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水县研红成果汇报会材料之一:
递进逐层解御书
裴玉生
诗曰:
一部红楼梦,流传数百年。
荒唐言做句,读罢笑知山。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这是《红楼梦》作者预设的一句广告语,意在招揽天下的文人才子进入并破解这座迷阵。也正是在此语的激励下,许许多多的文人才子相继捧起了《红楼梦》,并穷其毕生精力进行研究。
我亦如此,且是在父亲的指点下,开始阅读并进行研究的。初起之时,刚有个一知半解,就乐意把自己的见识向同学抖搂、对同事显摆。可随着读解的渐进深化,却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张扬了,而是渐随积淀的增加有了一定的收敛。因为我看出了《红楼梦》作者在书中对读者的告诫:读懂《红楼梦》的知者,也得“好过唱官完这心”,把握好分寸尺度,要顺随时势、服从政治,不可什么都对外披露,特别是不利于国家稳定、影响民族团结的一些史实,能保密的莫去公开,能掩留的不予揭示,以便最大化的发挥《红楼梦》的文治作用。这是研究者的先须知点之一!

《红楼梦》的作者到底是谁?书中到底写了些什么呢?应该说,这是读者最多的置疑处,也是研究者用心最多的着眼点。
十二年前,我曾通读统阅了《红楼梦学刊》上百册,去看自己的研究是否为他人嚼过的馍或是踩着别人的脚印。苦累皆尝过、功夫始练成,我终于可以对外宣告:《红楼梦》已在黑龙江省明水县这个“凤目龙睛”之处被破解!
学友鲁湃曾问我:“有人说,曹雪芹是《红楼梦》的作者,对吗?” 我回答:“对!” 他又问:“还有人说:“曹雪芹不是《红楼梦》的作者,对吗?”我回答:“也对!”见他对于这种正确的认知尚未理解,我说:“这就是作者不用真名,用的化名而已。”《红楼梦》是自称“神行百变”的作者精心打造的一部《御制新书》,如按普通读者的一般看法来对待此书,别说读懂就是连字也认不全的。因为有些字在《康熙字典》中也没有,还要到《方言》中去找,这是普通读者根本没有能力实现的,就是一般研究者不知此门道也只能望洋兴叹。《红楼梦》是以听读胜于阅读,以谐音期待知音来诠释其人、其心的。故不知字义者不一定是浅薄,而不晓字音者必难成为知音、知心。这是研究者的先须知点之二!
研红界早有以版本、索隐、评点••••••等分派之说,这也是作者将整体散析成个体为后人预设的误导。明水红学会成立之初就排除了这一障碍,明确规定:会内不分派,会外不争论。据传说,《红楼梦》有120种版本之多,我就看到过七八种版本,还在学会中进行过调查,已知会员手中持有的《红楼梦》竟达十二种版本之多。其中不仅有名不一样者,作者不一样者,更为让读者不解的是各种版本的内容也是大同小异、不尽相同的。经过一番比较之后,我判定在《红楼梦》的众多版本中,以五言诗开头又以五言诗束尾的版本是正册。就是在这部正册本身,也存在着外之生与内之存表里不一的差异。一般读者不知还有这样的敷设,皆像贾宝玉初入太虚幻境偷阅柜内藏书一样先从又副册、副册、正册之序看起,却不知曲径通幽的门径是反其道而行,要像贾宝玉第二次偷阅柜内藏书先从正册看起才为正道。本文所引用言语皆出自正册之选,这是研究者的先须知点之三!

