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小说) 通人性的四眼白
作者‖陈生
明世宗嘉靖27年。
卞家坨子村卞玉富家,虽然是普通的农家,但是家道殷实。有一个木栅栏围成的四合院,院门是两扇对开的、连会走路的两岁儿童也能推开的门。还有一幢新盖的三间口袋草房,最东边一间是厨房。
开春后,卞玉富从一位亲友家讨要来一条年初时才出生的小狗。这小狗全身的毛雪白,除了两只眼睛是黑的外,两只眼睛上方各长了一撮黑毛,像是两只眼睛。所以,人们管这条狗叫做四眼狗。后来,因为它全身的毛是白色的,就习惯地叫它“四眼白”、“白四眼”。
四眼白打小就特别聪明、机灵。无论距离多远,只要它看见主人招手,就飞快地跑到主人跟前,摇尾乞怜。主人站在院内,它就叼来小马扎,放在主人面前,示意让主人坐下。卞玉富在今年二月得了一个大胖孙子,每当他孙子睡醒欲吃奶以哭乞求妈妈快来时,四眼白会跳到炕上,学着主人动作,抬起一只前爪,轻轻地拍在孩子身上。待孩子妈妈来了,它就跳下炕走了。如果有外来的鸡进到院,它就慢跑着把外来的鸡赶走,但从不伤害它们。半夜三更有了便时,它会轻轻地“呼噜”几声。主人醒了,点上了灯,它就用前爪挠一下门,示意让主人开门。主人打开门,它就“嗖”的一下蹿到屋外,拉尿完了又小跑着回屋。…………

白四眼越长越大,不能再在屋里养了。卞玉富就在院西侧板棚的南头给白四眼搭了一个狗窝。卞家人或客人从院内外来回进出时,都能看到趴在狗窝里的四眼白。就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出入院内外的人,也能隐隐约约地看见狗窝里的四眼白的身影。
转眼间,白四眼三岁了。它早已经长成了大狗。这年冬天的一天,下了一天的小雪,到了夜间,仍然在下个不停。卞玉富睡了一觉醒来,忽然想起来:鸡架的门儿忘记挡了。忙穿衣、下炕、到屋外。只见鸡架门儿挡得很严实,只是顶住挡板的圆木倒在鸡架前,并且把地上的雪压平了一片。卞玉富寻思:真邪门儿了!往天顶住挡板的圆木都不倒哇。如果圆木倒了,挡板也得倒呀。可是现在的挡板却没有倒。再一细看,挡板之 所以没有倒,是因为有两只已经落上了一层雪的、尖儿朝前的破棉鞋,顶住了挡板。卞玉富猫腰、低头、眯缝着两只花眼一看,白皑皑的雪地上全是四眼白的爪印。虽然爪印被雪覆盖了一层,但是仍然清晰可见。卞玉富一下子明白过来了:原来是白四眼给挡的鸡架门。它想用圆木顶住挡板,可是没有成功。它就找来了一双破棉鞋,顶住了鸡架门的挡板。
四眼白讨人欢心的故事,数不胜数。总之,它从小到大,经常能给卞家的人带来欢乐和惊喜。
白四眼六岁时,这年的春末夏初之际,卞家请来了一位木匠冯有太。冯木匠不但心灵手巧,而且还会一点儿三脚猫的功夫。主人让他在院内窗前屋檐下,给家里打家具和木板车。
头几天,卞家风平浪静。到了第四天,卞家婆媳争吵了起来,而且吵得不亦乐乎。原来是昨天午饭剩下的猪肉馅白面饼,放在那个挂在院西厢板棚顶下铁钩上的小柳条筐里,今日早上发现不见了。卞玉富的老伴儿李来琴在埋怨儿媳朱巧珍,硬说是朱巧珍偷了。只听朱巧珍辩解道:“妈,请你别再冤枉我,好吗?我已经在吃饭时吃足兴了,我不会偷的。这一年来,类似的事有过多次。丢了许多回包子、馅饼、饺子啥的。你不是说我的嘴馋偷吃了,就说我往娘家拿了。妈,请你看在你六岁的孙子面上,别再冤枉我,好吗?”冯木匠听明白了,从卞家儿媳哀求的语气里得知:卞家儿媳可能是真的受到了不白之冤。但是,又一想:为什么挂在板棚顶下筐里的饼,会不翼而飞呢?这可奇了怪了。

