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到了救命恩人,那韩边外向效罗打开了话匣子:“我爷爷十年前去世后,将位子传给我父亲,父亲身体不好,五年前又交给了我。爷爷生前有个愿望,就是为东普陀观音塑一个金身。光绪二十九年,就是一九零三年,父亲把这事告诉我。家里人商量爷爷的这个事情不能再拖了,可俄国人和日本人在打仗,金州湾全是日本人,我们选择了从锦州上船。这沿途极不安全,只有求助各地绿林好汉,协助护送。”“大概是多少呢?”效罗看着韩三代问道。“两万两金砖,共一千二百四十一块。” 冯麟阁问道:“两万两?绿林有知道是护送什么的吗?”韩三代肯定的回答:“没有,只说是到锦州的货物。可就在锦州边上出了问题。”冯麟阁想着:“我和效罗在沈阳监狱里,收到二掌柜的信,好像是护送完成,但是我的人回来就中了海匪的埋伏,全死了。”韩三代摆着手:“事情不是这样,东西并未从沟帮子运出去,我们的路线是从辽中插沟帮子,我们的人和你的人一块护送到锦州。可连人带货在这里,就消失了。”冯麟阁问:“你的人,有几个?”“三十人。”“你们三十人加上我的十人,那···那人都哪儿去了呢?”韩三代接着说:“我们的货是用一辆双棍马车运送的,就是俄国人用的那种四轮马车。”冯麟阁问:“你们没有去找吗?”“我们在锦州接应,时间一过,大家就寻路线来找,辽西您是老大,当时也是单独和您联系的。”冯麟阁点头:“是这样,我安排给二掌柜去办,当晚我就出事了。”韩三代捏着大拳头在地上捣着,一边对冯麟阁说:“后来我们也问过二掌柜,可他惊讶的样子,人家根本没有听过这事,一下全给你推过来了。我们已经找了几年了,我发誓,爷爷的事一定要办。这金子也一定要找回来。”效罗看看冯麟阁:“二叔,咱们猜的还八九不离十呢。”冯麟阁奇怪的问韩三代:“这么大的事情,怎么那几年不见你们的动静?”“先父去世,回去守孝两年,本来还要一年,可放不下爷爷的事啊。”韩三代说着就哭起来,那么大的人,在刀尖下不吭一声,现在哭得唏唏碌碌的,在场的人都叹气。冯麟阁大声地说:“别哭了,给你爷爷丢人。先讲讲你们在北镇是如何行动的吧。”
原来,韩三代他们,认定冯麟阁知道此事,“要不为什么一回来就把二掌柜给杀了呢,当然是灭口。”他们决定分几步走,一,盯着冯麟阁,看有没有破绽。二,在冯麟阁可能藏觅的地点仔细地搜查。三,核对北镇的金户,看他是否有可疑之处。四,实在不行,就绑了冯麟阁,回来审。所以山寨里就开始怪音百出,“后来我们发现,有人也在沿着我们去的地方在找什么,这就怪了,难道还有人在找这货?我们一直盯着山寨和大营,二月二头天,有人把你们的猪头换成了撇列,猪头扔到山上,后来我们想给你们一个警告,就又摆了一个猪头阵。”说着,三代有些不好意思。“请您原谅,那话是我写的。”冯麟阁气哼哼的问:“那三月三的事情也是你们办的了?”韩三代不好意思的说:“是那些人先换了旗,我们后来又在上面写了大字。我们也不知这些人为何与你们作对,总之,我们总在他们不远的地方跟着。五月初,我们到山上大寨子,就差卫士队那个屋子没有检查了。等我们去到那儿时,那群人扛着麻包正要上马,发现我们扭头就跑。这会儿,从房上又跳下五个人,拿刀就砍,我心想这肯定是你们大营的人,就没动手,比划着里面的人有问题,没想到这些贼人向我们发出毒箭,我不小心中了一箭,弟兄们急眼了,把这几个全杀了。”效罗问道:“那怎么又落在董二手上?”韩三代问道:“那个家伙叫董二?我不会放过他的!”随员们异口同声地说:“ 三统领是为了救我们才失手的。” 原来,那董二的人马在山下大路上等着,韩三代带领着他的人撤出来,那董二一看不是他的人,就散开人马包围韩三代他们。“我一看他们都是骑兵,咱跑不过他们,再说我又中了毒箭,还好身上带着解毒药,吃了就不会有生命危险了。我跳下来就瞄住那个指挥官,一直和他对打,要不是毒箭发作,董二哪里是我的对手。董二也不恋战,抓住我就连夜跑到黑山了。弟兄们正去救我的路上,我就回来了。”效罗分析着:“噢,这一晚就三拨人,你们,董二,还有鲁捕头。”韩三代说:“我们一直盯着你们的一举一动,后来大家分析,这么多的人和你们作对,你们一定不是好人。那就下手,把冯统带先请来再说吧。这不,就把人请来了,现在大家也就搞清楚了。”“这事,我看韩三统领先回家去,养养伤,中秋之后我们要去北方剿匪,待我们剿匪回来,咱们一起来找这菩萨金。”冯麟阁非常认真地向韩三代建议,这些白山金客商量了一会儿,同意了这个办法。韩三代一边送客一边解释:“我们还有一小事需办,完事后自然会离开,这个就不劳统带费心了”。
