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夏第一碑为什么会岀现在汉阳.张德顺(山东临沂)
1989年11月,半山被任命为汉阳区委副书记,根据胡照洲书记的意見,为把汉阳建设成“具有风景旅游特点的综合经济发展区”,半山带队,到几个景点进行了考察。一是考察汉阳到底有几个“亘古第一”;二是考察汉阳“三边”(江边、湖边、路边)。我们首先来到晴川,区委研究室副主任孔火金说:“禹王庙中的蝌蚪碑”堪称“天下第一碑”。此议引起半山极大兴趣,便对蝌蚪碑进行了考察:
据了解,早在唐朝就有禹王牌的传说,直到南宋,有人才发现此碑被人摩刻于三峡的夔门和长沙的岳麓书院。晴川阁的蝌蚪碑是清人毛会建历经千辛万苦弄到汉阳晴川阁的。共77字,其意如下:禹受舜命,艰苦卓绝地治理了洪水,使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曾任晴川街书记的刘君感慨地说:“这块碑,体现了以人为本,天下第一碑的盛誉一点也不错。”
夏言内心无可名状的怅惘.张德顺(山东临沂)
半山不大喜欢明朝诗人的诗词,因为里边勾心斗角太厉害,当年老师也提醒我们“为什么大家一提便是唐诗宋词元曲?惟独沒有明?”大家自已去“想”。有一个同学说“明清小说始成家”。其实,到了清朝,才是小说集大成时期。
话再说回来,明朝还是有人才的,可惜都在“油锅里打滚”,炸岀来个的东西多变了“味”,而夏言的诗,味道较好。
当年老师告诉半山:夏言的官场大半生,是在走刃上走过来的,死后虽然平了反,那也是在嘉靖、严嵩去世之后,但他毕竟是明朝十大首辅之一,“功大于过”,对明朝是有贡献的,尤其是从政初中期。他的诗词虽不多,但其中有首词《浣溪沙》,则引人深思,发人深省。有一次,我们到费县东山头,正逢下雨,躲雨时李崇仁老师便教我们学习夏言这首词:
庭院沈沈白日斜。綠荫满地又飞花。瞢腾春梦绕天涯。
帘幕受风低乳燕,池塘过雨急鸣蛙。酒醒明月照窗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