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中话农事
作者:杨彬
文章来源于《南楚风光》平台
农历己亥猪年底,新冠肺炎在武汉爆发,并迅速蔓延,久久不散,至庚子鼠年正月,神州大地全民皆兵,上演了一场抗疫大战。防控持续二月后,久违的阳光终于舒散着懒腰,似乎在告诉农民,春天早来了,雨水节也过了。但疫情的阴霾似乎还是笼罩着人们的心情,挑衅春耕是否该推迟?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春不及时播种,哪有秋收呢?农时不等人呀!不管多严重的事情也阻碍不了农民对丰收的向往。非常时期,为老父亲的安全着想,曾一再建议老人家少作一些田,少种一些菜,这不!还是不放心,驱车赶往了他的根据地,争取做到让老人防疫下地两不误。
看,地里弯曲的背影是我家杨爹爹,旁边田里也还有一些劳作的人们,我三步并作两步向田里走去。杨爹爹一边挥舞着锄头,一边还在谈笑风声的与老邻居二叔扯谈闲聊。我叫了声叔叔并把口罩递给他。二叔抬头看见是我,连忙笑哈哈地致谢:“谢谢!满妹子又回来看运爹爹了”。我一边示意大家带好口罩一边答复:“是呀!叔叔您家志国是大老板了,您还这么勤快啊,少辛苦点落!”。二叔笑道:“种点田,作点小菜,活动筋骨,儿子他们回乡里也有米有菜带回城里的,吃上自己种的菜放心些呢!我和你爸闲时就去打点小牌,消磨一下时间,但是到了春耕播种时,那还是先把田基先修整好,然后蓄水后好犁田,春风后就可下种了,清明前后就要下泥”。

只听老爸在一旁打招呼:“满妹子你怎么跑到田里来了,你叔叔可勤快了!他屋里志国那大的老板,不晓得他还要作咯多田,种那多菜做什么?”二叔马上回答:“运爹爹啊,咯人噻,能做事时多做点也好,人一懒散就易得病呢,闲不得呢!”确实一懒生百病,我们从这句俗语中可以联想到生命在于运动,人的生命力是否变得旺盛,在于多动多走,如果人过于懒惰,养尊处优,那么久卧不动的情况下,身体机能退化,人的生命力就会变得很脆弱,这是理论,也是常识,一个极其懒惰的人,大多都是多病缠身,并不会拥有健康的身体。
难怪老爸他们那一辈人都身体很棒,七十多岁的人像只有五十来岁一样。为了能像老人这一样健康快乐的劳作,我忙向他们取经:“叔叔您这么会作菜种田,是不是也给我们传授点经验?”二叔笑道:“满妹子啊!现在你们在镇上,我儿子他们在市里,你们啊,一点都不让我们放心呢,人啊!还是要多吃时令菜,你看奥!现在的年轻人不是癌症就是其他病症,我们那个时代的人,吃着粗茶淡饭,自己留着谷的种子,菜的种子;还有养的鸡是吃五谷杂粮长大的,生的蛋都营养呢,再说作田像我们以前啊!在3月份就己开始准备谷种子,天干的年也会种上一季稻”。

二叔继续和我聊着,老父亲时不时也会蹦上一两句来凑热闹,二叔聊劲似乎上瘾了,又和我们吹起了他的经验:“谷雨前好种棉,谷雨后好种豆;晒田时节要做到风吹禾叶响,叶尖刺手掌,下田不沾脚,禾秆铁骨样……”
我说:“二叔现在疫期这么严重,您不怕么”。二叔笑了笑:“怕,怕呢,但叔叔一想到这春耕时节到了,不能把田地给荒了啊!我们农民还是靠的这几分田几分地吃饭呢!现在虽然叔叔家条件好了呢,但我们的根还是农民,一辈子就守着这块土地了”。

二叔很健谈,还向我说起他防疫情的二件趣事,他说:“一是乡里别的条件没有,最好的条件就是有柴火烤火,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架起火炉子,点燃柴火,让毒菌在高温中烧死;二是不走亲访友,女儿回家看我和婶婶,但被我拒之门外”。
我认为一勤生百巧,不论什么工作,勤奋一些总是没有错的,我们的老祖宗在长久的辛勤劳作中,体会到了劳作的精髓,不论什么事情,只要勤奋多做,便能领悟到一些巧妙的方法来替代笨拙的方式,这也就是世人所说的熟能生巧。此种体会虽然是出自于农民的日常劳作,却是一个一通百通的道理,不论任何工作,任何职业,这种理论都能被实现。只要行动,任何困难都能迎刃而解,包括现在的疫情一样,只要我们科学防控,实实在在防控,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春天就在脚下。现正值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做到春耕不误农时,防控不落半步,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充分做好自我防护,抢抓农时,积极开展春耕生产,着手为新的丰收年打下基础。

END
作者简介:
杨彬,网名:小彬彬,宁乡市花明楼人,社工专业,性柔情暖、好拜良师、好交益友,宁乡市诗散文协会会员,偶拾文字,抒发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