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作者:小金龙
编辑制作:净 精

口 罩
作者 小金龙
2019年12月31曰,阿丽和大牛结婚2年。这两年里两家父母"战争"不断,闹得小夫妻俩不得安宁。
第一次矛盾从婚宴开始。原先商量好阿丽大牛结婚后两边照顾老人,婚宴由两家合办晩饭待客。到请客了,大牛父母却反悔,叫阿丽家请早饭客。大理的婚娶风俗是:嫁姑娘请客吃早饭;娶媳妇请客吃晚饭。阿丽和大牛都是独生子女,大牛家这么改,意思是诏告亲戚朋友:阿丽家是嫁姑娘,结婚后要以丈夫家为主。这时候阿丽和大牛结婚证已扯 ,正粘得"牛皮糖"一般瓣扯不开;大牛种的"早包谷"也已经在阿丽肚子里"窜杆" ,生米已经做成了熟饭 。阿丽家反悔不成,只得扎挣些办了顿早饭待客,把阿丽嫁了出去。新人高低总算成了眷属,两亲家却从此厶见不得贰,一言不合就吵架。


婚礼后1个月零15天,阿牛的"早包谷"儿子在县妇幼保健院呱呱坠地。阿丽出院后没回婆家,被她妈接回了娘家。大牛上门接老婆,丈母娘冷着脸不和他说话。左哄右哄,丈母娘才骂他:"我家姑娘九死—生给你们生儿子,你妈拿了把伞到 医院,是咋个意思?"大牛没接到媳妇回转家去,问他妈":丽丽妈说你拿把伞去医院,是咋个意思?给是生娃娃处不兴拿伞进克?还是咋个说呢?"他老娘回答:"夯贼,她意思是说你妈小气,抓着两只手没买东西克,给晓得!"


几天后大牛厚着脸皮搬到阿丽家,天天勤脚快手干活讨丈母娘喜欢,只等丈母娘哪天让他带妻儿回去,好跟他妈交差。阿丽在娘家被她妈惯得象公主,模样越发嫩娆,跟朵豌豆尖—样。阿丽妈怕她的娇娇女回到婆家受磨难,更加不愿阿丽回到婆家去。大牛也没有那三国刘备的能耐,拐带不了夫人回去。拖拉之间,就过了半年。小夫妻聊聊我我,常发个朋友圈,秀个恩爱。


大牛潜伏在丈母娘家已经1年多了。大牛妈三催四请,想把大孙子弄回来。阿丽家"踩假水"花式装憨,不理皮她。老太太鬼火绿,发给亲家母一条微信:"亲爱的亲家母,你帮我领孙子辛苦啦。斑鸠啪它啦,再养也养不家!我旅游,跳广场舞多逍遥。娃娃大了还是叫我奶奶,叫你外婆。还是我家的人。(表情包:奸笑,得意,锤锤。)"。阿丽妈看了微信气着了:对呀,纸尿片,奶粉…哪样不要钱?白帮她养孙子?不干。为孩子的姓氏问题,两亲家又开始干仗。大牛和阿丽只能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这段时间的抓扯,似一盘烂棋,没有结果。只是楚河汉界,隔断了牛郎织女。
展眼到了三十夜,大牛妈想大孙子了,打了个视频电话给亲家母。两员女将说着说着又翻脸了。先是扯了些"结婚不舍得买新盆,新媳妇洗脸用了洗脚盆;给新媳妇红包给出6元6,简直"抠屁眼咂手指"…拉拉杂杂,翻出了一堆堆发了霉的陈芝麻烂谷子来作年夜饭!吵到高潮部分,大牛妈示威高唱"斑鸠啪它啦,再养也养不家!"阿丽妈从客厅游行到厨房,如关公般提了刀,又似鲁达般弄了杖。只因隔了手机,无法施展,只得冲视频吐口水;阿牛抢下了电话,两位慈母的大战才"鸣金收兵"。

2020年大年初一,居民们开始各处找买口罩。阿丽跑了几家药店没有买到,只好回家。晚上,大牛和阿丽躲在被子里通了视频,大牛说:"老婆别急,我—定想办法给你们弄到口罩"。初三以后,阿丽家没有菜吃了,没有囗罩无法出门。正愁着,有人轻轻敲门。原来是大牛和她妈扛了大袋小袋站在门口。大牛妈胖,爬到六楼,又戴着口罩,喘得拉风箱一般。她边喘边塞给她亲家母—包东西:"口罩,大牛去远处弄来的"。原来,大牛在县城里买不到口罩 ,就骑着摩托车到乡镇上的药店里去找,终于在一个离县城30多公里的小镇上买到了口罩。因为下雨,还摔了—跤。

阿丽妈和大牛妈不知谁主动,通了视频电话。大牛妈在视频里笑嘻嘻说:"亲家母,今年春晚贾玲演的小品我都看哭了。我家大牛是真心爱阿丽。以前是我的错,我改。娃娃跟你家姓,等生了二胎再跟我家姓"。
晚上,阿丽和大牛又躲在房间里视频聊天。他们的二胎鼠宝宝再过2个多月就要出生了。大牛跟老婆约好:等疫情过后,就去派出所给老大上户口。阿丽问叫啥名字呢?大牛说:"老大叫1月半,老二叫2月八。"阿丽笑:"你咋这坏!难听死啦。"大牛说:"老公说啥就是啥,穿条连体大裤衩;党叫睡觉就睡觉,别和病毒开玩笑"。阿丽笑骂"你个油嘴的小浪渣"。



作者简介:
小金龙。笔名:周狐。大理祥云县人。喜欢音乐和写作。在纸质刊物和网络上发表过小说和诗歌。

说明: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