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疫克瘟方奏凯 复工复产再扬鞭——潍城区教体局优秀传统文化名师工作室抗疫楹联作品专辑(第三期)

编者按:在以习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抗击疫情取得了令人振奋的胜利。为紧密配合当前抗击疫情的新局面,助力复工复产,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潍城区教体局优秀传统文化名师工作室推出停课不停学、网上共教研楹联教学特刊,向抗疫取得的胜利献礼!

潍城区作为“中国楹联文化区”“中国最佳楹联文化区”,在抗疫征联中,各学校非常重视,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全体动员,精心组织。从校长到老师,从学生到家长,层层发动,踊跃投稿。广大师生寄情楹联,以楹联的形式驰援疫区。师生的作品一经推出,便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点击量近万人次,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好评。

潍城区有一所学校,中国楹联学会原会长蒋有泉先生亲自授牌为中国楹联教育基地;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山东省楹联艺术家协会主席刘太品亲自莅临学校调研;山东省楹联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潍城区诗词楹联学会主席陈宝玉是该校的常客;《对联》杂志主编傅海清对学校全体教师撰联也大加赞赏。她,就是占地面积仅有4275平方米、学生不足500名、教师只有28名,潍城区城区最小的学校——潍城区月河路小学。

这正如郑板桥的名联“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在这所学校里,校长撰联、主任撰联、语数外老师撰联、音体美老师撰联,就连学校会计也会撰联。真正把少数人掌握的高雅文化变成群众性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因的楹联,植入到校园,成为校园文化的主宰。由于学校的有效引领,全体师生撰联蔚然成风,在传承中不断发扬光大!

在抗疫征联中,潍城区诗词楹联学会、区教体局优秀传统文化名师工作室、中国楹联教育基地学校、中国楹联教育基地新布建学校发扬勇于担当的主人翁精神,精诚团结的一盘棋精神,学会分工包靠学校的副主席充分传帮带作用,通过每一期的集中点评,个别修改,指导学校在撰联中研究,在研究中撰联,逐步形成了学校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乃至家长之间不同层面你追我赶的楹联教育局面,表达对疫区疫情的牵挂,繁荣了校园楹联的创作,营造了浓郁的教学、教研氛围。

这是潍城区诗词楹联学会副主席王丰邦先生网上共教研为月河路小学撰联做的点评与修改:
月河路小学是潍城区最小的学校,但在联教工作中后发先上,特别是在王学英校长的带领下,全员参与,学联、撰联蔚然成风。成为潍城区联教工作中的一朵奇葩。潍城区教体局优秀传统文化名师工作室在抗疫期间举办了两期楹联征集,月河路小学积极参与,撰写的的楹联作品因其整体水平较高而获得赞赏。

下面就其作品略作概述,囿于水平所限,不当之处,在所难免。
月河路小学第一期楹联作品共23副,第二期35副,学生4副。共计62副。

一、大致符合联律的作品
所谓的合律,是指符合中国楹联学会制订的六条基本规则,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平仄对立、形对意联。违背其中任何一条都是违律。

