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产业是长葛“三大特色产业”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一大批长葛蜂产品企业逐步壮大,年产值1.8亿元的长兴蜂业就是其中一家。
从1986年创业至今,长葛人史强妞和丈夫李满长跨过了无数个沟沟坎坎,成就了如今的长兴蜂业;从2015年至今,史强妞担任岗李村党支部书记,大力发展峰产业,带富一方乡邻。“强妞”为啥这么强?3月9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破院子里办起“巢础厂”
1986年,长葛县官亭乡(今长葛市佛耳湖镇)岗李村的23岁小伙儿李满长娶了邻村的同龄姑娘史强妞,两人是相识多年的同学。当时,李满长家境贫寒,兄弟5人挤在3间破草房里。
看到这种情况,不甘贫困的史强妞和丈夫开始做小生意,把目光投向了蜂产品行业。当时,岗李村村民大都从事蜂产品行业,做巢础,收购花粉、蜂王浆、蜂蜜……
婚后没几个月,史强妞便借来几座喂牲口的破院子,办起了“巢础厂”。
生意稍有起色时,史强妞与李满长便搬离这几座破院子,盖了3间瓦房和一间平房,干起了收购蜂蜡的买卖。虽然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史强妞还是没料到创业生涯充满了坎坷。
在一次去四川谈生意的途中,李满长携带的十几万元现金不翼而飞。这对事业刚起步的他们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史强妞没有责怪丈夫,反而给丈夫打气:“钱没了可以再挣,只要人没事就行!咱可以从头再来!”

拿下自营出口权
史强妞仍记得,在距预产期还有十几天时,她挺着大肚子赶往陕西省宝鸡市。由于实在挤不上火车,史强妞便让家人抵住她的后背,从车窗钻了进去。
在一次去河北交货的途中,史强妞的货车下高速公路后驶进一条村路。当时,天空飘着雪,行车缓慢。忽然,路两侧冒出四五名大汉,抄起棒子冲向货车,还没等史强妞反应过来,便把车玻璃敲碎!
面对困难,强者总是愈挫愈勇。
史强妞带上员工,从四川到陕西,再到内蒙古,一点儿、一点儿地拿下市场。随着品牌在多个地域的推广,长兴蜂业的产品种类越来越多。1990年,长兴蜂业拿下自营出口权。
如今,长兴蜂业的产品已出口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30年来没被海关退过一次货。“现在,我们出口的产品以蜂蜡为主,还有花粉、蜂王浆、蜂王胶等,其中蜂蜡出口份额居全球第一位。”史强妞说。

当上村党支部书记
2014年,岗李村“两委”没有成功换届。官亭乡派出工作组挨家挨户了解民情、听取民声,想选出一位能力强、大公无私的村党支部书记。
在听取了广大村民的心声后,官亭乡党委、乡政府工作人员上门做史强妞的工作。
起初,史强妞担心辜负广大村民的期望。经过多次劝说,2015年5月26日,史强妞担任岗李村党支部书记。
从女企业家到女村党支部书记,史强妞背负的压力不比创业时小。上任后,史强妞带头捐资50万元,用于新建三层村委会办公楼,然后组织修村路、装路灯、建公厕……
史强妞带领岗李村“两委”在改善村民居住环境的同时,还想办法让村民富起来。除积极安排剩余劳动力进厂务工外,史强妞还带动全村200余户近千人从事蜂产品生意,其中一部分村民外出购销蜂产品,一部分村民在家开网店销售蜂机具。
目前,岗李村规模以上蜂产品企业有7家、蜂机具生产企业有32家,从事电子商务的农户有196户,蜂产品年产值达7亿元、年出口额有两亿多元,成为长江以北最大的蜂产品和蜂机具生产经营村。
带动全村致富奔小康
疫情防控期间,史强妞积极向佛耳湖镇捐款捐物。目前,在严格防控的前提下,岗李村开始全面复工复产。
“为把蜂产业做大做强,我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商议后决定成立电子商务工作领导组,设立电商培训中心,成立蜂业电子商务协会。”史强妞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岗李村探索出了“企业+农户+电商”的经营模式,被阿里巴巴誉为“岗李模式”。
2016年,岗李村被阿里研究院命名为“中国淘宝村”;2017年,被长葛市授予“四强”基层党组织、市级文明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先进村、经济建设先进村、脱贫攻坚工作先进村称号;2018年,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100个特色村之一。
史强妞说,下一步,岗李村将筹办大型巢础企业、发展精细化蜂业、打造蜜蜂小镇,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并投入资金完善规划,改善人居环境。
“老百姓的心思,最根本的就三条:有饭吃、有房住、有钱花。我把工作重心从企业经营转到乡村建设上,就是想用‘岗李模式’带领全村富起来!”史强妞说。( 孙学涛 李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