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奔跑的小乞丐
作者◇倪华明
◇有一幅画面,经常在我的眼前晃动,总也挥之不去。
◇三个牙买加小男孩, 光着脚丫,紧紧跟在我们汽车后面奔跑,速度很快,边跑边伸出一个指头,嘴里不停地喊着:“One Dollar,One Dollar”(一美元)!跑呀,跑呀…….
◇世界各地的乞丐,行乞方式是不一样的。
◇听说印度的乞丐在行乞的时候,脸上总是笑眯眯的,你不给他钱,他也不会生气,仍然很友好的祝福你。
◇美国的乞丐很坦诚,既不害羞也不可怜,还很讲信誉。前一阵子,网上流传着一个故事 :一位美国人失业了,搬到一个新的地方,交完房租之后分文不剩,但他急需要买些日用品及食物解决眼前的困境,于是上街乞讨。在一家咖啡店门前,他看见一位白领丽人在和朋友聊天。他走过去,向这位美女坦诚地直诉困境,说他只需要一点不太多的钱来解决眼下的困难,希望得到她的帮助。他的态度不卑不亢,从直觉上赢得了这位美女的信任,可是美女身上没有带现金,只有一张信用卡,美女想也没想就把卡给他说,你到超市去买吧,买完把卡还给我。乞丐走后,白领的朋友提醒说,你不认识他怎么能把卡给他呢?要是他不回来怎么办呢?美女想想对呀,我的卡里还有10万美金,要是他不回来可就糟了。正在后悔之间,乞丐回来了,他首先将卡还给了美女,说声谢谢!然后拿着一包从超市买的毛巾、香皂、面包之类,一样一样给美女看,还把超市的发票给她,上面记录着用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他再次谢过美女,就走了。后面的故事不讲大家也知道了。我想,这只是一个个例,不讲信用的美国乞丐也大有人在。
◇20年前,我们一家三口在巴黎的凯旋门附近拍照,走过来一位当地的女士,很友好的笑着和我们打招呼,法语我们听不懂,儿子用英语和她交流,她说她可以帮我们拍照,我们正好想拍全家福,就把相机给她,她帮我们照了两张照片,把相机还给我们,然后伸出手心,希望我们给她5个法郎,我们恍然大悟,原来是“有偿服务”,我拿出5个法郎放在她的手心,她谢了又谢,还祝我们玩得开心。那些守在大酒店门口,为别人开车门的乞丐,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温哥华的乞丐很害羞,有一年,我和夫人在温哥华小住。一次,我们从披萨店出来,迎面走来一位妇女,加拿大人,约莫40来岁,穿一身白底带星点红的休闲服,看上去有些单薄清廋。她腼腆的走到我们身边,离我们很近,然后很有礼貌用很轻的声音说,很抱歉打扰我们,她长期生病在家,没有工作,日子过得很窘迫,问我们可不可以帮助她。我理解了,拿出5个加元给她,她双手接住,说非常感谢,然后问我,可不可以多给一点,我说很抱歉女士,我们身上只有这么多,她再次感谢并抱歉打扰我们,走了。
◇乞讨的方式及乞丐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他们对待困境的态度。
◇2012年冬天,我们在牙买加度假。那是加勒比海边的一个小镇,叫OCHO RIOS(欧秋若斯),度假村就建在海水和沙滩上面,酒吧和自助餐厅与海水游泳池相互穿插搭配,就餐时可以观摩人们游泳,游泳的人累了,又可以坐在池中酒吧岛的石墩上喝酒。这里是北美人度假的天堂,一到冬天,美国和加拿大人就住进这里,游泳、喝酒、听音乐、躺在沙滩椅上嗮太阳、读书。
◇这一天,我们要去参观著名国际流行歌手BOB. MARIEY(鲍博马里)的故居,他出生在牙买加南部的一个山区里。旅行社为我们安排了一个司机兼导游和一辆越野吉普车,同行的还有另外4人,一对年轻的美国情侣和一对加拿大母子,总共7人。上午8点半我们开始进山,山路很难走,弯弯曲曲,一会儿山上,一忽儿山下,汽车颠簸得厉害。山里住着很少的农民,看不到什么庄稼,只看见少数的牛羊。农民很穷,住的房子十分简陋,几面单薄的矮墙,几片铁皮或石棉瓦随便一搭就是房顶,房前房后没有任何修饰整理。
◇在路过一个只有几户人家的小村庄时,路边有三个小男孩在玩耍,年龄大约在10岁左右。我们的车从他们身边开过去后,突然,他们一起向我们的汽车追跑过来,我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每个人都有些紧张和好奇。这时,只见三小个男孩伸出右手的食指,一边跑一边大声地喊:One Dollar ! One Dollar !我们这才意识到,孩子们是在向我们讨要一个美元,这是一种特殊的乞讨方式。车开得很快,他们奔跑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好像飞奔一样。其中一个高个男孩跑得最快,眼看就要抓着我们车后的樯板了,司机猛一加速,又将他远远的甩在后边。可是他并不放弃,还在继续飞奔。
◇我看到:他那大大的眼睛里充满了企盼,那厚厚的嘴唇、那黑黑的、光亮的、幼稚的脸庞上显现出执着。孩子光着脚丫,道路坑坑洼洼,布满了尖硬的碎石,他却毫不在乎。他挺着胸脯,挥动着双臂,全身的肌肉紧绷着,锲而不舍地跟在车后奔跑,那样子,那姿势与神态,就像是田径场上比赛的运动员,好有力量。他让我忘记了他们是在乞讨,他让我立刻想起了奥运会上的短跑冠军、飞人博尔特,正是牙买加人。我的上帝,也许眼前的孩子将来就是另一个博尔特。我望着远远的他,投去同情和钦佩的目光,我想给他投下一个美元,遗憾的是,我的口袋里没有零钱。我抱怨自己,为什么在出发前不换些零钱放在身边。我抱歉的看着那孩子,向他挥挥手,示意他停下,回去。可是他并无停下的意思,继续跑着,跑着,直到我们的车转过了两座山,看不见他了。此时的我,仍然没有回过神来,我呆呆地望着孩子们奔跑的方向,那企盼的眼神,黑黑的脸庞,宽阔而又光亮的额头,还有那厚厚的嘴唇,光着的脚丫,以及那奔跑的神态,就像一个一个的特写,一副一副的油画,深深地定格在我的脑海,定格在我的眼前……
◇我从没有想到,有人会用这种方式来乞讨。这是生活所迫,是牙买加山区孩子们自己的发明创造。他们用田径赛跑的方式向游客讨要一个美元,与其说是乞讨,不如说是在向人们展示他们的体育竞技项目,展示他们的速度和力量,展示他们的生命活力,蓬勃的朝气,执着的精神,成长的花絮。这和爱丁堡的街头艺术有什么区别呢?这一个美元,不但可以让他们获取面包,也许还可以鼓舞他们像流行歌手鲍博马里和世界飞人博尔特那样走出山区,走向世界。想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我赞美这些穷孩子的淳朴坚韧。我深深地责怪自己,我应该给那些孩子一个美元的,可是我却没有这样做,这是我永远的愧疚!

作者近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