文颖
团结一致;
共抵疫情。
刘洋
抗病毒殚精竭虑;
赞天使赤胆忠心。
陈亚南
心敬神医凭妙手;
爱融患者献真情。
刘云
军民携手筑防线;
医士献身挽巨澜
南永祥:
疫情就是冲锋号;
天使犹如战地花。
肖江龙
歇业居家非懒惰;
关门谢客是真诚。
常瑞
恶魔施虐殃及赤子;
天使逆行谱写丹心。
于晶晶
举国抗疫 一颗红心跟党走
众志成城 满腔热血盼春归
肖雨
庚子劫来生怪疫;
鸢都奋起济苍生。
月河路小学四年级二班撰写楹联
王晨瑜
魔鬼无情施病疫;
神州有爱济苍生
吴梓怡
白衣天使上前线;
众志成城战病魔。
赵立浩
心系潍坊爱;
肠牵武汉情。
合律的楹联作品计12副。只占五分之一多点。因为该校起步晚,时间短,对联律知识的掌握很不够。由此可见,对联律的学习和运用还是当前的重中之重。
二、佳联欣赏举例
掌握联律是负责把联写对,写的的符合规则。而要把联写好,就要讲究修辞和技巧。要写出精品联,还得讲究形象和意境。目前我区各校大部分还停留在第一阶段。但只要老师们刻苦钻研,勤于练习,一定会有长足的进步。
陈亚南
心敬神医凭妙手;
爱融患者献真情。
此联从高超的医术和对病人的真情两方面歌颂了白衣天使。对仗工整,用词恰当。中心突出。
南永祥:
疫情就是冲锋号;
天使犹如战地花。
此联成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在口号众多的联语中独树一帜。
常瑞
恶魔施虐殃及赤子;
天使逆行谱写丹心。
上联写疫魔,下联写天使,对比鲜明,恶魔对天使、赤子对丹心非常工整。
于晶晶
举国抗疫 一颗红心跟党走
众志成城 满腔热血盼春归
此联表达了坚定地政治立场,对抗疫的胜利充满了热切的盼望。特别是“盼春归”既是指自然界的春天,又是指战胜疫情后的“春天”。语带双关,含蓄形象,增加了对联的容量。
吴梦琴
隔水隔山不隔爱;
封城封路难封情。
这副联运用了重字的技巧,音调和谐,感情强烈。美中不足的是下联犯了三平尾的毛病。只要将“不”'难‘位置对调即可。
当然,还有很多好联,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三、存在问题
仔细阅读这两期作品,发现尚存许多问题。由于篇幅关系,不能一一列举,仅就比较突出的几点归纳综述于下。
1.合掌的问题
所谓合掌,指的是上下两联讲的是同一个意思。
如:
抗击毒疫齐心协力;
攻克肺炎携手并肩。
这副联在平仄、词性、节奏、结构各个方面都对的很工整。只是上下联说的是同一个意思,犯了合掌的毛病。
还有的部分内容相同,叫部分合掌。如:神州对华夏、九州对华夏、抗病毒对战瘟疫、抗疫情对战新冠、华夏对炎黄、冠毒肆虐对妖鬼横行、疫鬼对毒魔等等,不一而足。
2.平仄的问题
平仄的核心是当句平仄交替,上下句平仄相对。
例如:
抗击冠魔举国怀斗志;击、魔、国三字皆平,就没有交替。
高春花
新冠妖疫无情至;
举国白衣送爱来。
这是一副很好的联。上联写新冠无情,下联写白衣送爱。对比强烈,相辅相成。唯一不足就是“国'字处应仄.
刘智勇:
华夏同心斗妖疫;
炎黄携手迎暖春。
心、妖都是平,手、暖都是仄。没交替。调整一下即可。
炎黄携手斗妖疫;
华夏同心迎暖春。
再改合掌,
军民携手斗妖疫;
上下同心迎暖春。
再看一副:
项传存:
疫去九霄全国乐;
春回大地万物苏。
霄和国都是平、地和物都是仄没有交替。稍作调整:
九霄疫去全国乐;
大地春回万物苏。
其它还有好多。如:
大难临头英雄赴前线;
壮士舍生天使献爱心。
难和士、头和生应平仄相对。
南永祥
新冠无情殃武汉;
神医有爱救苍生。冠应仄。
赵光辉
战瘟疫天降妙手;
斩妖魔地落神兵。降应平。
肖雨
同舟共济 弛援武汉;
众志成城 守护潍坊。援应平。
卢秀琴
打赢防疫阻击战;
共铸神州艳阳天。阳应仄。
任国莲
三山压阵,九州群谋除疫
一城有难,八方联手增援
作者只注意了当句平仄交替,疏忽了上下联平仄相对的规则。导致该联多处违律。 山、城皆平,阵、难皆仄。州、方皆平。援、尾字应平。
类似的情况还有好多,关键是在撰好联后,认真检查调整,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3.结构问题
结构是指上下两联词类相当、结构相应、节奏相同。
白衣送爱神州暖;
万众真情华夏春。
此联中'送爱"是3.结构问题
结构是指上下两联词类相当、结构相应、节奏相同。
白衣送爱神州暖;
万众真情华夏春。
此联中'送爱"是动宾结构,“真情”是偏正结构,属对就不工整。
周洪芹
抗击冠魔举国怀斗志;
排忧解难互助一家亲。
“抗击冠魔”是动宾结构,“排忧解难” 是并列结构。 “国”是名词,“助”是动词。“怀斗志”是1、2节奏,“一家亲”是2、1节奏。

陈晓娜
春光明媚盼花艳
曙色熹微望青山 “花艳”主谓补结构,省略谓语。“青山”偏正结构。

嵇玉红
八方援助送温暖;
妙手神医献赤心。
八方对妙手很不工整。援助 并列结构,神医 偏正结构。温暖 并列结构,赤心 偏正结构。
4.用词的推敲问题

赵光辉
战瘟疫天降妙手;
斩妖魔地落神兵。
“天降”对“地落”看起来对的很工整,其实平仄没有相对,已违律了。下句有种硬凑的感觉。前面亦有合掌之嫌。一并修改如下:
救危难全凭妙手;
斩妖魔还靠神兵。

王畅
除疫凭众志;
克艰靠人心。
靠人心,应该说也不错,但不准确。因为人心有好恶之分,聚散之态。准确的说我们靠的是人心之齐。另外此联平仄没有交替,一并修改如下:
克艰凭勠力;
除疫靠同心。

冯小军
拼命在先党干勇挑担;
驰援在后军民齐作为。
党干勇挑担是对的,但抗疫救人医生护士是主角。"在先在后"这种用法尽量避免。“命、援”违律。修改如下:
前线冲锋医护勇挑担;
后方驰援党群齐作为。

刘洋
抗病毒殚精竭虑;
赞天使赤胆忠心。
此联歌颂白衣天使,上下联应该语气一致,贯通一气。但一个“赞天使”就打乱了语意,此联就是赞天使的,不用明说都明白的。你说出来反而搞得上下联不连贯。改为“救患者”如何?
以上啰嗦,仅为个见。如有不同意见,欢迎探讨。如果能为老师们提高楹联水平起到一点作用,则幸莫大焉。

供稿:王学英
点评:王丰邦
编辑:孙 波
审核:陈宝玉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教体局优秀传统文化名师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