做为一般的读者,从前到后翻过一遍,就算是拜读过了。但是,用这种拜读方法来看普通的书籍可以,看《红楼梦》就不够了。因为《红楼梦》是用特殊的拟人手笔着法写出的,意在用来展示中华古典文化集大成的精品及康熙皇帝拨乱反正之武功与文治一统天下的力作。
简要说来,《红楼梦》这个以荒唐言语及情节戏剧结构布局的表面故事主要是供消闲者解酒喷饭用的,从前看到后也仅是一块嫁娘的盖头而已。这是《红楼梦》中的第一层书,做为普通的读者如能够完整的阅读下来,也就算是不错了。有点功力的读者还可以取得戳穿“满纸荒唐言”的初级效果。
接着,进入研究层次的学者就要开始“倒背如流”的程序了,把《红楼梦》从后至前再翻阅一遍。这种倒读的功夫,主要体现在按谐音来理解书中的皴嵌语句,看研究者的知音功夫。这是《红楼梦》中的第二层书,如是知音者则能在这一层次听出许多正读不得的含蕴。需要说明的一点是,第41回心经有:“忙示到说这不得”句以为告诫:先告诉倒背如流之法,而没有导读的知识基础薄弱者一时也是很难看得出来。因为这一层书中的“句做”言语相对要少,诠释难度也要大。比如,第1回中的“道人道:‘既如此,便随你去来’”一句的倒读为:“来去你随便,此如既,道人道。”其正解是:“‘进来出去任由你自己决定,这样的预谋既然可行。’装扮成道人的帝王对装扮成僧人的王子说”。又如,第17回中的“少时袭人倒了茶来”一句的倒读为:“来茶了倒人袭时少”,其正解是:来查潦倒人煕时少。再如,第23回中的“唤出二十四个人来”一句的倒读为:“来人个四十二出唤”。其解有多般的含蕴:一是说人生的43岁年忌为节点连续三年的不吉之坎;二是说处于九宫图四之蒙族、二之满族与后天八卦图乾之元朝、艮之金朝进入中原的始末;三是说阅读“红学”系列精典时对“四十二章经”为要点去猜解;四是说要把握数理24与42的吉凶之颠倒;五是说要知晓《易经》六十四卦中24卦“复”与42卦“益”两卦之“复益”演化。
前翻来、后倒去看过表象之后,还要进入内里对“结绳记事”的分析破解,也可以说是对“心经”的择句诠释。如说是结绳记事,则要按三股上劲拧成的绳予以猜度;若按“心经”来切测,则要按寸、关、尺三脉依序做出确诊,这才是了然人生的脉动,知人、知己、知心的入门,并由此曲径通幽看破其内心藏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真人、真事、真理、真道、真术。
简单说,先将书中每句话的开头字依序连接起来,然后从中看出皴嵌的话语来,此中语句多以五言释意为佳。例如:第1回的首句为:“列你说细待。”第120回的首句为:“话连巧只一。”这是《红楼梦》中的第三层书。这一层概括来说,也叫“忐字心经”或“寸脉”。

再将藏尾字连接起来,类仿藏头字的方法进行解析。例如:第1回的首句为:“官来唐味明。”第120回首句为:“好看前禁厥。”这是《红楼梦》中的第四层书。这一层概括起来说,也叫“忑字心经”或“尺脉”。
然后,将全书的句子按奇偶分开,择奇字句的中间字连接起来,从中读出皴嵌的句子来,此类句子多以七言释意为佳。例如:第4回有:“庙纪是交故子着”;第42回有:“读听倒把如得经”、“公物碟置春着钗”、“编用有面走按着”。这是《红楼梦》中的第五层书。这一层概括起来,也叫“忠字心经”或“关脉”。
接下来,《红楼梦》“忠字心经”第82回有:“经装到说着好瓶”,第84回有:“父懂倒才今论呢”,启诲的是:《红楼梦》的结绳记事或心经切脉正读去有隐、反读来也有藏。即将第三层、第四层、第五层书分别反读回来,就又有第六层、第七层、第八层书相继露出其中的藏掖了。以上这八层书,就是作者按照明太祖朱元璋“周瑞重八”的名堂来构思布局的,蕴含“八千里帝业同吉”之喻意。
看破以上八层书仅是读解《红楼梦》“何有藏、藏有何”的主要门径,其它诸多辅助解析之着虽居次要地位,本文没有涉及,但对于研究者来说不可忽略或轻视。《红楼梦》全书所隐的推步门径是相互连接、彼此贯通的,就像一张网络横纵纠结、牵一动万。
以下,仅择数例“忠字心经”语句点拨研红同道开眼知奇:
《红楼梦》第1回首句以:“深此练三三了山”为开宗明义。这句话的正读释意为:深入到这里来研究探讨生存之道、立足之基,会能够了然、知悉帝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观谋略及微观着术。反读释意为:施治的帝王欲知世道人生之要义,来此书中求索会有更深刻的感受与领悟。

