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15时许,新安县石寺派出所接到新安县公安局反诈部门发来的预警信息:“你辖区群众杨某正遭受医保诈骗,电话已无法接通,请立即开展阻骗。 接到指令后,民警陈帅迅速赶往杨某所居住的村庄,杨某却不在家中。劝阻最佳时机稍纵即逝,时间紧迫。办案民警多方询问得知杨某可能去她石寺村的姥爷家后,立即联系正在石寺村走访入户进行反电诈宣传的民警韩亚桥。
得知情况后,韩亚桥立即赶到杨某的姥爷家,找到了杨某。而此时,杨某已将银行卡号及手机验证码提供给了骗子,卡内存款可能很快就会被转走。
韩亚桥赶紧拉着杨某坐上警车,赶到附近银行营业厅。经过查询,杨某的9000余元还在卡内。但此银行卡信息已被骗子掌握,仍然存在隐患。在韩亚桥建议下,杨某将卡内9000余元全部取出。
事后,民警了解到,当天下午杨某接到一个自称是北京市公安局民警的人的电话。沟通中,对方给杨某发送了“警官证”证件照及“法律文书”图片,上面写着杨某因骗取医保,名下全部资产将被冻结。
慌乱中,杨某按照对方的要求下载了手机银行,并将银行卡信息及手机验证码提供给了对方。在杨某提供验证码之后,她的手机就被设置了恶意拦截,任何人都拨打不通。
民警介绍,在此类诈骗中,犯罪分子往往以市民骗取医保、异地冒领“医保金”、或身份信息泄露被用于诈骗等幌子,利用公、检、法、医保等部门的威信力来击破受害人心理防线。受害人往往会因害怕而被骗子“操纵”,被骗取钱财。
“警官证是警察身份的证明,一般只在现场执法中当面向当事人出示。公安机关不会通过电话、微信、QQ办案,也不会通过微信、QQ等方式向当事人发送‘警官证‘照片。”民警提醒市民,社保机构和公检法部门不会通过电话要求市民提供个人信息。在接到此类电话时,一定要提高警惕,牢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保护好个人信息。一旦发现被骗,要及时拨打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