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水县研红成果汇报会材料之四:
心圣药方初解读
文/ 裴玉生
诗曰: 死生命在天,富贵运求欢。
妙手悬壶在,人和社稷安。
命运是人生观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所谓命者即为先天所赐、非后天人为所致的因素,通常多称其为天命;所谓运者即为后天所致、非先天所赐的因素,通常多称其为人运。人类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往往出现极端的是非之论、偏执的可否之争,故形成了信天命与倡人运的两大对立哲学观点。
持“糊涂妙” 主张的《红楼梦》作者用“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概括了他对自然与人类的判定,表现出略带偏向客观的认识过程及“兼美” 两全的持中立场。这也是书中既讲卜算之求、又说医药之请,各有所信、各取所需的人类社会百科包容所循的基本原则。本文仅择书中人运要素的方药入手,简要叙说对作者敷设手笔的些许领会,以奉研红同道共飨。
第3回中,写林黛玉将“人参养荣丸”带进了荣国府。其意在告诉读者:林黛玉同史太君虽有内外、老少、上下••••••诸多的差异,但同为“完荣养身人”的热腐本质却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她们都是加速荣国府衰败的掘墓人。
第7回中,写薛宝钗将“冷香丸”带进了梨香院,其意告诉读者:薛宝钗之药与林黛玉之药形成了不仅是一简一繁、一略一详的对照,更重要的是一热一冷的本质差别。“冷香丸”的配伍组成是:以异香异气的药末子为君、四白花(白牡丹花、白荷花、白菊花、白梅花)为臣、四种水(雨、露、 霜、雪)为佐、蜂蜜与白糖为使,黄柏汤做引子。
这是一副瞒头盖脚不白给的秘方,在周瑞家的和薛宝钗的对话中有:“的节里异药中寻”心经句做,暗示读者须用心猜解才可领会自品苦甘的底细。按猜谜的“别解、射虎”来猜香,这个“香”该是什么香呢?书中还让薛宝钗明白交待:“只因我那种病又发了”和周瑞家正话反说的:“子方个开生好”,以答宝玉的:“姐姐什么病,吃什么药?”之所问。

而在第8回中,薛宝钗拒绝将不可混吃的“冷香丸”给贾宝玉吃,表明此药仅供女性所用。于此段文字中的心经,也有“笑了摇娘么什如”暗喻佐证:这味“末药”竟是麝香,这个“冷香丸”竟是有着避孕堕胎功能的凉药。至第91回中,这个病发时只用吃一丸就好的“冷香丸”,薛宝钗却“吃了三丸,才得病好。”
如此前后的比照,意在明嘲宝钗说的不准?还是暗喻和尚言而无信呢?或是在告诉读者须对症及个体的情况决定用药的剂量。从表面来看,只能听凭读者去想象,但于这段文字的心经中却敷设有:“求钗妈又了又宁”一句,在启诲着研究者从做了妈妈的女性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
第10回中,张友士先生在给秦可卿切脉之后,据其寸上、关中四脉,而无尺下两脉的诊断,开了一个16味药的《益气养荣补脾和肝汤》方子:人参、白术、云苓、熟地、归身、 白芍、川芎、黄芪、香附米、醋柴胡、怀山药、真阿胶、延胡索、炙甘草,引用建莲子、 红枣。
这是一个多种药方混用的补益养生汤方子,想知道张友士先生于此药方中玩弄了几多的手脚、敷设了何许的藏掖,须要先知《医宗金鉴》一书。此书有云:命门属肾,生气之原,人无两尺,必死不痊。知道了秦可卿病情的这个前提,再来看这个混成的药方就好说多了。

