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韦姓之始,可上溯至4000年前的夏朝少康帝。帝封其后元哲者于豕韦(今河南省滑县),遂以国为姓,稽《汉书韦贤传》有“肃肃我祖,国自豕韦”的记载。传至公元前314年,周朝赧王时,韦姓遭谗蒙辱,析徙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秦汉之际,有韦孟者,文才横溢,诗词著称,乃一代名流。孟初事楚元王傅,因其秉性刚直,不与荒淫之徒狼狈为奸,拂袖弃职,徙居鲁国邹县(今山东省邹县)。公元前86年至74年,汉昭帝时,孟四世孙名贤、字长儒者,敏而博学,时称邹鲁大儒,曾任丞相五年,受封扶阳候(今安徽省境内)。贤有四子,少子玄成,字少翁,公元前48年至33年,汉元帝时任丞相,并继其父封候七年。时邹鲁有谚云:“遗子黄金籯,不如教子读一经”,即扬韦贤父子之言。贤与玄成,早在西汉时曾率先注解《论语》,惜已散轶。

约迨南北朝时,韦姓有析徙关中者,南朝将领韦叡,子怀文,即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人。唐代武后时,有杜陵人韦巨源者,曾任宰相。唐中宗时,有韦皇后系京兆万年(今陕西省长安县)人。唐代著名诗人韦应物系京兆长安(今陕西省)人。
迨北宋中叶,韦姓由西安附近析徙周庢(今陕西省周至县)。后有韦仪者,武才出众,时值金宋争霸,仪励志救民于战乱之苦,毅然挥戈从戎,为金朝赢得虢州、陕州、嵩州等地,曾任虢州、环州兵马督监。金皇统八年(公元1148年),仪因年高,由军界转入政界,受赐武节大夫、武德将军骁骑尉,金正隆元年(公元1156年)元月25日,因疾辞世,享年64岁。仪子名朴者,亦有破敌之功,于金大定26年(公元1186年)移葬其父于永宁县(今河南省洛宁县)太平乡金门山之阴寨子村。韦姓由周至迁洛即从仪始,至今已传31世。

惜哉,因兵燹战乱,族谱被毁,四世至10世全然中断,无从可征。以愚揣猜,时值元代称雄,因金元长期鏖战,誓不两立,对事金有功者之后裔,必然粗野摧残,故族谱无续焉。至11世有韦得者生子岩徙大原村,至19世有韦雨声者徙西陈宋村,其时约在清嘉道年间,至今300年左右,已传至31世。
今有27世韦明起率其子韦红兵将徙西陈宋村以来祖谱整理排续,印制成册,并催余草序,余虽不才,难能推辞,故将余1984年4月26日给寨子祖坟,即树于武德将军墓前撰写的碑文增删而就之。
27世韦支陆撰稿
27世韦明起整理
27世韦甫军整理
2020年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