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即使过去了这么多年,仍叫我记忆犹新。
2000年的春天,我在一家私企作文案策划。凉爽的5月是销售的淡季,所以我的日子过得轻松又惬意。在考生们迎来黑色七月的同时,售后回访使我的工作忙碌了起来,我先要用电话向考生询问成绩,而后再此间筛选出成功的学生,邀请他们来参加公司举办的“高考状元群英会”。电话开始时打得很顺利,待打到一个叫董大鹏的男孩家时,一直是一个苍老的声音接电话,可能是和上了年纪的人说话有代沟,我也听不清他说什么,他也听不懂我的话,无奈我只好告诉她我改天再打,一直忙到第二天中午,就在我都要忘了这事时,突然接到了董大鹏的电话。
董大鹏是个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他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母亲带着他改嫁,他继父的儿子同他年龄相仿。大鹏的母亲下岗,一家四口只靠他继父一人的工资在维持,大鹏曾一度有过放弃学业的念头,但在他继父含辛茹苦中打消了这个念头,继父为了供大鹏念书,每天早出晚归辛苦工作,甚至不惜多次去卖血,直到一次体力不支昏倒在医院的走廊上。
大鹏说继父刚到他家时就和他交过心:“我和你妈都是苦命的人,既然能重新组成新家庭,那就是咱们爷俩的缘分,所以无论是穷或富,只要我们一家过得开心快乐,只要你们哥俩好好念书,将来能自给自足,爸就是豁出这把老骨头也值得,也算我们爷俩没白相处一场,更是对继父最好的报答了”……在大鹏几度哽咽的讲述中,我脑海里一直闪现他继父的影象:一个瘦弱的有些许白发的中年人让我蓦然惊现,他竟似我的父亲一样,有着瘦弱的背影,有着为家默默操持的辛劳,那一刻,让我的眼里泪光晶莹。
“曾经在樱花绽放的春日与你一起整理过都市的浮躁,也曾经在满室春意中与你一道品味过轻松的下午茶,”当这熟悉的老歌再次响起时,大鹏大学毕业了,原本可以留在那个求学的城市的他,放弃了考研,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到了家乡。他说继父见他回来很是高兴,念书的四年,大鹏勤工俭学,继父怕花钱从没来他读书的城市看他,却按月准时寄来生活费。回来的大鹏说继父更苍老了,总爱回忆往昔,继父说父母不求子女反哺,也不求子女成龙成凤,只是希望他们快乐,平安度过……
那之后,我研究生毕业,顺利进入国企工作。生活就这样按部就班的走下去,但是那一段经历我想我是不可能忘记的,因为那是一段很真实的,很温暖心灵的生活。是它让我懂得了--爱,原来就是无私的给予!
姓名:王琳
个人简介:王琳,辽宁鞍山人,文学爱好者,散文作品多次刊登在《鞍山日报》、《千山晚报》、《辽宁日报》、《钢都周报》。曾获得家庭杂志主办“我和医生的故事征文”三等奖。座右铭:随遇而安,得知我幸,失之我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