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文/赵树发
那年我去公社打酱油的路上丢了一块钱
母亲沿着河沿找了差不多一整天
那年十七岁的姐姐到基建队当小工
帮家里抹掉了沉积多年的“红字”
那年土地承包了,当了十五年生产队长的父亲
不再作威作福,回归了农民的本色
那年母亲看不起病,把赤脚医生当成了华佗
后来莫名其妙就去了另一个世界
那年我考上了大学,把辽阔的乡音
带到了祖国的四面八方
那年姐姐出嫁了,弟弟混上了社会
学习一直很好的妹妹不得不辍学回家
那年父亲和母亲合葬在了一起
时隔二十一年终于实现了生死相依
那年我已结婚生子,在城里有了自己的家
每一次来到那个叫作九寨的村庄都说是回家
现在我已过了知天命之年,每次想起那年的那些事
我都感觉自己是一片带雨的云彩
始终眷恋着那片土地
我把这些既亲切又心酸的记忆
叫,故乡

赵树发,诗人、评论家、曲艺作家。1988年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出版诗集《胭粉和枪》《正午的甲虫》(五人合集);杂文集《把脚号脉》;曲艺作品集《一笑置之》;诗歌理论集《一目了然的诗歌》;另有电子文集《四季歌》(诗集)、《七嘴八舌》(杂文集)、《大笑无声》(曲艺作品集)。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营口市文艺理论家协会主席,营口市诗歌学会副会长,营口理工学院文学艺术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