在其“忠字心经”隐句中,第1回还有“书隐推不士作方”,第3回有:“笑告解们要彼来”,第26回有:“写是想着落是猜”,第34回有:“我出忙悟玉上雯”,第83回有:“赦目连赦答问来”,第88回:“六刚外刚是刚要”••••••等择句为启迪读者进步求索的导向。
对于《红楼梦》作者的问题,书中“忐字心经”第3回有:“王熙贾方见已进”;“忠字心经”第16回有:“忙起的接哟造书”;第21回有:“大夫语己文笔来”,第36回有:“书己玉人皆国君” ; 第77回有:“上人司里知笑书”;第80回有:“犹先助有猜的心”;“忐字心经”第92回有:“王西樊小绛妒怨”;“忠字心经”第99回有:“户书调提他百封”;第106回有:“ 连勤天天至恩自”、“情欢是里我百子”;第120回有:“作传此手下后清”等择句以为揭秘主笔的线索。
对于《红楼梦》写作手法及内容,其“忠字心经”隐句第63回有:“的写竟根李死史”;第76回有:“灵气联塞单句云”、“想可魂有影什句”、“不出人句听听赏”;第78回有:“难舌写句韵萧绦”;第85回有:“人是是经宝薛钗”;第97回有:“句做心切面面到”;第120回有:“人间隐玉村隐贵”等择句以为启迪读者认清《红楼梦》“单句云”、“句做心”、“影什句”、“听听赏”的特殊写作手法,进而领会其“面面到”、“人是是经”百科全书的丰厚含蕴。
除此之外,作者还在其中皴嵌了他对世界观(茫茫大士即世大茫茫)、人生观(渺渺真人即人真渺渺)的卓越见解。包括人类社会发展的肇端神话;历朝历代帝王、后妃的逸闻趣事;文人雅士的佳话典故;三教九流的传说演绎;黎民百姓的生养病死及各国家的名称、语言、货币,相互间合纵连横的盟约••••••真是不一而足、包罗万象、难以尽述。
《红楼梦》作者一而再、再而三的启诲研读之人要“学饱猜”、“猜饱学”,经过掰谎、求实、论理、正道、探术等实际步骤,从庙堂上的“玉带林”中“猜饱学”之“真士隐”——亦即藏身书中的作者本人“他子来天着路儿”、“见是几张往才略”的抱负、作为、建树••••••

对于静不下心、耐不得寂寞的浮躁之人,《红楼梦》第43回“忠字心经”也有:“处不心经不劝跟”之择句告诫,对于没有持久恒心、仅以一时好奇为驱动而进入研究行列者,不仅《红楼梦》作者“不劝跟”、我也“不劝跟”,以免耽误“方作士”之远望前程。欲研读诸君如无坚志者,莫要忽视此“不劝跟”才好!
毛泽东倡导研红时,曾经有过阅读五遍确立言权之说。这与《红楼梦》作者要求的“读过五种版本、确立研究基础”,还有着较大的差距。就是能够静下心来、耐得住寂寞的务实之人,也要读过五种版本的《红楼梦》,每种版本要读过五遍、最少也要读过三遍(这也是书中153生死悠关数理敷设及刘姥姥算螃蟹帐时,胡扯出的“五五二两五,三五一十五”含义之一),经过几番比较鉴别后,才可以说把握了发表见解的主动权。这样的一番功夫下来,没有“学饱猜”博学多才的前提基础,仅是单纯把书翻到了,还是难于打破沙锅的,这也是要特别提醒的。
有文友问:“用《红楼梦》‘何有藏、藏有何?’来问你,你会怎样回答?”面对这个人们常讲的换位思考,我笑了,说:“处处有藏,深究可知!”这“处处有藏”不用再说,可“深究可知”还要告诉学友几句要知道什么:
一要知道这是皇帝主笔写的书。从《红楼梦》中说,就是甄宝玉;从历史上说,就是康熙皇帝。
二要知道这是皇帝写皇帝的书。从《红楼梦》中讲,就是甄宝玉写贾宝玉;从历史上讲,就是康熙皇帝评说福临(即顺治)及一系列帝后。
三要知道这是皇帝炫耀自己文治武功作为的书。康熙治清六十年,若无知其是汉人原籍者,对这样的隐士后人还会称其能吗?
四要知道这是皇帝展示中华文化(百科全书)博大精深的书。
五要知道这是皇帝考量(如用坑陷更恰当)天下才子能人的书。
六要知道这是皇帝颁布的一道罪己诏书。
七要知道这是皇帝启诲民众百合国家一统民族共荣的书。
八要知道这是皇帝警诫天下纵欲贪心的书。
要知如此“重八”奥妙,自然可晓“周瑞”发声!以上即为我读解《红楼梦》的粗略感悟,仅供学友同飨。
诗曰:
掰谎求实事,人生探自然。
太虚行万里,幻境莫空谈。

【作者简介】
裴玉生 字乐明。1949年5月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后随父母迁居到黑龙江省明水县。大专学历,中共党员。历任教员、教研组长、副教导主任、副校长、教育党委宣传委员、县委宣传部干事、县委整党办副科级秘书、县物资党委副书记、物资局副局长、巡视员。县工信局退休。
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中国红楼梦学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