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廷和效罗来到官宦老爷家,没想到此时家人打开大门上的小窗问道:“何人呱皂?”“请通报府内,西路巡防营王效罗帮带有事求见。”小窗门啪的一声关上了。白廷懒洋洋地说:“这又得等一个时辰那。”可这回没等片刻,大门开了,门内一边站着两个佩刀的家人,看那威武劲儿,真不亚于衙门。一个管家模样的人说,“我家老爷在客厅候您,请。”效罗随他进院儿,大门在身后砰地一声关上了。这里是院子套院子,曲里拐弯穿院过门。那管家走路还挺快,效罗也顾不上看人家的风景,一手扶着指挥刀把,一手压着手枪套,连走带跑地跟着管家。“何事有烦西路巡防营军官到此,老夫倒是奇怪。”那老官宦坐在椅子上,头都没点一下,这话语就硬硬地上来了。看这老爷子大概七十左右,瘦瘦的身板,倒还很精神。听说他在江苏当过知府,官倒不是多大也就五品,可那富庶之地任职,腰缠万贯返乡,人不抬自抬呀。效罗小心措辞:“今来不为别事,有几个逃兵,流窜城内,恐其伤人掠财,冯大人派属下细查,不知大人方便与否?”“我府中佩刀家人多名,量他几个毛贼也不敢造次,老夫这里谢谢了。管家,看茶。”说罢,转身回后屋去了。效罗心想:“这老爷子,还真牛。”于是大声朝着后堂说:“那属下就告退了。”那个一声不吭的管家,将他送出门外。
晚上,两个黑影飞身跳进官宦府,也不知是怎么的把那盆罐碰得噼里啪啦,家人举刀上前,反叫人家尽数打趴在地上。院里的人吓得敲盆摔碗,老官宦躲到柴房中抽了过去。还是效罗马队正好路过门前,才解了围,两个贼人一看大队官军来到,狼狈逃窜。效罗进门来,掐住老官宦的人中和虎口,一刻过后那老人才喘过气来:“多谢军官救命之恩,我这里有礼了。”躺在炕上,双手作揖。效罗心里笑着:“原来他的礼貌、傲气和胆量连着啊。”天亮后,管家跑来大营,主动让效罗再查看一遍。他说:“那县太爷躲着不出来,捕快门中也无人动弹,还是请军爷来查看吧。”效罗和白廷又来到老官宦家中,那老爷子早在门口候着,满面笑容:“我这等你们多时了。”效罗回头没有看到他家的带刀家人,“这武士们哪里去了?”“中看不中用啊,都被人打伤了。”士兵们将院落的犄角旮旯全过了一遍,“没有发现在逃之犯。”当效罗提议派人守护时,那老爷笑得真甜呀:“求之不得,求之不得。”这几天,效罗本意加派士兵巡防金老板和老官宦之宅,又担心被贼人发现,为妥善起见,每家外边还是派了两个便衣士兵远远地瞭望。
那高师爷其实没躲起来,也不知道效罗已经发现了他们的阴谋,他是被董县令派到沈阳,请田大人八月十五到闾山赏月的。回来带着那四个衙役又绕了一下彰武,把董县令的一封信交给董二管带,这才匆匆赶回北镇。回来后高师爷先向县令报告了交办之事完成情况:“田大人中秋节准时赶到闾山,向董大人转告感谢之意。董二管带接信后,表示一切明了,请大人放心。”董县令揪了揪那几根山羊胡子:“你去做好你的事吧。”要说是老天不助恶人,就在晚上效罗派人去撤回埋伏的那几个士兵的时候,高师爷回到他的房子了。效罗和白廷马上把他拉到营中审问,“你年纪轻轻,只要实话实说,就留下你的性命。”高师爷一开始还挺硬,白廷在旁边找了几个西瓜,切着玩,那一刀两半,一刀两半,雪亮的大刀,红红的西瓜,切一下,高师爷抖一下,到后来就哆嗦不止,干脆跪在地上給效罗磕起头来:“军爷,饶命,我···全讲了。”这一审,可把效罗吓了一跳。高师爷交代:“这几天,我去沈阳大帅府请田大人来赏月,顺便到彰武送了一封信。明天一早,我们分兵两路,去金掌柜家和老官宦家绑票。绑到人后,将人带到后沟,就是你们原来的分寨,下午将绑金的银票送到北镇庙的香炉下,我们有人在那儿看着,晚上将一半就是五万两,送到闾山的瞭望台去,交给冯统带。”效罗惊讶的问:“等等,等等,绑金是多少?”“十万两。”“十万两!怎么要拿出一半,”“这个小的不知。”“为什么要給冯统带?”高师爷这回说的很清楚:“让他顶杠子吗。”效罗又问:“为什么送到瞭望台上?”“董县令和田大人邀请冯统带在那儿赏月,人们都在那儿等着,要是一切顺利,那田大人从大帅府请来的免职令就会生效,这西路巡防营就不是冯统带的了。”