懂医者可知其中有:一味药的“独参汤”(人参)。两味药的“佛手散”(川芎、当归);“当归补血汤”(当归、黄芪)。四味药的“四物汤”(熟地、当归、川芎、白芍各等份),此乃妇人经产、一切血病统用之方,故主之也;“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此乃补养元气虚弱通用之方。五味药的“延胡四物汤”(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加入延胡索)。六味药的“圣愈汤”(熟地、白芍、川芎、人参、当归、黄芪),此乃四物汤加减方;“逍遥散”(当归、白芍、白茯苓、柴胡、甘草、白术,亦有加薄荷)。八味药的“八珍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熟地、当归、川芎、白芍,亦有加姜、枣)。十味药的“十全大补汤”(人参、白术、茯苓、黄芪、当归、熟地、白芍、川芎、肉桂、甘草,姜、枣水煎服)。引子所用为两味药(建莲子、红枣),也叫“建莲子红枣汤”。
古人云:看方犹看律,意在精详;用药如用兵,机勿轻发。依据俄罗斯列宁格勒馆藏本综合推敲此方,张友士择选16味药组方含蕴甚是壮观大气。
首先,他通过这种北方满蒙族记岁方式暗示读者,此时的秦可卿已见过16回草青、是16岁的人了。
其次,粗眼看去,此药方是五味君药(人参、白术、熟地、阿胶、甘草)共伍的搭配。但按各药用量细心察来,却成了一君(熟地4)、五臣(白术、云苓、黄芪、香附米、真阿胶各2)、三佐(人参、川芎、延胡索各1•5)、三使(归身、白芍、怀山药各1)及其二余(醋柴胡、炙甘草)二引(建莲子、红枣)。这个“熟地为君,白术、阿胶屈尊下嫁称臣,人参辅佐,甘草前引”的配伍,其暗伏的153322的数理就是秦可卿(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血亲的基因。

第三,按五字组句顺读,有:人参白术云,苓熟地归身,白芍川芎黄,芪香附米醋,柴胡怀山药,真阿胶延胡,索炙甘草引,用建莲子红,枣。
第四,按上述句子倒读:枣,红子莲建用,引草甘炙索,胡延胶阿真,药山怀胡柴,醋米附香芪,黄芎川芍白,身归地熟苓,云术白参人。
第五,按“横竖有好话儿”的点拨,横向读出:人归香延引、引延香归人,白白醋炙建、建炙醋白白等句。
第六,斜向交叉读出:延醋川熟、熟川醋延,引炙怀黄、黄怀炙引等句。
第七,注意方中二白胡云真怀醋炙红黄身,或红黄云真怀醋炙二白胡身等字的刻意用法。
第八,读者不可狭隘认识,既要知悉中华炎黄之国大,又要悉知八旗满清之族中,还要了然人生八属五色之小,方可猜破张友士药方的别具用心。
在药方的文字之后,紧接有心经:“脉下是弟这终说”一语,在无声的暗处为诠释张友士的药方做着解说。(还需说明的一点是,不同版本的《红楼梦》中关于药方的描写是不尽相同的。此药方是以俄罗斯列宁格勒馆藏本为依据解析的,那“横竖有好话儿”也是按44422数理序列书写的药名读出的。药方中各味药的剂量也有变化,这是研究者须有的先知,不可仅捧一种版本去否定他人之说。)

第12回中,写患了相思病的贾瑞吃了肉桂、附子、鳖甲、麦冬、玉竹等药不效后,竟要服用“独身汤”以为补。贾瑞患相思是心病,书中道士已说:“你这病非药可医”,故送“风月宝鉴”警其自省。不知缘由的大夫用补药来医治相思,其后果可想而知。研究者要从五味药中读出:“竹冬甲子桂、桂子甲冬竹,玉麦鳖附肉、肉附鳖麦玉”等正反言语。书中说那好的人参已送杨提督的太太配药,其意是提醒读者知道人参的药用功能是“督提阳”。凤姐将些渣末泡须凑了几钱,命人送去。
在这一段文字中,作者把“渣末泡须”捧到读者面前,出了一道再简单不过的考题。稍有中医药常识的人都知道,人参素有百草之王的称誉,它的药用功能分为参体和参头两个部位而各不相同。参体的药用功能是补,而参头(也分称其为泡、芦或统称为泡芦、芦头)的药用功能是泻,入药时是不可混用的。如果混用,药力因功能相抵而降低。不管怎样说,王熙凤是最清楚贾瑞病根的知情人了,以“独参汤”来医治相思病,无疑是火上浇油。
第45回中,薛宝钗说林黛玉药方上“人参肉桂觉得太多了。”林黛玉对薛宝钗又重复说了“人参肉桂”。这两味药按谐音读出:人身肉贵、贵肉身人,其意即不言自明。

