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句很流行的批评语说“一杯茶水一包烟,一张报纸看半天”,是十几二十年前批评机关里无所事事,人浮于事,不干实事现象的。
曾几何时,行业的报纸是行业工作人员的必读物,你在卫生系统工作,不看《健康报》是不可思议的事。没给哪个科室订,没个哪个领导订,那是要受批评和扣奖金的。什么样的机关,什么样的领导,什么样的级别,订什么样的报纸,是有明确规定的。家家户户订阅报纸杂志,小区里安装有你的报箱,那是时代风尚。
现在,你看报纸吗?怕是几天,或是一段时间没给你送报纸你也不知道。
现在有手机,有学习强国,有海量的微信,有朋友圈,有各种学习平台……
这就是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的时代变化。
所谓学习,是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理解、探索、实验、实践等手段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是一种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知识和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变化的行为方式,是人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方式。
至于学习的重要性此不赘言,因为连从来也不学习的人讲起学习的重要性来也是一套一套的,关键是学不学,怎样学,学些啥,有无效果,是否受益,怎样运用?

如果你在机关里写材料,你就要学习许多文件,看许多总结和汇报资料,学习时事政治,看新闻联播,拥有许多资料和大量的综合信息。
如果你是写作者,不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切达不到一定的量与质,不是认真的研究,你怎么可能有足够的文学修养、文学素质、文学阅历、文学经验、文学积累而进行文学创造和创作,怎么可能写出好的作品,怎么可能成为合格甚或优秀的作家。
你不认真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史,你不研究古今中外的文学创作方法和技巧,你不广泛浏览和认真研读古今中外的文学理论、文学评论,你怎么可能有新的发现,有新的积累,有新的创造,有新的突破。
如果一个作家,不懂得美学原理、文艺学原理、行为学原理、心理学原理,以及同艺术创作有关的其它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你就有可能抓不住事物的本质,有可能犯常识性的错误,就不会产生精品,甚或合格、优秀的作品。
哲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家庭学等相关理论的学习与研读,对于一个作家是很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时事政策的掌握,对于当下的作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你不懂经济可以,你不可以不知道CPI、GTP;你不抄股可以,你不可以不知道上证指数、道琼斯;你不懂农业可以,你不可以不知道三农、新农村建设、脱贫攻坚;你不得病可以,你不可以不知道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你不关心弱势群体可以,你不可以不知道低保。也就是说,你可以不成为时事政策的专家,你可以不与时惧进,你不可以成为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的落伍者。
一个落伍于社会和时代的人怎么可能写出反映和高于社会时代生活的作品?

现在的人,心气浮躁。往往不能够把学习阅读当做自己精神的营养素而刻苦用功,这是很可怕的。因为,阅读是我们人类的第二生命,这是人类同其它动物的本质区别!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华罗庚说: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巴尔扎克:学习有如母亲一般慈爱,它用纯洁和温柔的欢乐来哺育孩子,如果向它要求额外的报酬,也许就是罪过;罗蒙诺索夫:现在,我怕的并不是那艰苦严峻的生活,而是不能再学习和认识我迫切想了解的世界。对我来说,不学习,毋宁死。
阅读是学习的最好方法之一。这里所说的阅读包括书面阅读和网络阅读,以及其它阅读方式。许多文学网站每天的上稿量几十篇是非常长见的,拥有纸质杂志无法比拟的优势,其中不乏优秀作品。当然,网络阅读是不能代替书面阅读的。二者兼顾,互为补充,才可以使阅读学习走向全面。无论是拒绝网络阅读,还是拒绝书面阅读都是阅读的天敌。
作家间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起码可以起到切磋技艺、交流信息、交谈体会,相互受益的作用,这也是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所谓“不耻下问”的前提是虚心,真正做到就不容易了,正所谓“文人相轻”。
交流学习可以是团队互动、地域互动,是互相的,也可以请进来,走出去。可以是作家之间的,也可以是作家同编辑、同评论家之间的。这就得有一个形式和机会,就得有创造这个形式和机会的机制、机构和人。
研讨是非常好的一种学习方法,可以是个人作品研讨,理论研讨,也可以是谋一群体谋一时段创作面方面的研讨。研讨的目的是为了肯定成绩,找准不足,利于新的创作。如果把研讨变成了报喜不报忧的相互吹捧,就失去了学习的目的和研讨的本意,还助涨了坏风气。

一个作家,首先是或必须是一个思想家,没有全面、刻苦、系统、长久地学习、研读与思考,无论如何,不是一个合格的作家。无论如何,作家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不学习,或学习方法和目的的偏差,就会导致学习效果的有误,就起不到积累知识,提高素质,有利创作的目的,就不会创作出好的优秀的作品。
学习,作为一种获取知识交流情感的方式,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尤其是在当下这个知识经济时代,自主学习已是人们不断满足自身需要、充实原有知识结构,获取有价值信息,并最终取得成功的法宝。
所以,我们要一生学习,才能终身受益!


【作者简介】:张继炼,男,蒙古族,生于1957年冬。内蒙古作家协会第七届副主席、《华文月刊》主编、《中国散文家》副主编。瀚海园读书会会长、瀚海园写作会会长、神舟文学艺术院院长、阿拉善文化研究会会长。国家一级作家、预防医学副主任医师。
出版文学作品七部,编辑、主编文学类图书40余种;作品100余篇收入全国多种版本作品集、年选集和排行榜;获得内蒙古“五个一工程”奖、“索龙嘎”文学奖;《小说选刊》全国二等奖;中国小说学会“中国当代小说奖”;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当代散文奖”;第七届“冰心散文奖”等。
参加了全国各地作家的81部作品研讨会;参加全国各地文学评奖、颁奖、采风、笔会等活动116次;到全国各地进行文学文化讲座96次。(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运河桨声】文学平台欢迎您的投稿
邮箱:nanjicun2009@163.com
主编微信:13625147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