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鸳鸯湖诗社独家传承的限韵式櫂歌体同题同韵诗句唱和活动(庚子年二月十八),冀鸳鸯湖诗社诸同人见而和之:

一,
《春归五首其五》
平畴交绿蔼成阴,
梅豆初肥酒味新。
门外好禽情分熟,
不知春去尚啼春。
~朱淑真(宋)
二,
《感怀》
谈今话昔忆光阴,
流水韶华难再新。
但得一腔真趣在,
人生无处不青春。
~冯书芳
三,
《春归感怀》
去岁今朝转光阴,
葱茏满目焕颜新。
往事历历皆犹在,
心中常留一片春。
~周亚松
四,
《惜春》
流水韶华惜光阴,
花红云天气象新。
看尽新颜蒂头熟,
一年四季在于春。
~范永林

五,
《晨练太极》
晨练太极傍树阴,
一招一式日履新。
经年累月渐娴熟,
返老还童又逢春。
~王永林
六,
《春归》
花信荣归逝太阴,
嫣红姹紫又翻新。
依稀旧径曾相熟,
飞燕轻裁二月春。
~高贤
注:阴阳五行家以为北方属水,主冬,太阴为北方,故亦指代冬季或冬水。
三国 魏 曹植 《蝉赋》:“盛阳则来,太阴逝兮。”
唐 杜甫 《滟滪》诗:“灧澦既没孤根深,西来水多愁太阴。”
七,
《兰花》
清香馥郁深谷阴,
忽见岩隙剑叶新。
心沁肺腑幽香熟,
一览壑谷处处春。
~范永林
八,
《春意盎然》
春风一吹绿荫阴,
万水千山尽变新。
如问那时瓜果熟,
夏季丰收已去春。
~朱银龙

九,
《座右铭》
千金难买寸光阴,
万古名言记犹新。
时教儿孙贯耳熟,
一片冰心融似春。
~赵进豹
十,
乍暖还寒欠绿阴,
萌生万物待出新。
归来紫燕寻巢熟,
对唱黄莺闹早春。
~王相龙
十一,
《春意浓》
春已过半有绿阴,
阳明三月柳色新。
满畈菜花黄金色,
漫天蜜蜂正闹春。
~寿荣棠
十二,
《春意盎然》
煦阳催浓阴,
花红草绿新。
风唤笑面熟,
华夏浪漫春。
~赵进豹

十三,
《春归》
惜今论古流时阴,
饮水追源易逝新。
穿径闻香红俏熟,
风裁柳岸放青春。
~夏立梅
十四,
《胜利在望》
核酸检测已成阴,
战胜冠虫用药新。
荆楚江城黄鹤在,
龟蛇献笑鼠阳春。
~冯国强
十五,
《三月江南春》
高丘田岸渠沟阴,
翠叶黄花浪翻新。
杨柳依依三月在,
才子友人画新春。
~奚永良
十六,
《喜春》
情侣结伴步林阴,
远山旧貌容颜新。
待到桃李初成熟,
洞房花竹贺喜春。
~王钧

十七,
波光潋滟柳阴阴,
雨后清香色更新。
踏岸观光心绪好,
琼花朵朵满怀春。
~王相龙
十八,
《太平寺新篁》
嫩竹渐长绿成阴,
太平寺前满目新。
墙内篱下果蔬熟,
方知人间万木春。
~盛锡林
注:嘉兴新篁古镇太平寺,始建于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四周树林修竹茂盛。太平古井、独门伞拳、楠木大殿、无字碑石被誉为“太平寺四绝”。
“太平古寺美园东,几杵钟声日未红。记得书楼惊晓梦,馀音袅袅扬春风。”从前人的诗句中,可想象古寺当年盛况。
日寇入侵时,太平寺未逃厄运,毁于战火。
1993年春,年届八旬的高僧宏正法师受礼请住持太平寺。在当地政府大力支持下,仅四年时间,便修复了太平寺。
十九,
《天目春图》
凭空远眺碧邃阴,
红云装缀天目新。
万木苍葱峡谷清,
百花争艳鸟啼春。
~范永林
二十,
《春归》次韵朱淑真女史(5)
又见山深渐绿阴,
莺嘤竹径笋芽新。
野芳处处香盈袖,
仿佛人间不尽春。
~史梅青

二一,
《妙龄少女》
白杨成林柳垂阴,
烟雨茫茫湖面新。
二八少女初成熟,
羞面泛红心怀春。
~王钧
二二,
《惜春》
梁燕衔泥惜寸阴,
劝君留意励图新。
唐诗乐府三分熟,
作赋吟诗也丽春。
~刘家友
二三,
《清明祭扫》
风轻云暗柏遮阴,
拾级行人履染新。
满眼芊芊碑映熟,
今朝祭扫忆前春。
~刘家友
二四,
《旧忆新记》
老槐树下乘凉阴。
共商外衣换个新。
时光匆匆忙忙去,
忘不了火红青春。
~奚永良

