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追梦人作者:李昌卿
朗诵:德爱
我是追梦人
我生在黄河之滨
一个偏远的乡村
村头狭小的坑塘里
水儿涟涟
草儿绿绿
那些似乎永远长不大的鱼儿
整年的戏着水
无忧无虑
从不怨天尤人
是我青梅竹马的恋人
一口石岩垒成的老井
供养了不足二百口人的
生存
那一个硕大的碾盘
记载着村庄沧桑的年轮
一棵弯弯的垂柳下
每到酷夏的夜晚
常常坐满了乡亲
赶集似的人挤人
那座窄窄的小石桥
没有桥翅
我曾久久地凝神
桥底下为何很少有水
只在盛夏沟满河平时
才有水影
旁边的小草一年四季
没有一点精神
像久治不愈的病人
一年看一场电影
还得跑几里路去邻村
全村找不到几本小人书
听祖辈和村里人讲故事
真的成了奢侈品
那时
我梦想作一个讲故事的人
我是追梦人
我在上学的路上
虽然学校离家只有三里地
手里却时常拿着
成语词典边走边记
那本《千家诗》
随走随吟
从不离身
一年四季的田野
周而复始不停轮回
欣赏着眼前风景
禁不住也来几句诗韵
走了几十里路去赶会
妈妈给了我三元钱
是中午的饭钱
然而
饿着肚皮只买了一本鲁迅的诗文
上课时
偷看普希金的那本抒情诗集
让数学老师几乎气混
那本《歌德诗选》
读到黎明时分
还以为老天在捉弄人
惠特曼的《草叶集》
一丝不苟的抄了一本本
泰戈尔的《飞鸟集》
在宿舍里朗诵给诗友们
有几首倒背如流
还是不甘心
抽屉里面藏着拜伦《唐璜》
的绝美的诗文
那是我至上的珍品
爱不释手的
那本《女神》
已经面目全非
依然在我的枕边
写日记
写诗文
彻夜不眠
如饥似渴
稿纸堆积过人
那时
我梦想成为诗人
我是追梦人
走上三尺讲台我成了教书的人
披星戴月
劳作辛勤
语文课本上
那篇篇精美的散文
那首首绝美的诗歌
在学生预习之前
我已经反复诵吟
斟字酌句
铭刻于心
至今记忆犹新
与学生们同题目写作文
写完后
共同朗诵各自的作品
切磋才艺
上下不分
那才叫忘年之交
那才叫以文会友
那才叫惬意舒心
有时
师生作诗搭对
共同在诗的王国里评品
让人忘记了年轮
学校办刊物
班级编小报
我刻板又撰文
俨然一个总编辑
那时
我梦想成为一个抛砖引玉的文学的领路人
我是追梦人
我工作在
生于斯长于斯
的乡镇
潜心投入到在基层文化建设的庞大人群
圆满通过了
镇文化站各项验收
村级文化活动中心
已经全部达标
硬件设施完善
常规活动安排精心
走街串巷
风风雨雨
有时履步维艰
有时凯旋欣然
有时扪心自问
更多是艰辛并快乐着
行进
足迹遍及故乡的每一个村
那丰富多彩的活动
彰显的是文化惠民
带着自编自演的节目
进社区
进学校
进企业
给百姓送去党的温暖
亲人的情义
家的温馨
即兴发挥的诗文
弘扬了文化自信
宣传了政策英明
推动了新农村建设进程
净化了无数人的灵魂
牺牲了节假日
放弃了周六周日
把欢愉送进百姓家门
那雅俗共赏的内容
那形式多样的作品
在欢声笑语的气氛中
在共同参与的现场中
在感人至深的故事中
情暖了多少冷漠的灵魂
点亮了多少曾经死灰似的心
那时
我梦想做一个政策宣传
传播文化的
文化人
我是追梦人
我将我的生命与诗歌一同前进
我想
晚霞和朝霞的绮丽
应该不分
生命之光
是属于奋发向上的勤勉人
要体现它的价值
必须与时俱进
我要
在诗的林海里
不畏艰辛
走完余生的光阴
做一个毕生的追梦人
作者简介:
李昌卿,男,1965年生,山东省齐河县马集镇东侯村人,毕业于聊城师范大学中文系,从事初中语文教学25年,2008年在马集镇政府负责宣传工作,现任齐河县马集镇人民政府文化站长,工会主席,残联理事长。2004年出版《奭炎诗文集》,2017年德州市五一劳动模范,齐河县作家协会会员,齐河县残联文联作协主席。
朗诵主播简介:
德爱,口中有德,目中有人,心中有爱,行中有善,是做人的原则亦是一生的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