效罗心想,这可真是天大的阴谋呀!“噢,你们如何进入那两户人家?”“穿上你们的军服,骗开门。”“要是不开呢?”“就以县衙的名义,反正是要进去的。”“那钱拿到后,人怎么办?”“撕票。”“十万两,还撕票?”“必须撕。为了轰动奉天,做成惊天大案。”“剩下五万两,如何分赃?”“这得听董县令的。”“你再说一遍,听谁的?”“这一切,都是董县令设计安排的,小的只是去跑腿。”“那以前大营发生的事情,都是董县令指使的?”“都是他安排的。”效罗这时才恍然大悟,一切搅在头脑里的谜团都清晰了:“董县令此时在何处?”“他下午到北镇庙进香,今晚就在庙里住宿,明天一早上山,安排山上赏月事宜。”效罗和白廷商量,此事宜早不宜迟,“马上行动。” 北镇闹匪
效罗让高师爷把一切都亲自写下来,然后让他前面领着白廷的人马,把衙门里的人悉数抓来。还真好,除了跟着董县令上山的十个外,一个都没漏掉。白廷安排人,让他们一一交待。
又派人把金掌柜和老官宦都接了过来,看了高师爷的供词,旁听了这些贼匪的交待,惊得那金掌柜跪在地上給几个军爷磕头不止:“要不是军爷,我那家财,我那小命,就全没了。”随他而来的丫蛋,骂他爹:“你个胆小鬼,就会磕头。”走到那伙衙役面前,见人就踹,踢得那些县衙里的衙役,直叫爹娘。那个老官宦看了高师爷的供状,抖成一团,“这··等··禽··兽,如何还做得···百姓的···父母···官···哪···,”效罗喘了口气,“这惊天大案要是真发生了,那该是多么可怕的事啊。”效罗把结果报告給冯统带,冯麟阁开始一愣,在那儿琢磨了好一会儿。后来高兴地来回转圈,“好,好,效罗,真没想到,这,这酸秀才还有那么多的弯弯绕,差点把我老冯都绕没了。哎,效罗,那个申请营地变更的呈文就不要再写了,我明白了。也好,明晚的戏,就看我来演了。”
俗话讲,“乐极生悲,”效罗这回可是碰上了。安排完金老板和老官宦的事,效罗对白廷说,“总算能喘口气了,我也去躺一下。”哨兵通报,“彰武探马急事求见。”“快,快,领他进来。”那老兵进来,咳嗽了半天,效罗连忙倒水,“吭,吭,王参谋,那金老二可是要有大动静,昨天抹黑,董二就带着百十人的骑兵出发了,那孙五,也是个管带,半夜就带着五十人奔黑山方向来了,咱在大伙房的内应,半夜起来做饭,听那几个话多的人说的。金寿山本人带着二十个亲信几天前就出门了,去向不明,这是不是要有大举动啊?”“是吗?好,我马上向统带报告。”效罗紧张起来:“这金老二要做什么?咱们可是双手难敌八拳,中秋节看来北镇要上演全武行啊。”白廷倒不以为然:“他金老二也是大清军队的军官,真要做坏事也得想想啊。”“是啊,我这可能是想得多了。”
天已大亮,效罗去向冯统带报告彰武的动态,刚走到营门口,只见气喘吁吁的跑来两个士兵,“不好了,王参谋,那两个,两个,不见了!”“什么?说清楚!”“那两个弟兄不见了,金老板和那个老官宦,也可能被,被,被人劫走了。”来的是派去监视的便衣,今早换岗,找不到人,再一打听,昨夜金老板和老官宦高高兴兴地从大营回去,可直到现在还没有回到家里,同时失踪的还有金老板的那个叫“丫蛋”的女儿。“我们不是也派人护送了吗?走,走,快去看看。”效罗叫白廷带上他的骑兵连,火速先赶到老官宦家门口:“你先把事情了解一下,然后在那里等我。”他把出操的卫士连两哨的人马招呼在一起:“全体跟我走 !”马队象风一样,疾驰而去。“效罗呀,效罗,你怎么能这么大意呢?那金老二怎么就忘了呢?这要是出了问题不就正好中了坏人的奸计吗?弄不好,要害了二叔,还有西路这一千多个弟兄们呀。”效罗在马上,用鞭子狠狠地抽了一下自己的后背,把那短褂都扯开一道缝。到了金老板家门口,效罗冷静下来:“别急,我先搞清事情的原委,千万不能盲目胡来。”效罗问:“昨夜是谁护送的金老板?”“是我,队长。”一哨的哨长站到面前,“你派了几个人?送到了哪里?”“报告队长,我凌晨四点亲自带领全哨三十人,加上那金老板的两个家人,护送两顶轿子一直到门口。”“就这个门口?”“是,到了门口后,天已经蒙蒙放亮,金老板下轿子和我告别,我就带着弟兄们回来了。出巷口时,我还回头看,那金老板还向我挥手呢。”