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刚经》修学笔记(卷一)
作者:吕兴福
佛示现灭度前遗著于弟子时,说了四依法门,其中有一条是,要依了义经而不依不了义经。
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讲了三藏十二部经法。在听世尊说法的弟子们中,既有上中根器者,也有下根器者,因此,佛在给不同根器众生讲法时,为了让弟子普遍接受而且普遍受益,讲的深浅层次、究竟程度各有不同。
一般以世间法契入而讲述的一些方便法门,即不究竟法门,可理解为不了义经。而开门见山、直言见性成佛、直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经典,就是我们所说的了义经。了义经典给我们以超尘脱俗、超然出世的感觉。这就叫绝相超宗。《金刚经》正是这样一部绝相超宗的经典!
那么,佛为什么要讲那些不了义经呢?世尊是不得已而为之。
不怪世尊,怪我们的根性太不那个了!就像老师给学前班、幼儿园的学生说,小朋友们上课要坐端正,谁坐端正给谁发一颗糖,果然大家都坐端正了。
如果给研究生、博士生们上课,如何用糖去哄呢?何以故?根器不同使然!
学前班老师用糖哄学生坐端正我们能说不对吗?不但对还是很高明的法门,这个法门对研究生来说不了义,而对学前班来说是很适宜的,这糖跟世间的荣华富贵、妻财子禄、闻名利养一样,毕竟是不苦的。
可见佛的高明之处,他老人家每讲一部经,都深契众生根器。
今天,我们能修学《金刚经》,说明什么?说明我们进步了,在修学路上一天天地成长着,也许快要学前班毕业了。
“如是我闻”,就这样,我听佛金口宣说。这是佛的大弟子阿难尊者宣说佛经时用的开场白。依照佛示现涅槃前的交代,所有经典皆由此开局,已成固定格式。
再看请法者是谁?
被誉为解空第一的须菩提长老。何为长老?年龄长故,道行深故。
须菩提不亏解空第一之长老,所请之法不同凡响,他请问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应如何安住,如何降服其心? 整个一部《金刚经》,把色空不二、破色执又破空执、破色破空破断常二见、破除一切名相的思想阐释到了最为极致处,如此无上深甚的微法妙法,不是所有人都能一听就明白的,因此对长老须菩提讲说此法,相对来说就容易接受得多,由此我们可看出这请法说法两方面是何等的契机。
鸠摩罗什法师翻译了《金刚经》,后来又有大德把全文分为三十二个小节,当我们通读了经文之后,发现此经还有一大特点,就是用四分之一左右的篇幅说明此经的重要性。并且这重要性是从经典的份量、奉持及为人演说者的根性、所得功德等诸多角度来体现的。
在大部分佛经中,都在流通分里说该经的重要之处,但细细比较,都没有《金刚经》这样把重要性放在正宗分里一并来说的。
我们先看对《金刚经》的重要性佛是怎么说的。
佛说“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什么意思,一切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法,都出自于此经。
换句话说,此经是经中的总持。有一个成语叫纲举目张,目是鱼网,纲是拉网的总绳,《金刚经》正是这个纲领和总持。
佛说:“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又说:“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
怎么理解呢?
有《金刚经》在,此处就是塔,就是寺庙,就有佛在,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就应供养。
佛还说:对此处“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花香而散其处。”
慢说我们是末法时代的众生,就连须菩提这样的大阿罗汉,当时闻说是经,涕泪悲泣,对佛说:如是甚深经典,就连我从昔以来被佛认定为开了慧眼的人,也从未听到过。
须菩提尚且如此,何况我等!
因此佛说:“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吕兴福,文学家、佛学家,著名诗人。惠川文学社创始人,惠川文学社名誉社长。中华诗歌联合会首席顾问。几十年来潜心研究文学、佛学,颇有造诣。出版散文集两部;诗集三部;佛学研究《指归自性》一部;编著《筑梦军魂》纪实文学一部;还有近千万字的文学、佛学稿件在陆续整理出版之中。

中华诗歌联合会组织机构
主席兼总编:梦如诗
首席顾问:吕兴福
顾问:孺子牛、红雨随心、芝山石
执委:梦如诗、吕兴福、孺子牛、红雨随心、芝山石、蓝儿、吥咻、皖西南小生、司汉朝、何兰青、森严、小小、文采飞扬、李东霖、郭芳宏、宋梅、追梦天涯
总诗评:芝山石
秘书长:蓝儿
主席助理:小小
朗诵部部长:吥咻
编辑部办公室主任:郭芳宏
广东文学社社长:蓝儿
北京文学社社长:皖西南小生
河北文学社社长:司汉朝
广西文学社社长:何兰青
重庆文学社社长:小小
副社长(常务):王学鹏
陕西文学社社长:文采飞扬
云南文学社社长:宋梅
河南文学社社长:追梦天涯

中华诗歌联合会编辑部
本期编辑:梦如诗


(扫二维码,欢迎加入中华诗歌联合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