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静好,原名王静,英籍华人。现任海外凤凰诗社副社长兼双语主编、世界名人会荣誉社长,作品散布在各网络平台及报刊杂志如《人民日报》《中国诗刊》《国际日报》等。多次获奖,世界诗会瑞典总社荣誉社长,联合国《世界生态》杂志顾问。

初来英国
——英伦轶事系列(二)
文|静好(英国)
记得我是在1999年12月23日乘飞机抵达英国伦敦的,到达时间大概下午五点左右,那时机场灯火通明,但机场外已经天黑了。
走出到达厅大门,我就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Jing”,随声望去,见先生大步朝我走过来,手捧一束红玫瑰。先生边给我一个热情地拥抱,边兴高采烈地说:“Welcome to England”(欢迎来到英国。)
见到先生后,我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下来,心安了,接过先生送的玫瑰花,闻闻,笑着道了谢:“Thank you!”.(谢谢。)
先生接过我手中的行李,引领我走向停车场。首次来希思罗机场,感觉这个机场同中国北京的机场没有什么不同,唯一的区别就是稍微安静一些,没有大声说话的。
到达停车场,先生将行李放在后备箱,然后我们上车,先生开心的说:“We are going home.”(我们回家去。)
先生启动车,我问:“从这里到家,大概有多远?要开多久?”先生回答说:“大概有300多英里,4.5小时车程。”
坐在车里,我边听着音乐边注视车外的风景,双向八车道的高速公路,车流密集,但井然有序。
开了一个多小时后,先生问我:“你饿了吗?我们去吃晚餐。”经先生这一问,我肚子开始叽哩哇啦的叫,确实饿了,从北京到伦敦,直飞十一小时,虽然在飞机上吃了点食物,但飞机餐不是很可口,我吃的少。
来到高速路旁的服务区,走到餐厅,先生问我:“想吃什么?”,我对西餐没有什么概念,就说:“让我先看看菜单吧。”于是先生递给我全是英文的菜单,我的头脑“轰”的一下,眼前一黑。虽然我的英文还行,但第一次看全是英文的菜单,还是有点不适应 。我努力从头看到尾,全是不熟悉的菜名,只好对先生说:“来份炸鱼和薯条吧。”炸鱼和薯条是我吃的第一份英国餐,也是我以后最爱吃的英国料理。
第一次吃英国餐,既没有辣椒,又没有蔬菜。一人一盘食物,与我想像中的美味佳肴差很远。虽然饿了,但我还是没吃多少,鱼和薯条剩了大半。
吃完晚餐,我们回到车上,继续向家的方向开去。离开高速公路后,车驶入小道,路灯也越来越稀少,夜色越来越黑,马路两边的房子也越来越少。突然,我脑海里闪现出曾经电影里看到的场景:在远离城市的村庄,只有两三家相距很远的房子,我心想,如果先生的家住在这样的村庄,当先生上班去了,我一个人在家会十分害怕。想到这,赶紧问先生:“我们的家不住在这样的乡村吧?荒无人烟,我怕。”先生笑着安慰我;“不是,我们家住海滨小镇。”
当时心想,如果先生的家住农村,我立马叫先生送我返机场回中国。
开了大概四个小时左右,我们终于离开乡村小道,进入大道,路旁的路灯开始多了,路边建筑也越来越多,我悬着的心也终于落下了,不害怕了。
渐渐地我们进入到市区,由于临近圣诞,市区张灯结彩,很多圣诞装饰,非常美丽。
最后,我们的车停在了一栋二层楼的房前。先生说:“我们到家了,下车吧。”于是我们下车,先生帮我取出行李,朝家走去。
离开益阳,到达英国的家,几乎是两天的时间,一路奔波,现在终于可以休息了。



注:图片来自网络。我初来英国时所居住的海滨小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