第51回中,宝玉看大夫给晴雯开的药方上有:紫苏、桔梗、防风、荆芥等药,后面又有枳实、麻黄。这个药方的藏句是:荆防桔紫,芥风梗苏。前四个字的谐音是:京防拘子,喻意是京城卫戎部队将小皇帝(天子)控制起来了;后四个字的谐音是:借风梗苏,喻意是借助黎民百姓的力量缩减了大清朝的做大及阻挡了俄罗斯东进的贪婪。“忠字心经”第114回有:“老外渐大也得里”一句暗为互证。
第53回中,红禀贴上写有:“门下庄头乌进孝叩请爷••••••”一句。这是倒读破解的一句话,即为••••••爷请叩孝进乌头庄下门。其中,“孝进乌头”的颠倒话,讽刺意味太辛辣了。在我看来,进奉毒药乌头以表孝心,应是全书敷设药名中最绝妙的一句话。单将乌头看成毒药来领会,研究者就浅薄了。当把乌头当做飞禽的头部来理解,又会看出一个什么样的玄机?这个问题的答案,好像当下的中国人都能知道!
第60回中,写粤东的官儿来拜,送两小篓子茯苓霜给上头,另给了门上人一篓做门包。茯苓有赤白两种,赤者专主利水,白者专主补虚定悸。如此的礼物进补所提示警醒的不仅是张友士药方中云苓的特殊之云,更重要的是官家上下2:1的门径暗点。
第74回中,写太医给王熙凤开了几味药,“不过是人参、当归、黄芪等类之药。”这三味药的藏掖很简单、明了,就是:“人当皇,身归奇”之反正。指的是顺治和康熙都当了皇帝,又都出了家,这种同一归宿不是太奇怪了吗?

第77回中,写为王熙凤配调经养荣丸时,“也只有些参膏芦须”。通过薛宝钗之口,还提到了人参的“芦泡须枝”,将第12回中关于人参的荒唐推进到需知“芦泡”真假,并懂得已到了“泻多补少”的这一步。
第80回中,写王一贴宣传他的膏药是用120味药熬制的(这应该是中医界自神农尝百草以来,囊括药味最多的膏药方剂,这般容纳的用意又该是什么?),治疗“百病千灾,无不立效”的神药。可当贾宝玉求其治女人妒病时却无能为力了,当王一贴另开了由秋梨、冰糖、陈皮三味药组成的“疗妒汤”时,同时推出的膏药功能之虚幻与汤药功能的不对症就现出了欺骗的原形。
第84回中,写薛姨妈被金桂怄得肝气上逆、左肋做痛,薛宝钗先叫人买了几钱钩藤来,煎浓汤给薛姨妈服下。钩藤是《红楼梦》书中继人参之后单方为用的药物,其药性功能主要是以寒克热,平肝风、除心火。诸医书多标此药:唯疗小儿、不入余方。人参、钩藤这两个单方先后之用的对比,暗喻为人者当持平和心态处世、轻易不要生气发火而致疾。接下来写请大夫给巧姐看病,一半是内热,一半是惊风。须用发散风痰药,还要“四神散”才好。这“四神散”是由牛黄、真珠、冰片、朱砂四味药配伍组成的。

关于“四神散”的猜解,我有《四神欺世乱煎熬》一文论及,本文不复细述。仅就其中敷设的言语略做些许补充:按文中各一半的暗喻,将四味药分为两半,一半是冰片、朱砂,倒读组成“砂朱片冰”一语,谐音是“杀猪骗兵”;另一半是牛黄、真珠,拆开重组成“珠黄真牛”,谐音是“朱皇真牛”。合成一句话就是:杀猪骗兵,朱皇真牛。通贯前后,将人参、钩藤、牛黄三味药连结起来,为人养生要点即显现出来:小儿防惊、青年控欲、老人消气。
第103回中,写夏金桂将砒霜下在汤内给香菱喝,未料因宝蟾换了汤碗而害死自己。这个夏金桂饮“砒霜”汤与尤二姐吞金,形成了被动致死和主动求死的强烈对比。砒霜又有“信石”之称,这两个名字用析字法再猜解,会有“石比雨相、相雨比石”及“人言石、石言人”的“散了”内蕴。
进入书中阅读、琢磨医药的我,以上仅就医者方药从内在微观角度谈了些许粗浅的理解,尚未涉及阳雄内疾、阴雌里患及旁门左道之法等细节内容、不宜于大厅广众下详说,故取绕行回避而略之。如此用心,能有几多知音?”
诗曰:
红早健怜子,良医殊杏林。
悬壶施妙手,心圣拯生民。


【作者简介】
裴玉生 字乐明。1949年5月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后随父母迁居到黑龙江省明水县。大专学历,中共党员。历任教员、教研组长、副教导主任、副校长、教育党委宣传委员、县委宣传部干事、县委整党办副科级秘书、县物资党委副书记、物资局副局长、巡视员。县工信局退休。
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中国红楼梦学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