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最萌音,小儿科里大作为
程心/湖北北武穴市人民医院儿科女管床医生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等于命令,防控就是责任”;2020年1月25号,随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抗疫战争全面启动;武穴市第一人民医院服从党的指挥,紧跟党的领导,积极布控防疫工作。
17楼儿科一区全体医护人员接到相关命令后,积极响应,全体在岗待命,争先恐后签下请战书,随时准备奔赴一线。
战疫初期,全国防控物质紧张,全部物资以一线供应为主,虽已设立隔离留观病区,但因儿童这个特殊群体,17楼医护人员在1天只有1个外科口罩的防护的情况下,仍在收治发热、肺炎患儿,他们不知这些患者及其家属中是否有新冠患者,只能尽可能详细地询问他们是否有疫情接触史,积极做好自我防护,但仍有患者家属刻意隐瞒新冠接触史,如患儿陶某某的父母前期带患儿住院治疗,其母后期确定为疑似患者,被隔离治疗,另有一名患儿,其父亲跟爷爷为确诊患者,在其家属住院隔离治疗期间,患儿于我科进行住院治疗,这些情况都是在后期医护人员的详细询问下,才得知实情,而儿科全体医护人员在全然不知情的情况下,已开展日常诊疗工作多日,无任何特殊防护措施。
在抗疫期间,儿科一区全体医护人员随时待命,全体医生以科室为家,每天都呆在科室,随时准备奔赴一线。
范植全主任作为儿科一区负责人,以身作则,每天带领医生查房,亲自查看每一个患儿情况,更是担任儿科普通病区疑似患儿排查工作,每一个住院患儿都必须经过他的“火眼金睛”,决定是否收治入院,是否需要转到隔离留观病区,他是当之无愧的儿科一区领路人及护航者。
饶鹏主治医师作为一名党员及科室骨干,紧跟医院指挥,因其妻子已上一线,他只能时刻关注前线消息,随时准备奉献自己的力量帮助一线工作者,哪里需要他,他就会出现在哪里;更是在一次下班途中,只因听到了一声呼救,他在无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义无反顾下车,就地抢救一名2岁10月因发热惊厥患儿,直至救护车抵达,确认患儿无生命危险后,他才不留姓名,默默开车离去,巧合的是,这名患儿住院后的主治医师也正是他,在他的精心治疗下,患儿病情好转稳定,家属万分感激,我们为有这样无私奉献的党员医生与我们并肩作战而感到骄傲、自豪。
另外科室还有一批优秀的年轻医生,张梦浩、陈康浩、程心、梅慧芬等,他们大部分都是外地人,本打算回家过年的他们,接到疫情通知后,果断放弃回家的打算,时刻在科室待命,随时准备上一线。
因我院隔离病区护士紧缺,先后急调儿科一区7名护士张洁、张林、李颖、王洁、夏璇、吕全全、阮亚南奔赴一线,她们都是90后的小姑娘,家里的乖乖女,只因穿上了隔离服,她们变成了无所畏惧的英勇战士,奋战在抗疫一线,为我们筑起了安全的堡垒。
而儿科一区剩余的9名护士,在程文英护士长的领导下,担任整个儿科的日常诊疗及病房消杀工作,她们家里都有老人、小孩,她们整天穿梭在病房,近距离接触患儿及其家属,因害怕把病毒带回家,她们吃住在科室,忍受着对孩子的思念,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她们没有一句怨言,只说了一句“我能行”。
陈平主任时刻关注整个儿科动向,儿科人员调配及住院部日常诊疗工作的正常开展都离不开他的指挥,且不管是新生儿还是普儿,只要有危重、疑难患者,他绝对是第一个上前的人,从疫情初始,他一直都是全天上班,与儿科全体医护人员共进退,儿科正是在他的指挥下,与全院一起抗击疫情,攻坚克难,砥砺前行。
儿科一区全体医护人员,虽不在一线,但“胜似一线”。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没有一个“局外人”,更没有一个“旁观者”,每天的疫情报告都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
我们坚信,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黎明就在不远方,这场抗疫战争,我们必将胜利。
冬天已经过去,春天已经到来,一切的美好,就在前方。
音乐购于都市头条音乐库
编者:湖北武穴市住建局周中金
