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厚脸皮与薄脸皮
文/何大年
※※※※※※※※※※※※※
前几天,终于全面复工了,近两月未见的同事们个个脸上荡漾着笑意。午饭后,几位年轻的男男女女在一起开着玩笑,恰巧我路过,一年轻美女律师笑着向我求援:“何主任,李某说我是厚脸皮,您给我评评理,我是厚脸皮啵?”我故作严肃的回答:“一个人的脸皮是厚还是薄,只有自己知道,别人说了不算,因为脸皮是长在自己脸上的。”说完大家哄堂大笑,我在笑声中又䃼了一句:“当然,我看你的脸皮一点也不厚。”美女听了得意洋洋地咯咯笑个不停。玩笑归玩笑。其实,一个人的脸皮是厚还是薄,还真是自己说了不算,得让他人来评说。
今天,我又想到脸皮厚、薄这个话题。从人体生理结构上来说,人的皮肤分为三层:表皮、真皮、皮下組织。人脸上的表皮通常只有0.2毫米厚,男女都一样。而现在人们所说的脸皮厚、薄,与生理结构完全沒有关系,只是从道德品质层面上来评判的。一般来说,脸皮厚是个贬义词,比如“你看那人什么德性,脸皮真厚。这人真不要脸,脸皮厚的连蚊子都叮不进”。这些话明显就是带贬义的。要说脸皮厚,那是从古至今大有人在。例如:据史书记载,刘邦就是个脸皮特別厚的人,打小就是个嗜酒好色、偷鸡摸狗的地痞流氓,是靠着脸皮厚发迹的,所以后来被尊奉为《厚黑学》的鼻祖。《厚黑学》中的理论,特別是赤裸裸的求官六字真言“空、贡、冲、捧、恐、送”,完全就是教人“涂黑了脸”的厚脸真经。当然,我相信现在那些已被查处和暂时还未入法网的贪官们没几个读过李宗吾的《厚黑学》。当了官没有公仆意识,德行又不好,脸皮自然就厚了。厚着脸在官场混、厚着脸在江湖上混、厚着脸搜刮钱财、厚着脸对待老百姓,表面上却道貌岸然,那是不用学的。
现在我们所听到的、看到的、像玩弄心机、假话连篇、不奉养老人自我潇洒、甚至不知羞耻爱贪小便宜、不守秩序乱丢垃圾等等,我都将他们归入厚脸皮一类。这种低级別厚脸皮的事和人就太多了,无须赘述再举例说明。厚脸之人国内有,国外也不乏其人。例如某国总统为了推卸责任,为了政治目的,为了抹黑中国,竟居心叵测在“病毒”问题上大放厥词,这是政治上的“厚黑”,同样是一种不要脸的厚脸皮。无论是哪种级别的厚脸皮,我们都嗤之以鼻。可悲的是,这些厚着脸皮的人还往往在公开场合一脸正经、洋洋得意。殊不知这种厚着脸皮的行为伎俩已是路人皆知,人人鄙视。应该想想:事有因果、善恶有报!人生短暂,还是应该多做点积德行善的事,切莫厚颜无耻做厚脸之人。
脸皮薄却是中性的甚至带褒义的。《辞海》对脸皮薄的解释是:形容容易害羞,重情面。向人长曼脸,由来薄面皮。(语出北周庾信《奉和赵王春日》)。人们对皮肤好的小女孩往往会用“肤如凝脂、 吹弹可破”这样的词汇来形容小孩皮肤的白皙娇嫩。对容易害羞的人也常常会说“你看,还没说上两句话,脸就红了,脸皮真薄。”老百姓甚至还会用“白里透红、弹得血出”这样更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形容一个人的皮肤好,脸皮薄。可是脸皮太薄有时不一定是好事。例如,律师为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出席法庭,此时本应集浩然正气慷概陈词,可是却因为脸皮薄,该说的不说、该争的不争,这怎么行呢?再例如,某小伙子谈恋爱约会都十几次了,可总是因书生气、脸皮薄,连女孩的手都不敢牵,让女孩觉得这小伙子太迂腐、没趣味,甚至怀疑对方是不是真心喜欢自己,导致一段姻緣可能就此打住,此时男孩子就应该脸皮厚一点,及时的向心仪的女孩表达爱意。反过来说,如果第一次约会就想又搂又抱表示亲热,则会让女孩感到害怕,认为对方品行不好,这样脸皮又太厚了,当然也不行。
世界上的人有千百种,不可能千孔一面。人活在这个世上,总会或多或少留下自己的痕迹,总会有厚脸皮与薄脸皮之分。如何看待脸皮的厚薄还是要有辩证的观点。脸皮是厚是薄,因人而异、因事而分。脸皮厚就一概不好,脸皮薄就一定是好,也不能就这样绝对下结论。
总之,为了工作、为了做好事做善事,脸皮可以厚一点。只要不违法乱纪,不缺徳、不损害他人的利益,脸皮可以厚一点。除此之外,脸皮还是薄点为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