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彩的声音
作者:郑海军
这桃花山庄,这染着光芒的头发
在长河里,喝干了佛塔下的泉水,踩着雨滴
石上取水。从花开到花落,从大雁南飞到北飞
从一场雪到另一场雪
这轮回是前世抛出的琉璃球。他们各自寻找各自的上帝
他们抖落衣袖上的尘灰。在空气与光之间,不再昂仰向上的躯体
低着灯笼花下垂的脸
夹着陶瓷碗里荷包蛋上飘荡的一江春水
那三两片死亡、复活的叶子,穿越云烟。他们想起黑色深渊里垒着的阶梯,那片长满鸟窝的草地
他们重复着一次又一次的疼
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分娩
和一次又一次的倒塌,死亡
尘埃里,他们远离鱼背上的甲板。风,又从海上刮起
眼睛里的焰火,吐着信子
每天从清晨就开始感恩的胚芽和四肢裸露的谷物
在光芒闪耀中,常常有装满奶酪的花瓶,发出爆碎的叫声
这千年的胡杨,这衣衫不整的柿子树
伸向天空的手。影子丢在荒芜的菜园子里
底气十足的男人、女人,他们掏空底气,开始垂落
接受斑马线上的拥挤,低处通往高处的踩踏
接受虚假的彩云,忤逆的风,残忍的落叶。他们救不了
一个来自手心里的雨水即将枯死的鱼。他们没有能拿出来做交易的土地,没有三月的种子
他们来自前世拨动算盘珠子的祖先
来自匈奴、远东人的种族。他们需要宽松的水和宽广的原野
而浑浊的流水带走了荷花,带走了汉槐。在麻醉了的日子里,为摆脱鞋底上的粘土
他们走离了单纯
他们游弋在茶杯里,一次又一次的呛水。柠檬花香的手拒绝了他们
他们将水中的倒影扮成王子,公主
金钟的旋律在朝九晚五的殿堂内彻响。闪光的农民
宽恕了一个疏于结果的谷杆
那些敲打着木鱼的鸽子,他们的第一声啼哭,参着佛光。那些中了邪的婴儿,肚子里就放射出毒汁
多数的人,仰望屋檐上的云朵
长成了苜蓿花的人。他们摇着翠绿的叶子
他们向命运献上红豆杉、橄榄枝
寒冬里,他们点起柴火。唱着大雪纷飞的歌
他们化解着可以化解的矛盾,他们也化解着无法化解的矛盾
或许未来还有更多受潮的灵魂,会在草的缝隙,残壁的缝隙发芽
或许他们是其中的一个胚芽,他们清晰地看到
流连忘返的农村、城市
至少还有三种颜色,长着三片花瓣。禁止了的箱子,关着门
他们就把轰轰烈烈的名字刻在额头,又悄无声息地抹去
这种方式,这张脸,这无休止的动作,洗着手里的三张牌。他们反复靠近一颗即将腐烂的红苹果
将翡翠钻戒的手伸到嘴中
他们抠出牙缝里的粮食,他们辜负过别人
也辜负过自己。他们寻找的灵魂
眼,脊梁,心脏,受过的内伤,在断电的夜晚再次裂开
他们没有盾牌抵挡后背的露珠,他们打磨着锋利的剪刀,剪摘云中的翅膀
他们做不了坏人,做不了好人
像一颗垂柳,枝叶倒挂在空中。那冠顶的温柔
短暂的花瓣,发光的物体,坚硬的红石头,没人知道他们那里来,要到那里去。他们也不知道自己是魔,是佛
他们卸下盔甲,又穿上盔甲
然后给蜜蜂盖祠立碑,沉静后
他们在北斗照耀下。黑夜里转动着黑色的轮子,他们抬一抬颈项
汗腺里渗出来的铜锈,散发着一股鱼腥味
枪矛和鼓的雷呜中,折断的骨头,刺在修道院的路口。神的废墟和荒诞的楼阁之间,烙下斑痕
他们利益的手,捶击胸口。他们走出地铁
望见迭迭层层的麦田,面对滚烫的光芒
他们谁也不愿搁下镶满宝石的荣耀,茫茫原野、山川
如果有一个人愿意拋出明晃晃的硬币,多彩的声音就戛然而止

粟木,真名郑海军,陕西延川人,现居西安。诗刊社全国青年诗歌刊授学院(一九八四年—一九八八年)第一期、第二期学员。期间得到著名诗人丁国成、朱先树、邵燕祥、雷霆等前辈的扶树。曾任《华商报》、《美报》、《各界导报》、《质量跟踪》、《石油工业技术监督》、《金秋》等报刊编辑,记者。诗歌、散文、漫画、新闻报道作品在《人民日报》、《中国旅游报》、《国门时报》、《天津诗人》、《星星》、《长江诗歌》、《诗歌月刊》、《绿风》、《雍州诗刊》、《扬子江》、《延川文典》等报刊刊登。 诗歌,电脑画作品多见于《红月亮诗刊》、《作家精品园》、《新诗刊诗歌》、《中国诗歌》、《群星诗社》等有影响力的诗歌网刊和网站,部分作品受到诗歌界同仁的好评和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