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台镇赋
作者/宋瑜琪
呼兰正东,农业乡镇。沃野平畦,物阜民丰。文化深厚,源远流长。宜居宜业,民风纯朴。兰城盛名,鱼米之乡。
东邻二十八井,往巴木通下界江,直通肇兴,与俄相望。西近沈家腰堡两乡,上达县埠至省城。北依重镇八卦街,联通区域,富民安邦。南挽松江,千里东去,白浪沧沧。隔岸眺宾县,山岭高兮,神树昂扬,古镇糖坊。
沃野四方,八沟绕乡,入松嫩通三江。镇域茫茫,地势沧沧。三北林带,防风护庄。田垄成行,地块归方。纵横交错,村屯泱泱,源由此因,多数村名者,均用沟也。
列管十村,辖三十屯。田垄之上,玉米黄大豆香。池糖之中,鱼肥虾强。村屯之间,公路铺网,白杨扮妆。土豆加工,红极一方,闻名省内,粉条之乡。人口二万八,姓氏超半百,复姓皇甫和欧阳。民族众多遍全乡,汉满回族达斡尔,朝鲜锡伯驻此方。

历史悠久,今存古迹。金代留存古城,曰“穆儿昆”。屯粮蓄草,侵犯中原做粮仓。时值今日,己成县直农场,耕耘城田,种养农桑。
大清康乾,盛世沧沧。齐鲁闹天荒,背井又离乡。北疆洪荒,拓土开疆,犁地开荒,伐木建房。远观之,地呈方型。俯瞰下,高如台壮。村名有依据,源远才流长。
百年前夕,民言:贵地为宝。吃糠咽菜,不离大小荒太。老人嘱之:居此地,日子未大富大贵,生活可天下安泰。
往事越百年,日伪统治,天地昏暗。东洋鬼子开拓团,强征民工筑大堤。殖民国土,伪满帝国,竟悬大和膏药旗。民不聊生,生灵遭殃。黎众水火,国之将亡。家恨国仇,浴血奋战,驱敌灭寇,奋发图强。大坑西岸,迫炮炸膛,日军卑鄙,自取灭亡。
消灭鬼子,又来豺狼。胡子横行,民不聊生。国民特务,频发委状。百姓祈愿,盼来救星。中共派来女英雄。耿田双枪剿土匪。划分田地,建党建政。发展党员,四个青年。翻身队长,奋勇向前。建立政府,东沈八区。出荷布济谷粮,判死伪区长。擒四杰降诸葛,灭金龙诛七国。英雄威名传八方,巾帼剿匪震东乡。

社会主义,初升朝阳。经济建设,斗志昂扬。生产建设,创造辉煌。队里社员,春种秋忙。建设四化,踊交红心粮。
英才治乡,能人兴邦。李楣书记,书法隽秀,亲题乡匾,挂镇门旁。大学生干部赵林茂,小镇起步,官至副省。松江林长,包村驻库房,科技把脉,治理穷乡,套种油菜,漫野花香。小方民兵,沈军授枪。大方民兵,训练有方,红心赤胆,区武嘉奖。复转军人暴文,组工业务,出类拔萃,任职省委老干部局长。巾帼英雄杨成秀,三八红旗留美名。农民劳模田茂生,壮志暮年加入党。筑路模范王班长,国庆之日观礼奖。煤炭教长,鲍老爱乡,千里赠书,万卷扮学堂。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泉眼暴永平,英吉利教授。榆林牟家三骄子,同年考入大学堂。二中才俊李威,县里状元,人大留芳。南城才女,吉大博士后。宛家王门两员将,金榜题名,兄弟警察。方台村贤,油城牡市区级公安两位局长。国家级优秀乡企财干,退而不休专研诗词,两任诗社之长。教育元老,张新校长,声如洪钟,主持运动会,声震八方,管理学校,成绩显著,市人大代表。企业精英陈厂长,扭亏为盈富一方。高泉头雁,致富山乡,由村到乡,招商引资建油厂。
泉眼屯高泉井,市级文明先进村,村容村貌新风尚。三家屯窗明几净,漆见本色铁见光,家家户户亮堂堂。镇域屋脊高泉井,海拔标高,一百五十,仍有零数。一个村子,四个小屯,满眼风光,皆为美景,东为水乡西为川,阶梯漫岗,好似登山。二道沟子,风景如画,好似仙境,路不拾遗,夜不闲户,寂静幽雅,民风质朴,你若来游,恰入陶公桃源。高家屯后关地,稻花飘香,笑谈丰年,鱼米之乡,四方羡誉。太平山腊夸沟,房连脊、地连边,相向而建已相连。方台大小,东西两屯,难分界线。老窑沟马兰山,松江北岸,秀美江天。下窑荷塘,花艳藕香,小桥流水,塞外江南。湿地景观,大道宽敞,秀美兰城,驰名龙江。公家沟九曲羊肠,容溪纳污百里长。公家村拓荒立业,公布侧冷八旗郎。
物产丰富,镇富民丰。西窑红砖,建筑良材。方台老酒,醇厚浓香。公家粉条,丝白上口。松江鲫鱼,远近驰名,熬伤好汤,催奶良方。东沈两瓜,淌蜜流糖,好比哈蜜搬我乡。三家鞋底,偏坡草帘,曾为致富名片,带富山乡。苫房草,小叶章。塔头英子,秋板黄,蒿杆柴火映灶塘。黄金屯八里荒,金龙井豆腐比肉香。
行业精英,誉美省市。邮局支局,服务热情,省局窗口,业务一流。镇广电站,建功立业五连冠。农技推广,争先创优,省劳动模范。派出所,学树创优,市局东莱式嘉奖,谱写篇章。

云遮东山日,朝霞漫天。月秀西窗景,斗转星移。稻菽千层浪,玉米吐红缨,大豆摇金铃。桑田沧海,丰收在望。炊烟袅袅,锅炖菜香。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金鸡报晓天渐亮,柴门犬吠夜未央。游子归乡,围炉煮酒,情感话长,思乡恋乡,泪落脸庞。
风习习,松江渔歌千帆竞。云淡淡,广场秧歌舞翩翩。乘改革劲风,百余里江山秀,小镇才杰四方创大业。与时代共舞,方台旧貌换颜,父老江东谋发展新篇!
噫吁嚱,往事千载,女真游猎,逐兔捕羊。满清开荒,种豆收粮。气贯长虹兮,松江翻浪。盖天地灵兮,泉涌矿汤。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壮哉,秀美故里,宜居方乡!
幸哉,高天厚土,衣食父母,今生不忘!
【完】
欢迎新朋友加入【翻阅记忆】微刊平台

▲作者:宋瑜琪,哈尔滨市呼兰区人,喜欢文学,爱好摄影,热爱家乡。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长城学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人民日报•大地月刊》社通讯员,《黑龙江日报》通讯员,《黑龙江农村报》优秀通讯员,哈尔滨市作家协会会员,《哈尔滨日报》优秀通讯员,呼兰作家协会会员,萧乡诗社会员。
愿用喜欢的文字宣传家乡,抒写家乡,赞美家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