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米的阳光冰山雪莲
文/张爱卿 诵读/
窗外,阳光明媚。有几个人提着东西回家,有些人在小区里散步,他们都戴着蓝色的口罩。今天惊蛰,“雷鸣蛰醒、万物复苏”,温暖的阳光很适合出门走走,我一个喜欢宅家的女人都有些忍不住想出去了。
小区的大门口摆了两张桌子,桌子上放着几个本子。那是出门登记用的。一个多月以来,新冠肺炎肆虐着中国,特别是武汉,已有好多人离开了这个世界。我们小区防控措施也很严格,前几天有蓝天护卫队的来小区消毒,那机器声隆隆地响,我看到他们负责地喷着地面,一些健身器材,还有广场里的石凳,木凳······小区的电梯里也放着纸抽,提醒人们不要用手按键。电梯口贴着告示:通知每家一个人健壮的人出门买生活急需品,每家一张通行证。在我家,老李一直是那个“长工”。 老李负责学校的一些事,疫情期间经常回校值班,开会,汇报,一张通行证每天都用得着。“长工”每天出门都问“要买啥?”,回家后总是带回一堆东西。我和女儿享受着生活,也为疫情时刻的变化揪心。“长工”今天又去学校了值班。今天看手机我知道疫情有所缓解了,这是一个好消息。疫情的原因学校一直没开学,学校开了网课,我除了备课,就是看作业。看着孩子们的作业,有的学生字太乱了,写的我都不认识,我在作业上提醒他。有些背的还好些。在这段时间我学会了用小程序看作业,及时表扬,指出错误,减少了我的很多麻烦。我每天守着电脑用小程序集中批阅一会,可以休息下,省的再去“爬楼寻宝”。已过知命之年的我在假期学会了不少东西,感谢女儿这个老师,我学会了有关电脑的好多东西。
“疫情好转了,小区的保安不要通行证了。”女儿说,“天这么好,你也出去走走吧。”我也该下楼了,呼吸下新空气。小区里有小孩了坐滑梯了;那健身器材上有两老人在荡秋千;还有几个孩子在打羽毛球。来到门口我看到有一位卖草莓的老人,红透的颜色,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显眼。草莓让人一看就有胃口。我寻思着春天的真的来了,有些植物也该开花了,我向小公园走去。
公园里的草有了绿意,小路旁边的迎春花已开了不少,点点的星星状眨着眼睛,娇嫩的颜色向我们传递着美好,展示着勃勃生机。公园很快就绿意盎然了。每天上下班我总是经过这个公园,公园里的竹子很高,夏天青翠遮住太阳,骑车经过总有凉凉的感觉。翠竹的邻居有紫色的荣菊,黄色的杨菊花,还有木槿等我曾写过几首小诗来赞美这里的花草:黄花做账点兵将,西城金菊飒飒爽。满园蔷薇迎风吼,冬青翠竹更倜傥。单是夏天的热闹就让我想起了蝉在树上不停地“知了,知了”的叫个不停,还有玩沙子的孩童,练太极的老人,遛狗的小姑娘······这里是快活的,人们在享受着自然,享受着生活。
公园右侧是高层建筑,这里的花草也高高低低,有的植物一天也照不到多少阳光,但它们和谐地聚在一起,蓬蓬勃勃的样子给小区的人带来了美好的心情,感谢它们。特别是困在家这些日子,想念它们,能走出来活动下是多么的难得呀!疫情在消退,花园里花又会开起来,孩子们又会来这了,我们终于迎来了春天。
回到家,女儿举着一束花在找瓶子,有红的洋牡丹,黄色的太阳花,还有一枝粉色带紫边的玫瑰。花儿摆在茶几上,瞬间我嗅到了春天阳光的味道。我喜欢这种暖暖的阳光,在阳光满屋的沙发上坐着,喝茶想事,看着阳光发呆,阳光射进来一米多,这就足够了,我会安心的,快活的一脸的幸福。

【作者简介】
雪花,本名张爱卿,小学语文老师,爱好诗歌,散文,在写作的路上希望与众朋友交流,学习。


【主播简介】
许雪莲,网名冰山雪莲,山东临邑人,小学教师,热爱朗诵,喜欢在细水流年的生活中用文字和声音传递人间温情!



《小楼夜听》平台人员组成
顾 问 李葆国 胡春华
诗词顾问 王跃华
印章篆刻 姜宝兵
社 长 小楼夜听
主 编 王志刚
散文编辑 范凤仙
诗歌编辑 西北狼
诗词编辑 李永才
小说编辑 东海风
朗诵团长 王婵娟
宣传部长 西北狼
推介部长 玉
【小楼夜听】平台投稿须知
1、《小楼夜听》为纯文学微信平台,热爱生活,颂扬新时代,传播正能量。来稿需注明是否原创,切勿一稿多投,若再投他处,请事先与社长联系;拒绝抄袭,文责自负。平台对选用稿件具有删改权。
2、 体裁为短小说、散文、诗歌、古体诗词5首;所 有体裁字数控制在1500字左右。
3、投稿前请作者自己必须修改好文稿:错别字、标点符号等,否则不予刊发。
4、作者可自己或委托他(她)人诵读稿件,将作品及录音文件发送至平台编辑(录制文件为 mp3或“荔枝”录音)
5、投稿即视为接受本平台规则,小楼夜听对所用稿件有最终解释权。
欢迎朋友们关注,小楼夜听,晚间相约。
投稿请加总编微信:sdpyw689
投稿邮箱:1275634494@qq.com;
欢迎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