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顺风快递小哥汪勇火线入党)
话说“伯乐”和“千里马”
作者/徐祯霞
今日,在网上见到一则消息,是关于武汉顺风快递小哥汪勇被国家邮电总局表彰和被《人民日报》赞扬的传说,我之所以用“传说”两个字,一者来说,对于汪勇在疫情中的超能表现点赞,二者来说,汪勇也确算是芸芸众生中一个幸运者,算是“千里马”中的一个个例。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汪勇那样的好运气的,现实生活中常常有很多的人才并不能得到合理的任用和重用,只能埋没民间,而人才又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宝贵而又稀缺的资源,不可再生,亦不可复制,对于人才的流失和浪费,只有让人叹息和惋惜。韩愈说:世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如果汪勇没有上级领导的赏识和认可,得以连升三级的提拔,那么,疫情过后,汪勇也仍不过是一个跑快递的小哥,纵然他有再大的能力,已经没有用武之地,有道是乱世出英雄,不是没有英雄,而是英雄常常被淹没在人海之中,没有人发现英雄,也没有人赏识英雄,只有在关键时刻,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英雄才能爆出了他惊人的才华和能力。在民间,像汪勇这样有行业才华的人其实并不在少数,但是很多人仍是寂寂沉伦,无声无息,他们没有可以施展才华的平台,也没有大展身手的空间,他们淹没在茫茫人海中,如大海里的一滴水,激不起任何的微澜,任凭时间和年华流逝,却无可奈何,只有仰天叹息。在时下的人才机制中,确实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弊端,一者是用人机制的死板和僵化,二者是领导的赏识与认可,因此说并不是所有的人才都能得到重用,就能得到合理的任用和启用,很多人才常常被埋没,埋没在“俗世”的尘埃之中。在这里,我之所以要说“俗世”,因为吧,按说,人才的运用就是以人的能力和才华作为界定标准的,真正的人才就应该被国家启用和重用,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并非如此,在人才的运用与选拔中往往掺入了太多太多人为的因素,如个人背景,家庭出身,社会关系,人情关系,更为甚者是金钱和权力的运营与操作,不花钱不上下跑关系就没有人理,而社会的腐败和混乱便是从这些无序的“人才”运用上开始的,由于方方面面的综合因素,导致真正的人才并非能够得到真正的重用和任用,也导致了一些被任用的人在其位不能谋其职,在其位不能谋其事,在其为不能谋其政,一者跨行管理,行业外的人管理行业内的人,这就出现了外行管内行的现象,常常会闹出发一些常识性的笑话和尴尬,二者来说水平低下的人根本就不能胜任领导职务,不知道怎么样或者是怎样做才能将行业的事情做好,做出水平和效果,因为不懂,所以,无法认定,甚至一些领导还不知道话怎么说,事怎样做,常常对很多事情做出错误的决策和决断,造成国家和社会的巨大损失,这样的例子已经数不胜数,屡见不鲜了。德不配位,才不配位的人当了领导,由于能力问题,由于水平问题,必然会导致行业混乱错乱,难有大的作为,更有甚者,会严重阻止和阻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是国家最大的损失。一个社会的进步程度,就在于能不能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能不能客观公正地对待人才,尊重人才,启用人才,重用人才。而人才能否得到合理有效的运用,关键在于领导,领导觉得你是个人才了,你就是个人才,领导觉得你不是人才了,你就什么也不是,有幅趣联这样写的: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当然,这是民间的调侃,其实,也是对现实生活的总结,在时下,很多地方,很多行业,很多机构和部门,也都是这样,做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提意见的,到最后,干事的能干事的并不能得不到重用,而真正不干事的,在领导跟前跑前跑后的人,反倒成了单位的红人和方方面面的领导,以至于干事的人心凉,也再无干事的动力和信心,人才都不干事了,这个社会还有什么希望?俗话说,火车不是推的,牛皮不是吹的,都没人好好干事了,国家和社会怎样发展?有道是: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关于人才,我们暂且不说别的,就说说屠呦呦吧,屠呦呦获得了诺宝贝尔医学奖,上了《时代周刊》人物封面,已经与世界级科学家齐名,而且还获得了共和国勋章,可是,居然仍不是中国科学院的院士,这一点,就让国民失望透顶,这完全是对公平和正义的否定。我常常在想,假如我是中科院的院长,我早就给屠呦呦追补了院士的头衔,不管屠呦呦在乎与不在乎,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政府机构应有的公平和公正,应有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工作作风,它不以某些人的个人利益和名誉而左右,在成绩面前,人人平等,如果旁人也能拿下这些荣誉和这样高级别的科学成就,也当一视同仁,这才能充分体现了人才的公平与公正原则,可是,很遗憾,我们没有看到这些。截止目前,屠呦呦仍不是中科院的院士,到此,我想质问一问,如果屠呦呦都不是科学院的院士,中国还有科学家吗??我发出一声长长的追问,也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因此,在这里,我不得不说,快递小哥汪勇是幸运的,他的幸运,是他遇上了一个有知人之明的领导,他在疫情中的所作所为,让领导觉得他是个人才,是个有思想且有组织和协调能力的人,因而,在没有跟他谈话且用种种规矩束缚的情况下,就直接给他提拔成了分公司经理,而且是连升三级,这样的领导,显然是有远见卓识的,他认为,他能将那么多的义工车队组织好,能解决那么多医护人员的吃饭问题,他就一定能够将顺风的业务做精做好,也能为顺风以后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显然,他的领导是看对了人,也用对了人,一个能满足那么多人需求的人,也是一个能够将顺风快递做得兴旺发达的。而这个领导,无疑便是汪勇的伯乐。如果汪勇的领导认识不到他是个人才,疫情过后,救援队离汉,人们生活恢复了正常,汪勇的义工车队也就会自然解散,纵然汪勇再有才能,也无了用武之地,他的领导如果不连升三级地提拔他,中国邮政总局也不会关注到他,更不会表彰他,央视和《人民日报》也自然不会知道在民间还有个叫汪勇的快递小哥,在抗疫期间一直在幕后默默支持救援队的平民英雄。可见,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一句话对于各行各业的领导都是一个检验和考验,能否发现人才?能否合理运用人才?决定了一个领导的能力卓识眼界水平和胸襟,也关乎到一个行业的发展和远景,领导们都应该以此为鉴,反思并深思!而人才的合理公平公正的运用,也才是一个社会应该有的良性秩序,如果一个社会能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那么天地必当清明,整个社会的秩序也当各归其位,投机钻营弄虚作假的行为也会减少,而现实社会,并非如此,很多行业和领域已经根本做不到以“唯才是举”来衡量人才了,这是让人才无奈的事情,也是让民众失望的事情。当政者该以此为诫,衷心希望我们的社会多一些有担当的领导,多一些有情怀的好官,真正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把为官的理念和为政的理念统一起来,真正做到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把人才和好钢都能用在该用的地方,如此,才是社会发展的正道,亦是国家之幸,民族之幸,更是百姓之幸,如此,也才算没有辱没有党的嘱托以及入党时的宣誓,也才算不辱没有头上的那顶乌纱官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