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基因就是仁爱(上篇)
作者/三木秉凤
我们生存的这个社会由人构成,故人人都是演员而社会则为大舞台,而这个舞台需要秩序井然,协调和谐,因为大舞台就是大家庭。如果说儒家提出的三纲五常已经成为过去式,那么人伦基础之仁爱当为永世存在的进行式!儒家将爱具体演化为事业上的忠与家庭下的孝,因而“忠孝”成为士大夫们的立世之基。然从官层来观,君仁则致臣忠,君私则致臣谗。依父子看来,父慈则子孝,父骄则子傲。由夫妻看来,夫唱则妇随,夫诈则妻枭。
所以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妻关系的作为稳定社会基础,亦被儒家定位为“三纲”。仁是什么?孔子曰,仁者爱人,仁是爱之内因,爱是仁之外显。同时儒家将“仁义礼智信”总结为“五常”。仁爱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仁爱是人类繁衍的勇气,仁爱是人类生生不息的一柱传宗大宝,仁爱是说不尽的千言万语隔不断的世世代代。人该留下些什么给子孙?是房产金钱还是智慧能力?大多数人不假思索地选择给后代遗些财富。历史来观实则可笑,就是给子孙留下一座江山,往往留下杀身之祸!后人又能保几代社稷久安。

老子曰:祸福相依。财富招来的不是智慧能力,是惰性,是私性,是欲性,是毒性。而智慧招来的并不仅是财富,还有和谐,还有能力,还有长久人生的战略谋划。农村的父母教育孩子,大多希望孩子有智慧有能力,自力更生。城市的双亲引导孩子,如何找个好职业,挣钱买房买车买婚姻。
人!一旦自己失去了高尚的眼界和宽阔的胸怀,失去了引导孩子立志为才及成己达人的能力,则子孙肯定是“龙不生龙,凤不生凤”一窝不如一窝。四书之首《大学》曰:“富润屋德润身”,子孙自有子孙福!何为子孙润其家。所以人当留一份仁爱之心于子孙,既是世世难以发达,却也世世无横祸绕门。 人生之横祸,大多来自身外之物,不会来自内心修养。我们应当追求什么?财、色、情、权、名誉等几乎占尽了横祸的百分九十以上!人学会知足与知止,学会基督的博爱,学到佛祖的慈悲,《道德经》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人!大都喜欢丰富自己的别墅,却很少补贴一些给精神家园。人!都喜欢给子孙留些金银细软,厂房机器,唯恐留之不够,却不曾想子孙有没有德行能力保住这份家业。 一个从财富顶峰因破落下来的子孙后人,其命运要比世代半耕半读的平常人家子孙悲惨的多。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明末的崇贞皇帝,以及毛泽东时代对地主资本家的彻底革命及社会主义改造,就是例证。
人!应当以史为鉴。我们永远用历史的眼光去看现实问题,你会走的踏实而有度。如果用现实眼光去看历史问题,我们就是法国的末代皇帝路易十六所言“在我死后哪管洪水涛天”。尽量培养孩子的仁爱之心和奉献精神,吃亏的是物质,收获的是高尚的人格和完美的情操,而且晚年你将收获被人孝敬的幸福味道。我没有自己的思想,只是重复着老祖宗的“忠孝”而已。
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一般人都去研究成功的途径,在有形上多多益善,我却关注当前这份幸福还能陪我多长。古之世民,重德轻利,故人伦关系争少和多。古之圣王,明察天道之理,故以德配天,如夏商周时期,一项惠民政策一套教育体制可几百年不动。因为统治者智慧,懂得水静故浊沉,社会清明则长期稳如磐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三十余年,这种特色到底特在何处何道?一、与西方拜物主义相比,当有自己的特色吗?二、与毛泽东时代相比,当有自己的特色吗?三、与中国古代帝制相比,也有自己特色吗?四、与现存的几个社会主义小国家相比,当有自己特色吗?中国特色是国家特色吗?非也!中国特色首先是一种民族特色!它源于民族文化之定力,是中华民族面对外来文化冲击的一种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与民族传统优势的自信,当东欧及前苏联社会主义阵营纷纷解体或道路转向时,中华民族何以巍峨矗立?文化使之也!而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基因就是仁爱,因此仁爱是我们民族之最大特色!
未来中国成为世界舞台的领导者与指挥者,这几乎已是定数。但中国以何种身份去影响世界,各民族都在期待、猜疑与观望。有人提出了中国发展模式的概念,我并不认同,为什么?发展模式是发展变化的东西,一个没有定性定位的国家,就不是一个成熟的国家。你会跟在着一个不成熟的孩子后面伴随其共同成长吗?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创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并于2016年6月组建文化群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于2017年 2月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并开展征文活动。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一代文人的责任!
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包括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让中华文化光耀四方。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