劫富阴谋
冯统带忙于出征前的准备工作,可也没忘了中秋节给大家吃月饼,他让大伙房给每人烙两个混糖饼:“要油大,糖多,咬一口酥酥的,个也不能小。”伙房头拍拍胸脯,“这事我最拿手,咱干过面案,南方人做月饼做成酥皮的,提浆的,什么蛋黄的,火腿的。其实好吃还就是那油大,糖多的混糖饼,只要白面揉到了,用小火在大锅上烙也行。”
效罗想先从高师爷那儿动手,没想到这小子脚底抹油,躲起来了。要是让这些坏人得逞,那可会影响冯二叔和西路一千多弟兄的前途。不过效罗从小做事鬼点子多,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思维缜密,他相信自己:“几个毛贼,翻不了天。”效罗把白廷和四个哨长叫来,“要再多一些情况才好。”六个人嘬着牙,把这北镇的财东滤了一遍,比较熟悉城里情况的哨长想了想:“要说富户,这北镇不多,比不上人家沈阳,咱这地片算穷的。可要找首富,这北镇最富的还真有两户,就是金店的老板和告老还乡的官宦。”另一个哨长说:“要是绑票,就县衙那二三十人,最多也就能做两户,这应该不会错的。”效罗决定:“好,我们马上就做安排。这一,继续抓高师爷。这二,直接去那两户人家告诉一下,注意防范。这三,既要让匪人绑架不成,又要一个不能跑掉。”几个人笑起来:“这可有干的了,要知道我们这可是北镇连环计啊。”
北镇的首富姓金,是个做金银器起家的,原来是挑个火担,带个油气灯,給那乡间妇女打个头簪子做个银戒指的手艺人。这北镇四周满蒙居民很多,穿金戴银是他们的习惯。自然是越做越大,后来买金卖银,越滚越富,成了真正的金老板。现在不光北镇,就连沈阳旅顺都有他的铺子。另一个富户是个告老还乡的官宦,听说回家的时候那软硬箱子就拉了十几大车,四五个人才搬得动一件,可哄动了北镇满城的人。 “还有三天时间,这些日子这两户人家那绑匪也许有人白天黑夜地盯着,为了不让人起疑,我们想个法子进去。”
一早,北镇四门就被官军封锁了,“西路巡防部队搜查逃兵,要挨家挨户检查。”效罗雄赳赳地带着士兵,封锁了金老板住宅的那条街道,敲门砸窗,一户一户的检查,闹的鸡飞狗跳,乌烟瘴气。搜了四五户,就到了金老板家。 效罗在门口大声命令着:“大户人家,动静不要太大,礼貌一些。”在那斗拱朱门前面,效罗客气的向家人点点头:“请通报一下金老爷,我们有事打扰一下。”那家人回去就没有消息了。“妈的,要不砸门?”白廷也带队跟着效罗,他有点不耐烦了。“再候一会儿,不开就踹。”这时间紧迫,效罗也烦燥了。正说着,门开了,效罗一指:“白帮带,你带队伍进院子,等我和金老爷谈好了,再开始搜。”“知道了,王参谋。”别看效罗年纪小,军阶也不高,可西路的军官没人敢不听效罗的。这效罗一不摆架子,二不胡来,做事都是认认真真,公公道道的。“你看那统带都言听计从,咱干嘛惹事儿呢,再说了,人家说的还真有道理,”军官们对效罗都还挺服气。仆人把效罗让进了金老板的客厅, 效罗不由地感慨起来:“嘿,真是金老板哪。”你看,满屋金光闪闪,那案头,供着一尊关公,高一尺,是纯金做的,那关老爷脖子上还挂着蚕豆大的金链子,前面的香炉也是金子的。屋子侧面木架里金佛,金元宝摆得满满的。“要不人家盯着他呢,光这屋里就值几万两。”“哈哈,不知官爷驾到,失敬失敬。”金老板晃着那有横没高的身子就出来了,手里端着一个纯金的水烟袋,那两只胖手的指头上戴满了黄澄澄的金戒指。他那鼓鼓的蛤蟆眼直往效罗的帽子上瞟。效罗心想:“这是在看我的官是大是小。”效罗一看他那眼神,就先把品位官衔报上来。“在下奉天巡防营七品军事参谋王效罗,有事与金掌柜相商。”“噢,噢,这军爷,年纪轻轻,就已是县太爷那么大的官了,恭喜恭喜。”效罗想尽快把话题转向正题:“我们来府上是查找逃兵,打扰贵府,望能见谅。若金掌柜同意我这就下令在院子里检查一遍,内院就不便进入了。”“这小军爷说话在理,那就搜吧。管家,领人前院看看。那假山里边,能藏人的地方,都看看。”正说着,跑进来一个姑娘,穿的大红大紫,模样倒俊俏,不过那大大咧咧,风风火火的样子,一看就是被父母宠坏了。“爹,外面那么多男孩子,是干嘛的?哎,这还有一个,嘿,挺威风的。”她大大方方的走到效罗面前,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个年轻人。