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来袭,生活原本的样子被打破。无论是牙牙学语的小孩子,还是奋战高考的学生,都被卷入了这场病毒大战。从最初居家隔离对生存健康的关注,到停课不停学对全国学生的关注,再到长时间居家隔离对心理情绪的关注...

疫情期间的网络生活,加上停课不停学的网上学习,电子产品在生活学习及娱乐方方面面的介入,让孩子爽翻了天,也让家长开始了新的担忧。
互联网鱼龙混杂,有些片面极端甚至可笑的信息有可能对孩子产生意料之外的影响,让孩子困于其中。很多孩子贪恋手机带来的快感,习惯这种纯输入不用思考的愉悦信息,渐渐的孩子会降低对学习的热情,逐渐失去求知欲,产生厌学的情绪。

孩子花费在手机上的时间越多,就越喜欢呆在家里,长期下去就会对孩子的社交能力产生不利,当其他孩子在外面玩耍时,他自己却在家玩手机,虽然说智能手机能够快速的让孩子得到满足感,但是时间长的话,同样也会让人产生厌倦,再加上孩子平时对社交的忽视,内心也很容易产生孤独,引发抑郁。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的作为取决于家长的影响,很多家长丝毫不注意自己对孩子的影响,公然在孩子面前做“低头一族”,从而对孩子产生负面的影响,家长应强调手机的实用性而不是娱乐性,要做到言传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