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刚经》修学笔记(卷二)
作者:吕兴福

接下来我们再看什么样根器的人才有可能信解受持《金刚经》呢?
佛说,在我灭度后五百岁,对此经能生信心者,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
我们天天读诵《金刚经》,我们信吗?我们能如法信解受持吗?如果是,那么我们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下过善根!
佛说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如果有人读了或听了此经后,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稀有!
佛说:“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其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谁能信守奉持《金刚经》,属大乘者和最上乘者根器,其功德不可限量,还能担当起如来事业。
佛又说:“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这里说的乐小法者是相对于大乘者和最上乘者而言的。说的是声闻、缘觉等小乘行人,对此了义经典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从另一方面反衬出行菩萨道者的大乘行法的无比殊胜。
佛说声闻、缘觉非大乘根器,甚至为了倡导菩萨精神,在有些经典中对小乘有批评之意,但我们一介凡夫绝对不敢对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等证果者有丝毫轻慢。
总之,只要能若此受持者,佛说算得上受尊重的弟子。
原文是“若尊重弟子”。这是一个语法,“若”的意思是“如果能如此这样做的话,才能称得上”,称得上什么?称得起受“尊重的弟子”。
藏译本《金刚经》对这句话翻译的大概意思是,这种人“堪称最上善知识。”如是,还是该受尊重。
下面,我们再来看诵《金刚经》的功德与福报。
佛说:若人用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大不大呢?须菩提回答说,这个福德当然是很大的。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这七宝充满三千大千世界,能说不多吗?以此布施,福德能说不大吗?然而佛说:若复有人,于《金刚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德比上面所说的还要大。
上述福德还算不了什么,佛问须菩提:如恒河所有沙数,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沙,多不多呢?
这句话的意思是:恒河边的沙子多不多?假如每一粒沙子是一条恒河的话,恒河多不多?再把这数不清的所有恒河中的沙子加在一起多不多?实在多得早已超出了我们想像的能力。
佛说:拿这么多沙子一样多的三千大千世界装满七宝布施,功德大不大?前面讲了一个三千大千世界,这一下大大升级了,成了不可说不可说、不可思量的三千大千世界。
佛说:持此经、那怕只持了其中的四句偈语,为人讲解,福德胜过上述不可说的布施。
讲到此处,佛怕须菩提不信,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我今实言告汝”,我今天把实话告诉你!我们当细心体会之。
以上两则,说的是外财布施。
另外,佛还讲了身命布施。
佛说,若有人以恒河沙一样多的身命布施,同样,诵经持偈功德也大于此。
身命布施,即拿身体、血肉、生命来布施,不是七宝,不是存折或钞票,是身家性命。人只有一个身体,怎么说以恒河沙一样多的身命去布施呢?我们不可想象的是生命起于何时,经典上说无始以来。无始以来,我们在六道轮回中的确分别扮演过不可说、不可思量、无有边际多的各种生命体。这样理解,上面的意思就清楚了。(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吕兴福,文学家、佛学家,著名诗人。惠川文学社创始人,惠川文学社名誉社长。中华诗歌联合会首席顾问。几十年来潜心研究文学、佛学,颇有造诣。出版散文集两部;诗集三部;佛学研究《指归自性》一部;编著《筑梦军魂》纪实文学一部;还有近千万字的文学、佛学稿件在陆续整理出版之中。


中华诗歌联合会编辑部
本期编辑:梦如诗


(长按或扫二维码,欢迎加入中华诗歌联合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