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击疫情的英雄赞歌
——简论《西部人文学》2020首发的电影剧本《英雄儿女在金昌》
文/院中科

春节前夕,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迅速传遍了神州大地。大年初一,中央政治局召开常委会,习近平总书记指示:防控就是责任,疫情就是命令。全国人民同仇敌忾,迅速投入到了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之中。甘肃省金昌市也不例外,著名1号作家、金牌编剧陈玉福亲眼目睹了金昌市委市政府贯彻中央精神,组织各级政府、医院抗击疫情的情况,创作了《英雄儿女在金昌》电影剧本。剧本以金昌市人民生活为背景,镍都医院为中心,事件延伸到了市委市政府以及公安、医院等方方面面。剧本以“世界英雄儿女电影节机构”寻找西路军英雄后代的话题开篇,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现了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的场面。在这个过程中,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决策,医护人员的责任担当,普通居民的生活纠结,医生夫妻的感情融合,英雄后代的精妙医术,中医世家的偏方救治,在与新冠病毒的抗击过程中都得到了充分细致的展现。剧本构思精巧,细节生动,扣人心弦,是一部抗击疫情的英雄赞歌。
在抗击疫情的工作中,著名1号作家、金牌编剧陈玉福和全国不少作家一样参与其中。他冒着疫情风险,于正月初六前往金昌市永昌县抗击疫情一线采访。因劳累过度,陈玉福生病住进了医院。在医院里,他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亲身体验了当地党委政府领导、公务员、广大医务人员抗击疫情的感人事迹和许多感人至深的细节,将现实与诸多感慨融入到了创作之中。《英雄儿女在金昌》是一部高唱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的优秀剧本,是一部讲好金昌故事的标志性作品。
金昌市坐落在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巴丹吉林沙漠南缘,是著名的丝绸之路重镇,上世纪50年代末,因在龙首山发现镍矿而成为举世闻名的“镍都”,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金昌市的创业者们在戈壁滩上扎下帐篷,在不适合人居的环境里艰苦创业,为国家生产镍钴铜等几十种稀有金属,为国家航天航空、军工化工、通讯医疗等领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金昌市建市近40年来,把戈壁滩上一座冶金工业企业建设成了一座现代化的工业都市。尤其是近年来,金昌市相继荣获“全国宜居城市百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实践证明,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金昌人民除了高炉里的火焰就是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红利,多少人盼望着春节到了,旅游、团聚、走访亲友、尽享繁华。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毒疫情打乱了这里的一切,原本的计划随着疫情的蔓延而改变,金昌市和全国人民一道开始了惊心动魄的疫情阻击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震古烁今的伟大事业,需要坚忍不拔的伟大精神,也需要振奋人心的伟大作品。”陈玉福先生2016年参加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亲耳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这种精神动力使他意识到,文艺创作要站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才能创作出与时代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伟大作品。因此,疫情爆发后,他主动放弃了春节休息的机会,冒着疫情风险在工作岗位除了创作外,还组织开展“《西部人文学》万众一心抗击疫情”征文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一大批文学工作者踊跃投稿,不少作品在《西部人文学》“1号文化总网”、“都市头条”等平台刊发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为稳定广大人民情绪,自觉地投身在抗击疫情的工作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文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电影剧本就是通过激烈的矛盾冲突通过对话和场景来讲述故事,所以,抓住读者的眼球是一部电影剧本成功的关键。陈玉福先生深谙此道,在表达主题、表现矛盾冲突方面出奇制胜,给典型人物赋予丰富的思想内涵。把矛盾冲突建构在特定环境下,故事和画面精彩纷呈,淋漓尽致,可谓是故事、冲突和视觉艺术的饕餮盛宴。
宋达是金昌市镍都医院最年轻的副主任医师,妻子吴萱是镍都医院的护士长,因为谁都一心扑在工作上,虽然在一个科室,但是除了上班却在生活上逐渐没有了交集,感情处于“冷战”状态;从鄂城来金昌千里寻“夫”的美女田燕当天就发烧住进了镍都医院,当时鄂城疫情已经沸沸扬扬,医生的职业敏感使宋达马上感觉到这可能就是“新冠”病毒感染者。由此,田燕骤然成为了故事的焦点;在没有确认病情之前,宋达暗暗地对患者采取了隔离治疗,相关医护人员也采取了隔离措施。当他把这个情况给科室赵主任汇报的时候,嫉贤妒能的赵主任不但不信还反唇相讥,认为他标新立异,急于表现自己。田燕的昏迷使宋达更加意识到这个判断的可能性,于是他通过网络和鄂城的医科大学同学取得了联系,就症状进行了数据分析对比,因此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

