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 淼之龙
重庆市诗词学会格律体新诗研究院2019年大事记
常务副院长 周琪
一)2月22日,重庆诗词学会格律体新诗研究院在九龙坡区五九宾馆举行成立大会,到场祝贺的有市文联、市作协领导、四川省诗词协会格律体新诗创作研究会会长余小曲和近百名诗人、学者及诗歌爱好者。88岁著名诗人梁上泉先生亲临现场吟诗祝贺,并与著名诗歌评论家吕进先生、重庆市诗词学会会长凌泽欣一起被聘请为研究院名誉院长。诗人万龙生聘任为首任院长,周思维、王端诚、周琪为副院长。龙光复、周厚勇等15人被聘任为首批研究员和特约研究员。重庆主流媒体华龙网,《重庆日报》《重庆晚报》及上海《文学报》、北京《中国作家网》《中华书目报》《重庆作家网》均做报道。
二)3月1日,研究院举行首次院务办公会。会议由常务副院长周思维主持,万龙生院长首先肯定了研究院成立大会的成功举办,并通报许多诗歌组织、著名诗家的贺信和诗人的和诗,以及市作协主办的《作家视野》2019年第二期特地整版编发《重庆格律体新诗选》,《重庆文艺》《重庆诗词》也将编发诗选等情况。会议对院务工作进行分工,各司其职,责任到人。并对全年工作作出安排,逐一落实。增补黄中模为名誉院长。
三)3月24日,格律体新诗研究院首次研究员会在巴南云篆山国丰园林举行。决定聘请著名俄诗翻译家、南开大学教授谷羽先生与资深格律体新诗理论家、常熟理工学院教授许霆先生为研究院学术顾问,同时讨论第二批研究院人选名单。研究院新闻部主任兼特约记者周其伦,负责对外宣传报道。他在(《新华书目报》专栏2019013号)署名文章中,及时做了“格律体新诗作者的集群式亮相”的报道,称赞市作协《作家视野》报推出的格律体新诗作品专辑,是格律体新诗作者的一次荣耀登台,更是他们作品的集群式亮相,足以让更多喜欢诗歌的朋友感受到格律体新诗在新时期发散出来的无穷魅力。
四)截止4月5日,研究院微信群已吸收重庆与外地格律体新诗热爱者66人。微信群每天有许多作品发表,一些作品引起热议,引发和诗高潮。其成果已汇集编发好几期微刊,引起反响。微信群还形成精益求精的推敲之风,并就一些问题各抒己见,进行讨论,甚至辩论,真正体现了“研究”特色。
五)为献礼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由“一会一院”,即四川省诗词协会格律体新诗创作研究会与重庆市诗词学会格律体新诗研究院共同发起组织的“中国格律体新诗成都古镇釆风行”,一行30余位中国格律体新诗诗人,4月23日从新都出发,经行五凤、洛带、黄龙溪、平乐、安仁和新繁六个历史文化名镇,于28日顺利结束。此行见证古镇新貌,获得丰富创作灵感,一路行吟,产生不少佳作。并为进一步反映、推介古镇的历史文化和发展成果釆集了丰富资料。六)5月9日,研究院月会,总结成都古镇采风成果。全体参加采风的诗友和院务委员与会。万龙生院长指出,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增长了见识,扩大了眼界;二是获得了灵感,繁荣了创作;三是增强了以格律体新诗歌唱新时代,反映新生活的信心;四是增进了诗友的诗谊;五是通过我们的行动和作品扩大了格律体新诗的影响。总结会还决定,是加快《当代格律体新诗丛书》的出版进程,以此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七)6月11-16日,院长万龙生,副院长王端诚、周琪,研究员龙光复、叶华渝参加了由台湾《艺文论坛》杂志举办的“世界华文文学暨传播媒体交流研讨会”。本院参加者提供了5篇关于格律体新诗论文并作简要发言,把格律体新诗理念带到台湾,并聘任香港与会者沙浪先生和周瀚女士为本院特约研究员。
八)6月21-22日,由西南大学诗学研究中心、中国新诗研究所主办的“新诗形式美学对话会”在北碚举行。万龙生、王端诚、周琪、龙光复和特约研究员杨开显、余小曲、赵青山均提交论文,参加该学术活动,其内容均有关新诗格律建设,特别突出“三分法”运用、定行诗建设,以新诗格律建设的成效对诗体建设“伪话题”谬论进行有力驳斥,在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九)6月26日研究院第二次月会,通报两个利好消息:一是《中华诗词》“新诗之页”今后将着重发表格律体新诗作品;二是由吕进主编并撰写总序的《当代格律体新诗丛书》即将出版。这无疑表明,由此走向全国性诗刊《中华诗词》,格律体新诗取得阶段性胜利;而《当代格律体新诗丛书》6位作者也在编印过程中,经历蝶变,得到心灵与诗艺的双重升华。
十)7月17日研究院在“南山别院”设立创作基地,部分诗友参加了茶会。
十一)7月21日,应著名诗人黄友韬先生邀请,周琪和王民胜参加了在温州柳市举行的柳川诗社换届暨黄有韬《神笔飞扬》及《戊戍年诗词集》首发式。席间,王民胜邀请周琪顺道去松江一游,并做嘉宾参加“松江行吟诗社创作基地”揭牌仪式。