“请小姐回避,我们要谈正事。”效罗稍有些局促,不过在家,那些姐姐们有时也戏弄他,对付女孩子,效罗还是沉得住气的。“什么?让我回避,这家里的事我爹不知道,也得我先知道,休想瞒得了本小姐。”说完她就坐在效罗旁边的椅子上,瞪着眼睛看着两人。这金老板在效罗面前有些不好意思:“小女顽皮,长官不要见笑。”转过脸来:“丫蛋,别闹,真的有事。去吧,去吧,啊?”那女孩儿,看了看效罗,又看了看她爹,指着金老板的鼻子:“一会先告诉我,要不我就哭给你看。”站起来,腾腾騰地走了。效罗提醒金老板:“掌柜家里摆金放银,要慎防歹人那。”金老板回答:“噢,前些时,本县知县老爷也这样劝过我。这北镇外有大军在守卫,内有巡捕衙役,那土匪绺子不敢上门来呀。”效罗嘱咐:“很快大军就又要剿匪去,这门户千万要看好。”金老板问道:“大军开拔,那只是一时离开吧,还回来吗?”效罗说:“当然回来,匪患多而不大,大军所至,荡平即返。”金老板自豪的说:“我家里有二十多个佣人,都是扛枪跟班的。要打我的主意,也得想想啦。”效罗提议:“为了金老板家中的安全,中秋节前我想派几个弟兄保护你和家里人,不知金老板欢迎不欢迎?”“这···就不必了吧,你看我这家里人手足够用的。再说也不方便,···”这时鸭蛋进来了,对着金老板指着效罗说:“你说什么呢,就让人家来,明天就来!”金老板一看丫蛋说了话,连忙答应:“好好,就派几个,派几个。”效罗心想:“看来这家里还真是那丫蛋说了算。”效罗又说:“请金老板注意,时间不长对外切不可泄露。”“你看人家多会说话,那像你笨咀笨舌的。”那女孩儿又当着人数落开了金老板,弄得金老板脸红脖子粗的,也不好说什么。出了金家,白廷问效罗:“这丫头还能嫁得出去吗?”效罗撇着嘴:“嗨,有钱人吗,谁知道呢,你听这说话,辈分都颠倒了。”
很快他们又查到了官宦老爷家,这官宦 效罗安顿白廷:“此处不可喧哗,待我进门后,听令再行。可是没有想到,那大门上的小窗突然打开了。

作者简介 :赫连佳新,笔名秋叶。是中国北方有影响的作家和诗人。他在文学作品中曾以佳新、小成、赫连、秋叶署名。赫连佳新是中共党员,满族,共和国同龄人。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生于东北,成长于内蒙古,曾经在经济领域工作多年。他作品主要以文学著作和诗词为两个方向。文学作品突出的有超长篇历史小说《关东秋叶》(已出版一、二、三部,四、五尚在创作之中。整个小说为五部,四百五十万字。) 赫连佳新先生的文学作品坚持对历史的尊重,突出爱国主义,着眼于普通人的真善美,在文学作品中注重对科学知识的传播。他的小说涵盖三个阶段,即历史、现在和未来。《关东秋叶》(1887年-1939年),是一部超长篇历史小说,是描写东北人民,在“九一八”以后,自发组织的“义勇军”,进行抗日的故事。《叶赫食府》是表现现代社会普通老百姓的故事,小说努力表现中国老百姓,那些社会底层小人物生活中的遭遇,和他们内心的纯真善良的品质。而三十万字的小说《翡翠公主》,是作者进行的新的尝试,介乎于历史和现在的穿越爱情故事。赫连佳新先生近期开始构思《科幻奇案系列小说》,现在已经由中国文联出版社,重点推出了《电脑骑士》、《幽灵球队》两本小说集,而后面更加精彩的《贝湖魅影》和其他的故事也在创作中……。这个奇案系列,是描写世界科技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离奇案件,以及社会对向未来发展,产生一些令人担忧科技事件的科幻小说。在文学创作的另一个方向,他以秋叶署名的诗词,已经深入人心。近几年诗人的诗作已经多达几千首,他的诗歌细腻优美朗朗上口,为很多的诗友所爱。诗人秋叶(赫连佳新)特别对古词偏爱,他的百花词是很多诗友的最爱,诗句优美,不拘泥于格式。而他的散文诗则偏于叙事,把对祖国、家乡、人民的热爱,表达得淋漓至尽。《关东秋叶》一二三部,经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制作,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广播小说形式,广播小说已经在中央电台《作家栏目》播出,在各省的广播电台和新媒体都已经和正在播出,反响极为热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