二五,
《浪漫三月》
浪漫三月好光阴,
郊游踏青笑语新。
东风一夜百花熟,
万紫千红总是春。
~黄新坦
二六,
《城中漫步》
城中漫步何沉阴,
抗疫风华色染新。
且看阳光精彩画,
笔锋灿烂放飞春。
~夏立梅
二七,
《烟雨春归》
青鸟喳喳摇绿阴,
海棠解语锦如新。
松风烟雨催梅老,
柳线摇琴钓一春。
~夏立梅
二八,
《嵌题》
妙人多嬖柳花阴,
龄齿芳华皓月心。
少室兰风藏不住,
女墙院内已三春。
~毛玉根

二九,
《月河》
紫燕轻啼曲径阴,
水榭披晖日月新。
千年月河古色香,
小憩琼阁总归春。
~范永林
三十,
嫌卿晚顾面沉阴,
一阵温柔涣然新。
怒放心花难自已,
良晨不怠趁青春。
~王相龙
三一,
《垂柳》
生涯最念是光阴,
熬尽寒冬嫩叶新。
昨日旧颜陏风去,
一池苍翠又阳春。
~曾少强
三二,
枇杷结子叶垂阴 ,
院落花飞蒲柳新。
久困高楼无俗事,
闲中漫呷一瓯春。
~吴卓岚

古社千年大纛悬,
诗词唱和谱新篇。
鸳鸯湖上精魂在,
紫气红霞散满天。
鸳鸯湖诗社〈嘉兴檇李金石书画社(嘉兴书画社)〉作为赫赫有名的“天下第一古社“,是最早倡议成立中华诗词学会的全国三大诗社之一 。现为中华诗词学会第十五号团体会员单位。是秀水诗派、浙西词派、鸳湖画派、檇李书派、嘉禾印派之开宗立派的民间社团组织并使之薪火相传之。鸳鸯湖櫂歌是鸳鸯湖诗社的镇社之宝。
鸳鸯湖诗社是以汉晋唐宋明清以来嘉兴九十三家名门望族的世系血脉为骨干脊梁,在嘉兴的清门硕望和文人雅士中以及工商业者等各个阶层里传承不绝的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渊薮的地域特性极强的纯民间自发形成并长期独立自主地开展各项工作的学术性、联谊性、公益性群众艺术组织和公共合众文化机构。
鸳鸯湖诗社肇始于汉武帝时的嘉兴鸳鸯湖(南湖)畔,每年农历六月廿四荷诞日也是鸳鸯湖诗社社诞之日。创社诸贤有严正、严忌、严助、朱买臣等皆以汉赋闻名于世。
嗣后,晋有陆云、陆机,唐有丘为、顾况、陆贽、刘禹锡,宋有朱敦儒、陆游、岳珂,元有吴镇、盛懋,明有项元汴、项圣谟、李日华、谭贞默、柳如是,清有朱彝尊、钱载、张廷济、张子祥、杨伯润、蒲华、许景澄、李善兰、沈曾植、金蓉镜、王甲荣。高士诸贤都留名于志书之中。
近现代以来,更有盛沅、陈澹如、高可安、汪胡桢、王蘧常、谭其骧、朱夏、钱君匋、张振维、沈侗廔、谭建丞、宋清如、许白凤、周振甫、庄一拂、许明农、岳石尘、吴藕汀、钱筑人、杨锦耆、凌云、金庸、程开甲等等。俊彦硕儒代代相传,乡贤名流生生不息。
故其不以世事沧桑而湮灭,也不以人事代谢而消亡。
明清以降,在全国文化艺术界就盛传道:
一,“中国的一半文人在浙江,浙江的一半文人在嘉兴(地区),嘉兴的大半文人都在鸳鸯湖诗社。”
二,“不入鸳鸯湖诗社者,不能算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文人。”
三,“世界印学看西泠,中国诗学看鸳湖。”
敬请大家联络邀请众多志同道合的爱好文化艺术的能人雅士聚集汇合在我们这个鸳鸯湖诗社社群中,一起畅谈文学,聊叙艺术,不亦乐乎!
鸳鸯湖诗社社联:
一,
有暇与鸿儒談笑,
無事同白丁往来。
二,
檇李有诗应看我,
鸳湖无櫂亦放歌。
三,
风月无边鸳水社,
棹歌十里曝书亭。
鸳鸯湖诗社现任之首脑:
荣誉社长:
钱正英
艺术顾问:
刘江
鸳鸯湖诗社社长、艺术总监:
褚元强
嘉兴(檇李金石)书画社社长:
吴蓬
鸳鸯湖诗社法律顾问:
浙江兴嘉律师事务所杨敏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