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敬礼,王校
文/刘德庆
王校,王国平。
敦实的身材,浑圆的面庞,精神十足,这是王校给人的最初印象。他是黑龙江鹤岗人,90年代,王校就辞去公办学校工作,加盟民办学校,在福建、广东做高中物理教学工作,自从担任青岛南洋国际学校校长,从此他与民办学校的管理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现在他是中国民办教育和民办学前教育领军人物,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小米尔顿教育集团总督学。提出小米尔顿“爱与成长”的幼教主题文化,还提出教育为三十而立做准备,培养未来国际人的教育目标。他2013年被评选为“中国十大好校长”,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了表彰。他笔耕不辍,以“说”为体,把深奥理论转变为落地语言,可读可亲,著有《解码学校教育》、《解码幼儿教育》《托起明天的太阳》等教育专业书籍,被业界称之为“教育白话文”。
我同王校的认识是在2002年3月15日,在青岛香港中路五矿大厦的三层,青岛国基外语学校筹备处。我们第一期员工的培训动员会上,王校发表了真挚、热情的欢迎词。当时听完王校的讲话就使我很是振奋。我想,有这么高水平的校长做管理工作,学校发展的前景一定会很理想,我因此也坚定了加盟国基,为国基效力的信念。
培训结束,我被分配回德州,负责德州及下面十一个县市区的招生工作。王校恰好就分管我们这一片区。因此就多了几次接触的机会,一块儿吃饭,一块儿聊天,渐渐熟悉了起来。我发现王校是一个既有亲和力,又有思想和原则的管理者。每一件平常的小事,经王校一梳理,就能总结出个一二三四五的教育问题,我很是惊诧。
在王校的指挥和引领下,德州的招生工作,成绩斐然,我一人招生17人。在当年青岛国基的高收费标准下(小学22000元,初中24000元,高中26000元),能在德州这么贫困的地方招这么多人,的确是放了个卫星。也让同行们吃惊不小,我的工作也得到了董事会的认可,也获得学校的嘉奖和表彰。
后来南洋集团老总任靖玺先生三顾茅庐,亲自跑到青岛,要他回南洋集团,并担任大同南洋学校校长。我知道后,曾拨打过两次电话,了解了王校工作和身体情况后来,后来也就渐渐断了联系。后来才知道,当时已发生了震动全国教育界的“南洋事件”。2005年底到2006年初,不曾预料的“储备金”风波席卷全国,十几所南洋集团,一夜间从天堂跌入地狱。济南南洋被人一万元收购,大同南洋因此也受到巨大冲击。王校审时度势,未雨绸缪,处理完任总交代的任务后,提前去了郑州北大附小。2009年暑假,当我从同事那里,了解到王校的情况后,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拨通了王校的办公电话。
过了两天,王校回了电话。安排我去了河南新乡正大双语学校担任政教主任,协助陶润娟校长的工作。半年后,王校又安排我来到了郑州北大附小。
在这里,我亲身感受到王校的管理智慧和艺术。6000多学生的北大附小和幼儿园,王校管理从容有余,收放有度。有时候我看到他的副职在有的事情上僭越过头,忍不住打抱不平。但王校就给我讲,当校长要有博大的心胸,一点点事情就容不下别人,怎么统筹全局,服了众人呢?
在这远离家人的郑州,我享受到了宾至如归的感觉。刚来新的工作单位,缺了好多生活用品,王校就开车帮我采购。回家的时候,王校就亲自接我到车站,开会忙了,就派他的司机接送我。过节了,家回不去,王校就早早地给我们几个打好招呼,不是包饺子,就是去饭店,大快朵颐。王校包饺子,擀皮是一绝,一人擀皮,供三四个人包饺子,还有结余,我们不得不佩服他的绝技。
王校在工作闲暇之余,开设了网易博客——“平视教育工作室”。小说小品、寓理于事、秋拾散记、旧词旧物集装、民办教育、幼教杂谈、物理哲理生活、随便闲聊、闲话教育、坐在课堂、管理手记、家教茶座、漫行漫记。这些栏目内容丰富,百看不厌,受益匪浅。读着这些文章就好像看见王校坐在对面,给你聊天。前年博客停止运行后,王校的公众号,又成了我几乎每天学习的园地。
王校属马的,今年已有67岁了,他又创办了自己的教育集团,战斗在一线管理岗位上,统帅千家万户的学生,几百名职工。同时他还笔耕不辍,为人们带来丰富的精神食粮。啊,好一匹千里马啊!
敬礼,王校!
2015.5.24 2020.3.15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