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河潺潺,洛水滔滔,巍巍旗山,云梦逶迤。在洛宁县底张乡这片红色热土上,以忠诚担当、无私奉献为核心的先烈精神激励着一个又一个时代青年。脱贫攻坚,他是敢于担当、克难攻坚的“主攻手”;疫情来临,他是奋勇争先、一夫当关的“守门员”,尽管他即将离开底张乡驻村工作岗位,但变化的是工作岗位,不变的是肩负的使命和永恒的初心……

樊鹏琳,县文广旅局的一名普通党员,是县派底张乡柴窑村驻村第一书记,才华横溢,己所不欲,毋施于人是他的人生信条,困难面前冲锋陷阵是他的本色。出众的才华,思路的清晰,豁达的性格使他在老区倍受关注。
红色基因的传承者。柴窑,一个128户492口人的村庄,却是洛宁重要的老区村,在党史上,这里是洛南第一个党支部的诞生地,率先成立了洛宁境内第一个党的领导机关隶属于洛阳中心县委、下辖六个党支部的南山区委,走出了洛宁历史上拜见过孙中山迎接过冯玉祥的先烈温旭阳,现存南山区委、明耻学校等旧址,宣教意义深远。到村伊始,鹏琳就被浓厚的红色氛围所吸引,随着对红色历史的了解,他想到如何将先烈的事迹作为扶贫扶志扶智的动力呢?村两委会上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建烈士纪念室,得到了大家的支持,他系统的整理了温旭阳烈士的事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建成了温旭阳烈士纪念室,该纪念室建筑面积50平,将烈士事迹公开展示,成为激励柴窑群众脱贫致富的动力并受到各界关注和好评。村庄也因此变得光芒四射,焕发出勃勃生机。

脱贫致富的主攻手。驻村期间,樊鹏琳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坚持党建引领、三治并进的方针,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使村党支部的凝聚力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荣誉感、满意度不断提升。仅2019年该村就先后实施了旭阳舞台广场、东河路和溪桥项目等3个公益项目,三个项目当年开工当年受益,特别是旭阳文化项目,一个不到500口人的村庄,百姓踊跃捐资8万多元,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心齐泰山移”的和谐团结。工作中,他以村为家,逐户走访了解民情征求意见,从而精准施策,以行动融入百姓,把群众当成亲人,把村事当成家事来对待,受到全村群众的一致拥护和爱戴。

疫情防控的守门员。新冠疫情爆发后,他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第一时间返回村庄,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展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亲手制作防控宣传板面,亲自上点值勤,入户排查指导消毒……在其亲力亲为的影响和感召下,柴窑村广大群众"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集体主义观念空前高涨,出现了上岗值勤人人争先,巾帼不让须眉的可喜局面,他本人也从脱贫攻坚的“主攻手”变为疫情防控的“守门员”,在旗山脚下竖起了一面永不退色的鲜花旗帜。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他的到来为柴窑村注入了新活力,在他的带领下不仅仅是该村如期脱贫、软软支部顺利摘帽、市级文明村的创建成功等,更重要的是乐观向上、锲而不舍的工作作风和忠于职守、履职尽责的为民情怀,带动影响了该村党员干部队伍和村风民风的转变,犹如一缕清风、一滴甘露滋润大地、生机盎然、活力无限。(底张乡/刘丰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