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片红柳
文‖赵国峰
在地大物博的新疆,比较常见的植物,有胡杨、新疆杨、雪莲、雪菊、沙枣、沙柳、梭梭等十几种,大部分是耐旱的沙漠植物,或者是耐寒的高原植物,但我更喜欢红柳。红柳是新疆本地人的叫法,其实它的学名叫多枝柽柳,属灌木或小乔木,为温带及亚热带树种。高1-6米;枝条细瘦,红棕色;叶披针形、长2-5厘米,总状花序密生在当年生枝上,组成顶生大圆锥花序;果实为蒴果三角状圆锥形。红柳产于中国西北、东北、华北;蒙古,俄罗斯,伊朗,阿富汗也有。不仅是优良的防风固沙植物,同时还是水土保持树种和盐碱地的绿化造林树种,而且还是良好的薪炭、编制和建筑用材。

早春三月,骑车上班,穿过和硕滨河公园,这条河也叫清水河,但没有张家口的清水河宽阔壮观,是条季节河。春天里,天山上的积雪消融,有少量河水顺流而下;夏天里,有山洪暴发,水流湍急,滚滚南流,可是没过几天,水落石出,只留下裸露着鹅卵石的河床,还有那长在沙石滩上的骆驼草。你看,一大片红柳展现在眼前,刚发芽,绿绿的,嫩嫩的,好像有一股弱不禁风的样子。到了五月,红柳长满了绿叶,一串串红柳花挂满枝头,昂首挺立,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希望,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红花还须绿叶扶”。

红柳具有抗严寒、耐高温、耐干旱、耐盐碱、耐瘠薄、耐风蚀、耐病虫的特性,不管是茫茫戈壁大漠,还是盐碱地和沼泽地,都有它的身影。红柳不畏严寒酷暑,天再热,风再狂,雪再大,依然紧紧地抱在一起,防风固沙,信念永恒;红柳不图名,不跟胡杨争色;红柳不为利,不跟雪莲争美;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只为人们增添一道靓丽的自然风景;红柳不嫌弃土地的贫瘠,只要有根在,处处都能安家落户,用顽强的生命力,向大自然展示它的威武不屈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红柳更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嫩枝叶治感冒,麻疹不透,风湿关节痛,小便不利,也算是新疆一宝。

今年七月,爱好养花的我,从公园里拔了一小棵红柳,栽到花盆里,可没过几天,叶子全部落光了。我心想,不是栽树的季节,这回简直是糟蹋了大自然的尤物,只好用剪刀把枝条全剪了,只留下一小截,静观其变。八月,我在张家口休完援疆探亲假20天,回到了新疆和硕,迫不及待地看看我花盆里的红柳,奇迹发生了,两条嫩绿的枝条窜了出来,红柳真的活了。这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呢。

我爱红柳,也爱审计工作。春夏秋冬,审计人尽管东奔西走,奋战在工作一线,但没有人叫苦说累,依然坚守审计这块责任田。为了地方经济健康发展的这朵“红花”,审计人甘愿当好服务大局的这片“绿叶”,不正是红柳那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吗?这也是我喜爱红柳的原因吧。
2018年8月13日

(图片来自百度)
作者简介:
赵国峰,河北青龙人,张家口市审计局援疆干部,2017年至2019年在新疆巴州和硕县参加援疆工作;喜爱文学,爱好写作。偶有几篇拙作在中国散文网、新疆《援疆干部与人才》《河北审计》《新疆审计》《巴音郭楞日报》蔚县雪绒花原创文学、尚义县鸳鸯河畔文学平台、作家世界等杂志报纸发表,愿与各位文友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