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王杰 17文/周凤森
中学时光
(17)

1958年或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事连连的一年。这一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宣布撤出朝鲜半岛,这一年农村由低级社、高级社全部发展为人民公社,这一年我党发动了“大跃进”运动,这一年中央下令炮击金门,这一年也是新中国三年自然灾害的开始。这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尽管这条总路线的出发点是为了迅速改变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等落后的面貌及现状,但由于忽视了客观规律在人类活动中的作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人定胜天”等错误指导思想导致了拔苗助长的严重后果。中央在总路线确定之后,党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大跃进”运动,就是在生产发展上追求高速度,以实现工农业生产的高指标。这就要求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产量成几倍、甚至几十倍地增长。例如当时提出钢产量1958年要比1957年翻一番,粮食产量1958年要比1957年增产80%达到7000亿斤左右。当然今天历史已经证明,“大跃进”运动是新中国初期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左”倾冒进产物。 “大跃进”运动在建设上追求大规模,提出全党全民“大办”、“特办”的口号,例如全党全民大炼钢铁等。“大跃进”运动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它忽视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过分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使高指标、浮夸风、“共产”风等大肆泛滥,工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发生严重困难。这一年全国开始出现饥荒,而山东尤为严重,许多农民为了生存,开始举家闯关东闯西北等向人口稀少的地区迁徙,去寻找生存空间。

1958年夏天,王杰的大姐嫁到内蒙,王儒堂也带领全家去内蒙古阿荣旗农场谋生。但农场没有学校,这让王儒堂感到有些失望。这时,王廉堂来信说,“王杰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内蒙古的教育比山东落后,我们不能因为生活困难耽误了孩子的前途,希望让王杰回金乡老家继续上学”。看完来信,王儒堂决定让王杰回到王廉堂身边。王杰是个有志气的孩子,下定决心要报考金乡一中。王廉堂安排王杰去县职工业余学校(今县实验小学)补习班参加辅导复习功课。这年夏末,王杰参加了金乡一中初中部统一考试,并被录取,成为金乡一中十二级五班的一名学生。为此,辛庆文还约王杰在城关供销社饭店一人买了一个烧饼,以示祝贺。
1958年9月20号下午,班主任兼历史课老师张家骥正在班里查验学生报到。这时一个个子有点矮小,留着小分头的少年跨入校门,他扛着兰布包卷儿,寻着别人的指点来到班级门前,见到张家骥老师后非常有礼貌地说:“老师好,我叫王杰,考入一中初中部,今天特来报到”,张老师上下打量着眼前这名学生,他脸孔微黑泛红,穿着青布褂,下蹬圆口鞋,装束简朴,冷眉之下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愈加衬托出少年的朴实、厚道。张老师说:“王杰同学,欢迎你到来,将行礼放下,先在报到簿册上签写个人信息,然后找个座位坐好,等人都到齐以后,我们按照身高来排列同学们的座次”。报到第二天,金乡一中在大操场举行了隆重的入学礼式,校长杨经元上台致词,他鼓励大家,刻苦学习,加强纪律,将来更好地报效祖国和人民。王杰听着,暗下决心,一定不负青春韶华,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毛泽东下令炮击金门。中国人民解放军对金门首先发起炮击,随后国民党开始反击。当时正是美苏集团即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处于冷战胶着时期,中国属于社会主义阵营,而台湾由于与美国之间有防务协议,实际已被美国纳入资本主义阵营范围。炮击金门事件表面看是中国内战的台海延续,但在当时美苏对立国际背景下,实际可能会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所以炮击金门立即引起全世界的关注。王杰入学时,金乡一中的墙报上到处贴着“打倒美帝国主义”、“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等等政治标语。为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对美帝国主义及国民党反动派的仇恨,金乡一中在开学不久就组织新生去羊山烈士陵园举行悼念的活动。
这一天,秋高气爽,云淡风轻,刚刚入学的新生在班主任张家骥老师的带领下,排着整齐的队伍扛着红旗随着学校大队人马向羊山集出发。两小时后,师生们登上羊山主峰,在烈士陵园前校领导献上花圈,然后全体默哀鞠躬。接着讲解员给各班学生讲述英雄的故事。
一位讲解员阿姨领着王杰班的同学们来到一个墓前,墓碑上刻着一个名字:曾广华,讲解员动情地对大家说:“墓中这位英雄的名字叫曾广华,他是咱金乡石佛集人,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参加了儿童团,为武工队站岗放哨,送情报。1947年国民党进驻金乡,解放军向山区转移。敌人到处搜查屠杀地下党员,十二岁的儿童团队曾广华被敌人抓到,国民党严刑拷问他共产党员的姓名,粮食埋在哪里,谁是共军的家属等,曾广华始终闭着嘴,没有回答一个字,国民党见他顽强就先后剁掉他十个指头,他还是咬着牙没出一声,国民党又用刺刀撬开他的嘴,小英雄满口是血,用仇恨的眼睛瞪着敌人,他宁死不屈,最后敌人用乱刀将他捅死”。听完阿姨的讲解,站在英雄墓前的学生们感动的热泪盈眶,曾广华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与革命意志深深教育了王杰,他握着拳头暗下决心,以实际行动刻苦学习,做一个真正的革命者!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创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并于2016年6月组建文化群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于2017年 2月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并开展征文活动。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一代文人的责任!
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包括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让中华文化光耀四方。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