“到现在已经四个多时辰了,回彰武时间也够了。”效罗叹了口气:“好吧,我们问一下他家里人。”好不容易敲开大门,家里的保镖挺多,金老板的老婆扭着腰身在客厅里接待了效罗几个人。她拿着绿色的丝绸手帕,捂着嘴巴:“吆,是小官爷呀,我那死人,昨夜去大营就没回来,我还以为你们留下他喝酒呢。啊,还有那丫蛋,非要和他爹一起去,也没回来。”效罗问:“你们没有听到叫门声吗?”“没有,他没回来,哪里有叫门声啊。”手下的那个护送的哨长有些急了:“你,你,”效罗拦住手下:“那可就蹊跷了,我们确实把两顶轿子送到家门口了。”“是啊,轿子,轿子在哪里呀?”效罗觉得奇怪,这家里丢了两个大活人,这当家婆一点都不着急。看着那涂脂抹粉的样子,判断她的年龄也就不到三十岁,“该不是后娶的吧,那丫蛋也有十七八了,怕是生不了这么大的丫头。怪不得,敢情是心里还挺高兴呢。”还叫效罗真猜到了,一会儿那婆娘就露出了馅。这婆娘向效罗开口了:“敢问小军爷,今年多大了?”然后扭扭捏捏地走过来,给效罗倒了一杯茶,不放在茶几上,非要送到效罗的手里。“谢谢,我们军务在身,告辞了。”效罗茶也没接,站起来就走。“小爷,啥时候想来就来啊。”“真是一副窑姐的嘴脸,”效罗一甩手,领着人就出来了。“你说这还能了解到什么事!”效罗有些生气,可一出门,就冷静了。他马上安排:“留下十人,守着门口,只许进,不许出。再检查一下有没有后门,也给我看住。”当他正在大门口一筹莫展的时候,忽然发现那门楣下面的一排门楞中,其中一个门楞上挂着一个小木牌眼熟得很,效罗一步跳起来拿在手中,原来是他!

作者简介 :赫连佳新,笔名秋叶。是中国北方有影响的作家和诗人。他在文学作品中曾以佳新、小成、赫连、秋叶署名。赫连佳新是中共党员,满族,共和国同龄人。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生于东北,成长于内蒙古,曾经在经济领域工作多年。他作品主要以文学著作和诗词为两个方向。文学作品突出的有超长篇历史小说《关东秋叶》(已出版一、二、三部,四、五尚在创作之中。整个小说为五部,四百五十万字。) 赫连佳新先生的文学作品坚持对历史的尊重,突出爱国主义,着眼于普通人的真善美,在文学作品中注重对科学知识的传播。他的小说涵盖三个阶段,即历史、现在和未来。《关东秋叶》(1887年-1939年),是一部超长篇历史小说,是描写东北人民,在“九一八”以后,自发组织的“义勇军”,进行抗日的故事。《叶赫食府》是表现现代社会普通老百姓的故事,小说努力表现中国老百姓,那些社会底层小人物生活中的遭遇,和他们内心的纯真善良的品质。而三十万字的小说《翡翠公主》,是作者进行的新的尝试,介乎于历史和现在的穿越爱情故事。赫连佳新先生近期开始构思《科幻奇案系列小说》,现在已经由中国文联出版社,重点推出了《电脑骑士》、《幽灵球队》两本小说集,而后面更加精彩的《贝湖魅影》和其他的故事也在创作中……。这个奇案系列,是描写世界科技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离奇案件,以及社会对向未来发展,产生一些令人担忧科技事件的科幻小说。在文学创作的另一个方向,他以秋叶署名的诗词,已经深入人心。近几年诗人的诗作已经多达几千首,他的诗歌细腻优美朗朗上口,为很多的诗友所爱。诗人秋叶(赫连佳新)特别对古词偏爱,他的百花词是很多诗友的最爱,诗句优美,不拘泥于格式。而他的散文诗则偏于叙事,把对祖国、家乡、人民的热爱,表达得淋漓至尽。《关东秋叶》一二三部,经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制作,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广播小说形式,广播小说已经在中央电台《作家栏目》播出,在各省的广播电台和新媒体都已经和正在播出,反响极为热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