县教师,滨州市作协会员。有散文通讯发表于《人民日报》《山东教育报》《迎春花》《山东商报》《现代教育导报》《滨州日报》《东营日报》《无棣大众》《今日博兴》等报刊。愿以文字记录生活,以文学传播温暖!

作者简介:蔺向辉,滨州市博兴县教师,有散文通讯发表于《人民日报》《德育报》《山东教育报》《农村大众》《滨州日报》《今日博兴》等报刊。喜欢朗读写作、健身运动,文学爱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