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楼“时疫”之晴为黛影芙蓉花鉴
文/李鑫
时值瘐子鼠年,新冠病毒席卷全球,不曾想这个“时疫”也曾在《红楼梦》中数次“发声”,不曾想钗、黛、湘等众金钗也整日宅居在大观园进行隔离。
我们先来锁定第五十一回,袭人不在,晴雯本想捉弄麝月,结果自己感了风寒,这一回两次提到了一个词“时气不好”。什么是时气呢?在这里,时气即时疫,指当时流行的传染病。晴雯生病后的症状是:服了药,还未见效,仍是发烧头疼鼻塞声重。且我们知道,大观园的这场时疫长达四五个月之久,而晴雯一直到死,病都没有完全好。
晴雯在病中美到惊人的画面,大胆活出自我。美到倾城倾国,美到天地为之动容,因为她活出了完整的自己,三寸长金凤花染红的指甲就是晴雯美到极至的鉴证。
晴雯与宝玉的死别,互换信物,于情不只有对污蔑者的憎恨,还充满对宝玉的无限眷恋;但于理就显得不合时宜,宝玉冒天下之大不违来探望重疾中的晴雯,贴身衣服与美丽指甲且不说有传染的危险,何况这又是晴雯临死前的举动,如果被王夫人和老祖宗知道,不知宝玉又应如何化险为夷?这场生离死别后,少了那个“灵魂伴侣”的大观园,而宝玉心中的晴雯却一直都在。心中的在,与眼前的无,造成的巨大落差让宝玉感到阵阵寒意。
成为花神的晴雯,伴得《芙蓉女儿诔》而永远定格在我们每一位红迷的心中。她死后开的花,一定也像她生前绣的花那么生动、那么别致吧!她用生命补的雀金裘堪称完美,她死后开的花呢,恐怕精美得也一定像彩线绣出来的。她的心灵,她的手巧,原本就应该绽放更绚烂的光芒。可偏偏命运没给她更多的机会,她的性格又注定了悲剧的命运。我们看到的晴雯,正如看花开之慢、花落之快,无奈只能报以一声叹息。
晴为黛影,芙蓉花鉴。望不尽的天涯路,诉不尽的离愁,找不到生命的出口,一场美丽的邂逅,终究还是要落下帷幕。晴雯本无家,有宝玉的地方,才是她内心中向往的家。宝玉仿佛就是她的救命稻草,黄泉路上锁不住梦里的花红柳绿,绕不开脚下的山重水复。

【作者简介】李 鑫 女 1978年生,黑龙江明水人。明水县滨泉中学语文教师,明水县红楼梦学会副会长,明水县散文学会会长。明水才女之一,以咏《十二金钗》800字系列散文赢得众誉。常组织学生参加县里举办的各类文化及公益活动,多有散文、诗词、研红文章类作品发表于县级以上书报刊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