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刚经》修学笔记(卷三)
作者:吕兴福

释迦牟尼佛久远以来,无数次地以身命布施,如舍身饲虎,割肉喂鹰等,经典上有记载,这些故事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身命布施与持经两者的功德对比,应该说已经把《金刚经》的重要性推到了极致,然而佛还说了更让我们震惊的话,又一次把受持此经的功德推上了无以复加的高度。
佛说:“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祗劫,于燃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比喻所不能及。”
怎么理解呢?在燃灯佛为我授记之前的没办法说那么长的时间里,曾遇到八百四千万亿没办法说的计算单位那么多的佛,全部给予供养,功德大不大?
“阿僧祗”“那由他”都是梵语。数量特别大特别大的计量单位,佛经中除用“恒河沙”比喻外,常用这两个单位来表示。比如天文上用“光年”为长度计量单位,说的是用光的速度跑整一年所完成的距离。同样“阿僧祗”、“那由他”“由旬”、“劫”等量词,都有特定的计算方法,在《大方广佛华严经》中有简要罗列。在此,我们不必为此伤神去推导换算,只须放开胆量想像其多其大其广其无边际即可。
世尊供养承事了这么多的佛并且没少一个没遗漏一个,应该说这功德是其大无比的。然而佛说:后末世你们受持读诵此经的功德,比我供养诸佛的功德还要大。在你们受持读诵此经的功德面前,我供养诸佛的功德还不到百分之一,不到千万亿分之一,乃至算数比喻所不能及分之一!
话讲到这个份上,我们仔细观照一下,就会感觉到受持《金刚经》的重要程度和所得功德之份量。
在《金刚经》中,类似功德殊胜的描写还有好几处:如“一念得净信者……得如是无量福德。”“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第一稀有功德”等等,比较明白,不再一一解读。
同时,不可忽略的是,世尊又给我们说明了另外一种情形。
佛说:须菩提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读诵受持此经时,反而受到他人的轻贱,比如轻视、讽刺、诽谤、诋毁等等。应该知道,这个人先世所造的罪业,会使这个人堕入恶道。这下好了,由于被人轻贱的原因,前世的罪业就被消灭了,没有了。这人不但不会下恶道,还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所以,我们要明白,这是我们学佛人常遇到的情况。比如平常生活中,不学佛倒还没事,一学佛事就来了。应当知道事来了也好,逆缘恶缘来了好,被人轻贱好,这一切都在为我们消灾免罪。不学佛这一切还是会来的,只是时间迟早问题,只是程度轻重问题,假如不学佛,将会来得更加严重。
问题来了,说明是真学佛不是假学佛,不经风雨难见彩虹,不历磨难怎能成佛。世尊老人家在《金刚经》中讲得够透彻了。这一段虽然变换了一个角度讲,但仍然在说受持读诵《金刚经》的功德。此人由于被人轻贱而得证菩提,福德还小吗?(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吕兴福,文学家、佛学家,著名诗人。惠川文学社创始人,惠川文学社名誉社长。中华诗歌联合会首席顾问。几十年来潜心研究文学、佛学,颇有造诣。出版散文集两部;诗集三部;佛学研究《指归自性》一部;编著《筑梦军魂》纪实文学一部;还有近千万字的文学、佛学稿件在陆续整理出版之中。


中华诗歌联合会编辑部
本期编辑:梦如诗


(长按或扫二维码,欢迎加入中华诗歌联合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