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和甘淘沟
讲述/吕建文,整理/齐爱林,摄影/王会萍
从井陉障城西南至山西的甘淘驿,素有“四十里甘淘沟”的称呼。甘淘也真干,不管有多大的雨,河沟里也存不住水,不管钻多深的井也钻不出一口泉。据说,这是光武帝刘秀亲口封的。
过去,这沟里有条常流不断的小水沟。西汉末年,刘秀被王莽追赶,来到井陉和山西搭界的大梁江一带,一路上尘土飞扬,人累马乏,嗓子眼里干得直冒火,真想一口气喝下两口泉。于是,就四下找水。刘秀往西以往,正好瞧见这条小水沟,沟边还有一个老婆婆正在洗衣服。刘秀心里好不欢喜,卸下盔甲,走道上水头趴到河里就“咕嘟、咕嘟”喝起来了。一口气喝了半肚子水,真好受,心窝里凉爽爽的,解气透了。他正喝得痛快,忽地凉丝丝的水变成了酸帮烂气的臭泔水,一口下肚,弄得肚子骨碌碌碌地直往上翻,刘秀生气地抬起头见一股酸汤正沥沥拉拉地往水中流,扭头一看,不知什么时候,那洗衣的老婆婆已经来到他的眼前,正在拿着瓦盆“下贱”呢。刘秀看了,真要气破肚皮,顺口委屈地说:“你这个刁钻古怪、不识好歹的刁民,想俺十一、二岁年纪,被姥爷夺位,赶得东奔西逃,喝你点天源清泉,还这么小气,这儿又不是甘淘沟!”其实,老婆婆是好意,庄稼人谁不懂,“饥不饱食,渴不多饮,凉水伤心啊!”生怕他热得这么狠,痛喝下去会冲着肺。可刘秀哪懂得这层意思。老婆婆见他火气旺也没多说,转身走了。
谁能料到,一句顽童的气话,几年后竟成了皇上的金口玉言。自此,这条沟真成了滴水不存的甘淘沟。可怜的老太婆,一片好心却给子孙万代带来了永世的祸患。刘秀若地下有灵,得知实情,甘淘沟就有脱干有水的日子了。
( 载《井陉县民间文学集成》第一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