十二)9月22-28日,“东方诗风”15届年会暨重庆市格律体新诗研究院襄阳采风活动在湖北襄阳市举行。此次活动得到襄阳市作协大力支持,取得圆满成功。本院研究员、特约研究员及6省市格律体新诗诗友30余人参加。重庆市诗词学会党支部书记唐元龙、“东方诗风”论坛站长王世忠、四川省诗词学会格律体新诗创研会会长余小曲先后发言。襄阳市文联副主席任伟、襄阳市作协副主席李小波、襄阳市诗歌研究会副主席汪光房、朱华杰等出席在襄阳市图书馆举行的启动仪式。主客双方互致欢迎词与答辞,宣读了香港国际诗歌研究会沙浪先生贺信,并互赠礼品。本届年会最大的亮点,是襄阳之旅集结了襄阳格律体新诗创作、研究力量,已议定成立相关组织,融入全国格律体新诗潮流,有望形成成、渝、鄂、沪“长江上、中、下游”相互辉映之态。
十三)9月,由著名诗歌理论家吕进先生主编,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东方之韵·当代格律体新诗集》一套6册丛书面世。吕进先生撰写题为《实绩·信念·方向》的总序,充分肯定了当今诗人格律体新诗创作的成绩,又指出了今后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具有指导意义。6本诗集按作者姓氏笔划排列,分别为:王端诚《微斋十四行》、王民胜《为某个春天而写》、石家远《云松集》、陈建军《竹林集》、周琪《海棠新月集》、周思维《追梦路上》。这是有史以来中国大陆以集团方式推出的第一套格律体新诗丛书,在格律体新诗发展道路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十四)12月7日,研究院发出第十五期简报,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主办的《诗学》年刊2019年第11期问世,由院长万龙生主持的《诗学·格律体新诗研究》栏目发表了9篇文章其内容丰厚翔实,在新诗诗体建设方面发出了响亮的声音,令人鼓舞。研究院首次集体在号称“屹立于中国诗界的理论高峰”的《诗学》年刊发声,值得关注。
十五)12月20日,由重庆市诗词学会、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当代格律体新诗集》(丛书)首发暨评议会在重庆新华酒店隆重举行。市作协代表、创联部主任杨晓林,主办单位负责人凌泽欣会长,陈仁德、邓庆伟、刘军副会长,熊辉所长、向天渊副所长,吕进主编,以及应邀莅临的有关方面负责人黄兴邦、范明、师运山、黄中模、杨开显、李学勤等出席会议,应邀参会的外地贵宾有:四川省诗词协会格律体新诗研究会会长余小曲、副会长郑泓,上海市行吟诗社秘书长張菊花,湖北省黄冈市闻一多中学书记程保铭、副校长瞿新潮、蒋军,湖北襄阳诗歌研究会会长汪光房、副会长朱华杰,来自山西的新诗史家、诗人赵青山,研究院在渝研究员和部分格律体新诗爱好者近百人与会。丛书6位作者全部到场。重庆电视台、重庆日报、重庆晚报、重庆文艺网、重庆文学网、华龙网、《新华书目报》、搜狐网、网易网、凤凰网、成都头条等多家媒体对盛会均做详细报道。
杨晓林以重庆市作协名义,代表辛华书记、陈川主席,祝贺《东方之韵·当代格律体新诗集》首发暨评议会成功举行,她说“改革开放以来,重庆的诗歌创作也在过去的基础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赢得了‘诗歌重镇’的美誉。新诗的格律建设,重庆无疑也是走在前列,格律体新诗的创作与研究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也无愧于‘重镇’之称。”;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所长熊辉盛赞:“近年来,万龙生、王端诚等重庆诗人专著于格律体新诗的创作,并成立专门的格律体新诗研究院,营造了国内最好的格律体新诗创作氛围,这是重庆诗坛的幸事。”;主编吕进先生对丛书作出高度评价,认为这是格律体新诗发展中的阶段性成果,具有三个方面的意义,即证明了格律体新诗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体现了格律体新诗中“三分法”体系内的多样性与丰富性,这是重庆诗坛为中国诗坛做出的重大贡献;市诗词学会会长凌泽欣对研究院成立以来卓有成效的工作表示满意,他说:“重庆是中国新诗的重镇,如今因为格律体新诗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当然进一步加强了“重镇”的份量。希望格律体新诗研究院再接再厉,为中国新诗中第二个百年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020年3月20日淼之龙 编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