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自新冠肺炎疫情迅速向全国蔓延以来,打破了所有人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娱乐节奏。截止到目前,在全国上下一心共同奋斗之下,疫情抗击取得了初步成效,全国绝大部分企业也开始慢慢复工复产。诚然,这一场疫情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但不可忽略的是,这次疫情对企业的生存发展也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据相关数据报告显示:从整体上看,超过九成中小企业受到负面影响,七成企业经济损失预计在10万—500万元之间。对于企业而言,一般会在春节前做好一年的业务规划,并慢慢开始投入执行,期待新一年业务的重大突破。但因为这一场疫情的突降,彻底打乱了企业的发展计划,尤其在全国范围内的疫情管控之下,导致大多数企业收到的业务都几乎陷入停摆状态。业务出现停摆,也就意味着企业在这个期间内无法获得新的现金流,这对企业的打击是致命的。
资本面前无疫情。在企业业务停摆、现金流中止的情况下,企业的压力并未终止,它们还需要承担着巨额的办公室租金、员工工资和公司日常支出等费用。甚至一些有较大产品库存的企业,可能还会面临着巨大的库存跌价风险。如果疫情在短期内能够结束,相信企业可以想办法度过难关,但是根据钟南山院士的预测,此次疫情最快也要到4月才能基本结束,3个多月的时间,这对企业而言很难支撑。因此,绝大部分的企业经营者已经成为了这次肺炎疫情中,除了病患之外最焦虑和难眠的一个群体了。
疫情之下,企业如何生存发展?企业管理者需要业务,需要效益,企业员工需要酬劳。这期间,如何平衡员工工作与企业生存问题,让企业经营者十分为难,从他们的角度,他们当然希望能够尽量满足员工的需求,然而现实是整体经济条件下,企业有它的发展苦衷和难处。

01调整心态,积极应对危机
疫情带来的影响,的确让人焦虑,但如果环境成为一种经营条件,企业经营者就需要正视现实,调整好心态,现在就开始积极地投入到企业的自救工作中去,而不是怨天尤人或消极等待。
坚信企业发展才是最重要的,企业自我成长要不受环境的影响。那些有着超过100年历史的公司可能处在良性的环境中,也可能处在充满危机的环境中;可能处在一个高增长的领域,也可能处在增长已经陷入停滞的行业。
但是,这些领导者及其领导的公司经过自身的艰苦努力,取得了同行无法比拟的增长,年复一年,不管经济是处在繁荣阶段,还是处在衰退时期,保持增长都是他们坚定不移的信念。
不同的态度,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自救结果,等疫情结束后,那些准备充分,不怨天尤人的企业势必能够快速恢复到正常经营中,甚至获得超出疫情之前的发展成果;而那些陷入恐慌,只是抱怨与消极等待的企业,则有可能在这次疫情中就此一蹶不振。
02整理资金,清点库存储备
在无法通过商品销售获得新的现金流入的情况下,企业当前可调用的库存现金储备便成了企业最重要的资产。
企业经营者需要系统盘点企业可供支配的现金储备以及未来每个月固定的员工工资、房屋租金支出与需要偿还的银行本金与利息等,做到心中有数,制定周详的资金使用计划,严格杜绝一切不必要的现金支出,保证企业在疫情结束之后能有足够的资金恢复经营。
另外,企业经营者还要持续关注疫情的进展,如果企业的现金储备难以支撑企业在较长疫情时间的费用开支,则需要与员工、供应商、银行等各相关方提前沟通,达成相互理解的协定。例如,企业可以与脱产在家的员工协商在疫情期间,是否可以只发放保证员工生活的基本工资;与银行沟通,贷款本息是否可以延期偿付......
03降低成本,保住现金流
挑战极限式地降低成本,言明利益共同体,透明基本收支,企业家与员工团结一致,共渡难关。尤其是对中小企业而言,其根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期待中小企业保住现金流。
而且对于具有良好的现金流的企业而言,也要重构自己的成本能力,因为应对不确定性是一种常态能力。但是与此同时,有能力的企业在疫情背景下,迅速关注如何在做“减法”的同时,也要关注“加法”,也就是如何去关注真正的顾客价值,并创造顾客价值。
04抓住当下,做好业务加减法
虽然企业的主力营收将受到疫情较大程度的影响,但企业还是需要梳理在疫情期间有可能产生收入的业务点,极度发挥供应链管理韧性。深明大义,与上下游供应商做好基于互让利益的磋商。压缩利润,甚至均分共担亏损是这一特殊时期的互利共赢行为。即使这部分业务贡献的收入微不足道,企业还是要加以重视。
需要承认的是,如果能在危机中找到一个明确的方向并增加投入,之后所获得的增长将是无法估量的。
在危机的时候,对业务结构做加减法,从而使得公司具有更有效的动态应对不确定性的业务能力,一方面,当下这部分业务的收入在关键时期可以发挥关键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驱动企业组织内各个业务机能的正常运转,保证企业在疫情过后能无缝衔接,迅速恢复正常经营。
05谋划长期,寻找新的增长点
企业的业务停摆,主要源于疫情期间客户在需求端的衰减,所以企业即使做再多努力,对短期的业绩也无法产生实质影响,所以在尽可能把握住当前有可能产生收入的一些业务点之外,企业更重要的是为疫情之后的长期发展做准备。
比如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用好流量时代手法,可与品牌艺人、代言人快速引流,加大营销线路!
最后祝企业度过寒冬,一起迎接春天的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