来自新疆的“世界英雄儿女电影节机构”代表封换章,受该机构委托来金昌市寻找1936年西路军英雄后代时被隔离。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以一位退役军人的无私和担当,主动向市委书记请缨,参与到了抗击疫情的战斗中。不仅如此,他还献出了祖传的中医秘方,在疫情防控和患者治疗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寻找英雄的过程中,自己也成了英雄。
医院还有一对住院的刘建刚夫妇,得知医院里住进了“新冠”患者后,内心惧怕,故意找事,闹得医院不得安宁,就在这个时候他们得知在鄂城上大学的儿子也感染了“新冠”病毒时,无情的现实使他们急于寻找救治儿子的有效办法。这期间,他们目睹了镍都医院医护人员在副主任医师宋达、护士长吴萱的领导下,为防控疫情日夜值守,精心呵护病人的事迹,很受感动,态度和行为有了很大的改变。西路军英雄家属、老领导宋妈的出现将故事推向了另一个高潮,升华了剧本主题;她刚强沉着,儿子儿媳的矛盾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对儿媳关怀备至,对儿子严格要求,照料年幼的孙子,包揽了全部家务,默默地目送儿子参加驰援鄂城医疗队,用伟大的母爱支持儿子践行为国奉献建功立业的职责使命,母爱的力量彰显了英雄的情怀。
当收到田燕感染“新冠”病毒的报告后,市委书记高度重视,亲赴现场调查研究,按照中央和省上要求,把抗击疫情当做第一位的工作来抓,立即召集各部门分析疫情,严加防控,为防止疫情蔓延赢得了最佳时机,金昌市随即进入临战状态。有关部门调查田燕行程,第一时间将有可能感染的人员进行了就地隔离,有效避免了疫情的快速蔓延;同时紧急召开医院领导会议,安排医院划定隔离区,随时收治有感染嫌疑的各类患者,相关病人和医护人员按照要求隔离观察。按照上级指示,医院迅速展开了各种消毒防控措施。这个时候,赵主任也意识到宋达的报告不是空穴来风,随即投入到了防控疫情的工作之中。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级政府机关、公安干警、党员干部、医护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居民区物业管理人员组成了抗击疫情防控体系,一场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在金昌打响了,体现了党和政府把人民安全健康放在第一位的使命和担当。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矛盾是事物的两个方面,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优秀的电影剧本。剧本所描述的事件要通过矛盾的对立面展现给读者。宋达和吴萱夫妻之间的感情误会让他们幸福的家庭几乎名存实完,但是同为医务工作者,在救治病人的过程中,又摈弃了各自的偏见,在工作岗位上密切配合,这既是矛盾,也是互补。田燕得知自己千里来寻的男朋友已经订婚,万念俱灰,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突然自杀,幸亏医护人员及时发现才把她从死神那里拉了回来,故事突显了病毒对人类的侵袭和田燕爱情受挫的矛盾。宋达的报告被赵主任否定,是赵主任嫉贤妒能、唯我独尊的结果,是不可调和的工作矛盾,这样的矛盾存在于各行各业,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在这部剧本里,这些都不是主要的矛盾冲突,作者着力表现的最主要的矛盾是宋达和封换章的矛盾,是人们对西医和中医的认知矛盾,是西方医学科技与中国传统医学的冲突,这才是所有矛盾的焦点,也是这部作品的高潮所在。
封换章有市委市政府的尚方宝剑和中医秘方的实践经验,所以他可以大胆地把中医技术用在患者身上,然而奇迹真的出现了。急诊科十几个疑似病例在中医的治疗下痊愈了。这让宋达摒弃了对中医的偏见。紧接着,封换章又把针灸技术用在了对田燕的治疗上,这使宋达眼前一亮,看到了中医的神奇。宋达之所以能够成为英雄,原因就是不拘泥于现有认识能力,善于接受不同观点,以创新的思维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适应新的挑战。由于他采用了封换章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建议,“新冠”患者田燕才通过中西医结合疗法治愈出院了。这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从根本上为治疗新冠病毒肺炎提供了依据,这是中西医结合的胜利,这个过程也让宋达和妻子吴萱找到了夫妻感情破裂的内在原因。他们夫妻之间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只是因为工作忙绿而缺乏沟通。吴萱明白了这一切后,捐弃前嫌日夜守护在很可能染上新冠病毒的宋达身边,用爱情滋润着这对忙碌而疲惫的身心。封换章的祖传中医秘方也发挥了作用,在吴萱和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宋达康复了,这是几对矛盾的对抗和融合。宋达由一开始对中医的不屑一顾和后来对封换章及其中医的坚信不疑,这是科学认知和传统观念矛盾冲突后获得的实践成果。
随着电影高潮的出现,我们似乎看到了这部电影剧本的结局。宋达是医科大学毕业的,但是由于这几十年来医学界的偏见,对封换章的中医诊疗并不抱希望,甚至嗤之以鼻,但是“新冠”病毒来势凶猛,也没有特效药物可用,只好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和上级的压力采纳了封换章的建议,让宋达没有想到的是,病人服用了中草药后,竟然出现了奇迹,宋达改变了对中医的态度。在市委市政府和医院的支持下,与封换章联手研究出了一套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病毒肺炎的方案。实践证明,这套方案对冠状病毒的抑制有着显著的疗效,使大家对战胜病毒充满了信心。金昌市唯一一例新冠病毒患者治愈了,宋达也康复了,这都是中西医结合的结果。宋达康复后,立即申请参加赴鄂医疗驰援队,获得了市上、医院领导的认可,也获得了妻子吴萱的理解和支持,带着他和封换章的中西医疗法奔赴鄂城。鄂城是这次疫情的重灾区,赴鄂之行生死未卜,不啻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宋达安慰妻子,说自己感染过一回就不会再感染了,他只是为了让妻子宽心。吴萱送丈夫出发,夫妻二人难舍难分,可作为医务工作者,这是他们共同的责任和担当,洒泪分别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幸福美满。