冯木匠开始上心了。这天午饭后剩下的肉馅儿包子,又像往常一样放在筐里,挂在板棚里。冯木匠边干活,边用眼睛偷偷地斜视着板棚。蓦地,看见了白四眼从窝里出来,蹑手蹑脚地来到板棚门前。用前爪扒开门后,进到棚里。整个身子直立了起来,用两个前爪轻轻地托住小筐,慢慢地把筐放在地上,几口就把包子吃没了,没有留下一丁点儿痕迹。然后,又直立起身子,把空筐挂在原处。出来时把门又关好了,看了一眼正低头干活的木匠,若无其事地钻进了狗窝。
吃晚饭时,冯木匠把下午见到的事,跟卞家人说了。最后,冯木匠说:“你们家的白四眼可不寻常啊。”吃完了晚饭,又喝了一会儿茶,唠了一阵子嗑。李来琴三番五次地请求儿媳原谅。朱巧珍原谅了婆婆,并且一再感谢冯木匠为自己洗清了冤屈。
茶也喝足兴了,话也说透彻了,夜色已经很晚了,冯木匠起身要回家了。卞家人送冯木匠来到院门口时,冯木匠随便地看了一眼狗窝,发现狗窝里没有白四眼的身影。向院内四下里一瞧,也不见白四眼。又看到了一向关着的院门敞开着。冯木匠心里咯噔了一下子,心想:不好!一定是白四眼偷听到了我说它偷吃包子的事,它要在外边报复我。我得防备它。便假意地对卞家人说:“你看我,光顾说话了,忘记带上锛子回家磨一磨。”边说边回到院内,带上了锛子,与卞家人告别后,踏上了回家的路。

半路上,突然从右侧蹿出一个白影,飞也似地凌空向他扑来。冯有太也不含糊,把三脚猫的功夫使了出来。左腿伸直,右膝弯曲,上身往下一沉,来了一个镫里藏身式,躲过一击。当白影落地、站稳、转身,再次向他凌空扑来时,他早已经准备好,双手攥紧了锛子把儿,使出了吃奶的力气,照准白影锛了过去。只听“噗嗤”一声,白影落地不动了。
冯有太近前一看,正是卞家的白四眼。而且整个锛子的头,全锛进了白四眼的肚子里。白四眼被锛得呜呼哀哉了。他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把锛子从白四眼的肚子里取出来。然后在路边草丛里,蹭去了锛子上面的赃物。又急三火四地返回卞家,说明了原委。
冯木匠与卞家人说话的声音可能大了一点,把街坊招来了一些。大家问明白了事情的经过,都说去看看。卞玉富的儿子卞森财手提“气死风”的灯,连同全家人,与邻居们一起跟冯木匠来到事发现场。见状,都唏嘘不已。忽然,朱巧珍的丈夫卞森财发现:在四眼白周围的路面上,有许多新土。众人很纳闷,终于在路的一侧,寻找到一个土坑,又看到坑沿儿、坑底都有狗爪扒痕。现场的人都明白了,原来是白四眼事先为冯木匠挖好坑,准备截杀了冯木匠以后,把他埋在这里。而路面上的新土,正是白四眼扒过来的。
卞森财回家取来几把铁锹,大家七手八脚地把四眼白埋在了它自己挖的坑里。众人边干活、边惊叹,对四眼白通人性的种种做法,表示出不可思议地惊讶。同时,对四眼白今天的下场,表示出十分痛心地惋惜。
这个故事是对成语“自掘坟墓”的一个诠释。
正是:“狗学坏,死得快。”因为,据说狗的寿命可达24岁,有的狗可以活到30多岁,只有极个别的狗能苟延残喘到40多岁。然而,四眼白夭折时,仅仅才六岁。

作者简介:
陈生,男,生于1945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先当工人、技术员,后改行当老师。主要教授初中平面几何。是中教髙级教师。于2005年在长春市第59中学退休。喜爱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