市委书记送别赴鄂医疗队时说,有一个词叫向死而生,是说人生来就是奔着死亡去的,可是你们这些在生死关头选择逆向而行的白衣天使,却是向生而生,为了更多人好好活着,你们接受组织任务,毅然驰援鄂城,直面死神,是一种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金昌市人民和家人等待你们平安归来。宋达代表医疗队接过了市委书记的授旗,带着大家勇敢地踏上了驰援鄂城的征程。同时携带了市委书记指示赶制的4000付中药制剂,带去了金昌人民对鄂城人民的深情厚谊。
封换章的中药秘方在治疗“新冠”病毒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使他信心倍增,夜以继日地投入到了中药的制作之中。他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将祖传中药秘方源源不断地送往鄂城医治更多患者。封换章寻找英雄后代的本职任务还没有完成,好消息却接踵而至,正在这个时候,封换章意外地获知,和他并肩作战的宋达,正是他要寻找的西路军英雄宋大成的儿子宋建军(宋达这个名字是他后来改的)。这个结尾出人意料,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编剧着力表现的主题还远不止这些。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剧本的内部结构是剧本的主体,伴随主体的还有剧本背后的外延,通过主体展现的外延才是编剧的良苦用心,那便是剧本着力表现的国家意志和人民心声。挖掘和彰显故事背后的精神和人性,显示了编剧的高明和智慧。通过电影剧本《英雄儿女在金昌》,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启示:一是地方党政主要领导的坚强决策和各级政府把人民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的责任担当。二是医疗机构及医护人员在疫情期间的精湛医术和日夜守护,是医生职业道德的集中展现,是人民生命健康的保障。三是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友爱和无私奉献精神是新时代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四是英雄后代的优秀传统和英雄母亲在疫情面前成就大爱的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好中国抗疫故事。金昌的疫情防控只是一个侧面,是全国人民抗击疫情的一个缩影,却折射出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的坚定信心和坚强决心,是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的具体体现。陈玉福《英雄儿女在金昌》电影剧本就是讲好中国抗疫故事的优秀典范,是一部振奋人心的经典作品,是一曲抗击疫情的英雄赞歌,为中国制度、中国精神注入了鲜活生动、丰富厚重的文化内涵;剧本焕发出的时代气息和人文精神将激励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万众一心抗击疫情,取得疫情阻击战的伟大胜利。
2020.3.22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


作者简介:院中科,甘肃武威市人,中国延安文艺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兰州大学著名文化学者,诗人,《西部人文学》特约评论家。

【向“都市头条”选送的文章是西部人文学、1号文化总网最优秀的文章。欢迎您参与,投稿。请关注下面的二维码,您的大作才能登上面向全国发行的《西部人文学》杂志。谢谢。】

[都市头条]

[西部人文学编辑部]

[1号文化总网]

本文编辑:紫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